凝聚態物理985高校排名前三如下: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衡扒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咐梁昌級建制,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
3、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渣碧、“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凝聚態物理是物理學下屬學科,以下是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第四輪物理學學科評結果整理出的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專業考研學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學是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畝碰消以下是具體榜單,供大家參考:
排名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北京大學 A+
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3 清華大學 A
4 復旦大學 A
5 上海交通大學 A
6 南京大學 A
7 南開大學 A-
8 吉林大學 A-
9 浙江大學 A-
10 武漢大學 A-
11 華中科技大學 A-
12 中山大學 A-
13 北京師范大學 B+
14 山西大學 B+
15 東北師范大學 B+
16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17 同濟大學 B+
18 華東師范大學 B+
19 廈門大學 B+
20 山東大學 B+
21 華中師范大學 B+
22 華南師范大學 B+
23 西安交通大學 B+
24 蘭州大學 B+
25 國防科技大學 B+
26 中國人民大學 B
27 大連理工大學 B
28 上海大學 B
29 蘇州大學 B
30 河南師范大學 B
31 湖南大學 B
32 中南大學 B
33 湖南師范大學 B
34 四川大學 B
35 重慶大學 B
36 西北大學 B
37 西北工業大學 B
38 陜西師范大學 B
39 北京工業大學 B-
40 北京科技大學 B-
41 河北師范大學 B-
42 內蒙古大學 B-
43 東北大學 B-
44 長春理工大學 B-
45 南京師范大學 B-
46 福建師范大學 B-
47 山東師范大學 B-
48 鄭州大學 B-
49 湘潭大學 B-
50 西北師范大學 B-
51 北京交通大學 C+
52 遼寧師范大學 C+
53 上海師范大學 C+
5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55 浙江工迅知業大學 C+
56 浙江師范大學 C+
57 南昌大學 C+
58 曲阜師范大學 C+
59 河南大學 C+
60 華南理工大學 C+
61 西南交通大吵鬧學 C+
62 云南大學 C+
63 青島大學 C+
64 北京化工大學 C
65 天津師范大學 C
66 遼寧大學 C
67 吉林師范大學 C
68 華東理工大學 C
69 杭州師范大學 C
70 安徽師范大學 C
71 江西師范大學 C
72 廣西大學 C
73 廣西師范大學 C
74 西南大學 C
75 四川師范大學 C
76 寧波大學 C
77 華北電力大學 C-
78 哈爾濱師范大學 C-
79 上海理工大學 C-
80 東華大學 C-
81 南京理工大學 C-
82 中國礦業大學 C-
83 安徽大學 C-
84 中國海洋大學 C-
85 濟南大學 C-
86 中國地質大學 C-
87 湖北大學 C-
88 貴州大學 C-
89 中國石油大學 C-
凝聚態物理專業是近年來物理學中不斷發現新現象、新成果的重要分支。該專業以凝聚態物質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高溫超導物理、巨磁阻材料物理、磁性物理與材料、新型超導材料的探索、低維強關聯體系物理、自旋電子學、納米團簇及介觀物理,人工微結構及表面物理等。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和系統的凝聚態物理理論基礎與專門知識,掌握現代物理分析技術,了解凝聚態物理發展的前沿和動態,能夠適應國家經濟、科技、教育發展需要,獨立從事本學科前沿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教學,并能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層次學術型人才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