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物理競賽考四場(如果每場都能通過的話),復賽分兩場,說三次也對。但不是像那位朋友說的,“先在我們學校考初賽”,學校里的初賽不屬于正式的比賽過程。應該是從預賽開始,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用全國統一的預賽題組織考試,成績較好的進入復賽。一般預賽都不成問題,因為確實挺多人能過。
也就是《預賽》-《理論復賽》-《實驗復賽》-《全國決賽》(也考實驗)
復賽對于一般同學是最為重要的考試,分為理論和實驗兩場。由于理論復賽分值比重較大,一般物理競賽培訓都是準備理論復賽。每個省都有對應的全省一等獎名額(可以加分、保送)。如2008年江西有39個一等獎名額,進入實驗復賽的就在前80名左右,四川情況后面會說。一般情況下,理論復賽名次差不多也是總成績名次。像我預賽成績是全市第一,但復賽成績不好是沒有用的,不像奧運射擊比賽會將其計入決賽。所以有點復賽一場定乾坤的感覺
對于四川無復賽名額的說法是不對的。根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文件[2008] 03號》四川會舉辦復賽,而且名額不少,有44個(2008年),統一編號為P08川001—P08川044,今年名額不可能少很多,因為名額與高考本科錄取數、預賽訂卷數有關,而這些參數基本穩定。四川2008年決賽獲獎還可以額外獎勵名額。像江西07年37個,08年39個,就是靠決賽獎勵。“在市里考了最多得一個市里的獎?”的說法是錯誤的。
如果省里成績好,還有機會進入決賽(那個難啊),《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上規定每省“擇優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但具體名額與全國一等獎有關,像江西就靠一等獎從基礎名額3一步一步加到了7.四川有在決賽中取得好成績的,23屆四川的涂光煒、李奇龍就獲得全國二等獎,怎么可能不舉辦復賽呢?
爭取競賽得獎后保送大學,有省級一等獎就可以,但要去北大清華,還要通過自主招生考試(也有點難),不過高考加十分是肯定的。得到全國的獎更是有20分加。如果努力,一定有理想的成績。應該為物理競賽奮斗啊。可以去百度物理競賽吧上去看看。(應該這不算廣告吧?)加油吧。
最后祝你在2009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