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屆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是一次難度適中、題目設計獨特、注重實踐能力考察的競賽。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對外可以稱中國物理奧林匹克,英文名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縮寫為CPhO)是在中國科協(xié)的消祥型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自愿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
各項活動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持。競賽的目的是促進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促進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風氣;發(fā)現(xiàn)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yǎng)。
競賽分為預賽、復賽和決賽。預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tǒng)一命題,采取筆試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在預賽中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由地、市、縣推薦,如以參加復賽。
復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部分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tǒng)一命題,滿分為320分;實驗部分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競賽委員會命題,滿分為80分。根據(jù)復賽中理論和實驗的總成績,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競賽委員會推薦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決賽。
決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命題和評獎。每屆決賽設一等獎50名左右,二等獎150名左右,三等獎200名左右。此外,還設總宴頌成績最佳獎、理論成績最佳獎、實驗成績最佳獎和女同學成績最佳獎等單項特別獎。
從第2屆開始,由CPhO的一、二等獎獲得者中選出我國準備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集訓隊。經過短期培訓,從中選出正式參賽的代表隊。
1986年7月,我國首次參加了在英國舉行的第17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3名選手全部獲獎。在以后的歷屆國際競賽中,我國每年選派5名學生參賽,到2001年,共派出63人,全部獲拿猜獎。共獲金牌37塊、銀牌15塊、銅牌9塊、表揚獎2名,位居參賽各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