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D,此拉力F在水平方向有位移,豎直方向上沒位移,W=Fcosa*s.
由受力分析可知:
豎直方向:FN=mg-Fsina;水平方向:Fcosa=f=u*FN
由以上兩式聯力求得F=umg/(cosa-usina),則W=(選項D)
選修知識24分 占20%
剩下的大概是力學35%(3、4個選擇+1道12分左右的實驗題+1道15分左右的計算題)
電學20%(1道電路輸送的選擇題+1個電路分析的選擇題+1道12分左右的實驗題)
磁學25%(1、2個選擇+和電路混雜的計算題 一般一個考切割、一個考電荷在磁場中的運動)
關于組織參加第二十五屆全國中學生 (高中)物理競賽的通知 各完中: 接江蘇省物理學會、第25屆中學物理競賽委員會和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通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經國家教育部基教司和江蘇省教育廳批準,經市教育局同意,決定組織我市有關中學參加競賽,同時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本屆高二(即2009屆高三,復讀生除外)學生(高一學生也可參加)。本著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不加重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自愿參加的原則。 二、命題范圍 預賽、復賽筆試題和全國決賽試題由全國競委會負責。 2008年預賽試卷(仍為筆試)的內容和題型將有適當的變動: 1、試卷中的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三種,試卷的題量會比前幾年增多。 2、試卷中含有筆答的實驗題。實驗題以現行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實驗(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為基礎,要求學生能正確使用這些實驗中使用過的儀器和實驗方法,并能用這些儀器和方法進行某些其他的簡單實驗。 3、選擇題和填空題中有較多的試題不超出現行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以體現學好中學物理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是參加物理競賽的基礎。 4、計算題中有一部分試題的要求不超出現行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另一部分試題不超出《全國中學物理競賽內容提要》。 復賽實驗題由省競委會負責確定,主要考察學生的實驗構思、設計能力及數據處理的能力。 三、日程安排 1、2008年4月30日前,各單位將參賽人數交市教研室朱勤章老師。 2、2008年7~8月間南京大學物理系舉辦“中學生物理實驗夏令營”和“中學生物理理論夏令營”,進行實驗能力、理論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訓。各校可推薦優秀學生參加(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2008年7~8月間舉辦“物理奧賽教練員培訓班”(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4、2008年9月7日上午8:30—11:30全國統一時間進行預賽(可帶計算器)。同時各單位將參賽學生名單和指導教師名單交市教研室物理組。 6、2008年9月7日下午1:30開始由市競委會組織有關教師統一閱卷。 7、2008年9月10日前將預賽優勝者的名單、成績及試卷報送省競委會。 8、2008年9月20日上午8:30—11:30在南京進行復賽筆試(學生于9月19日到南京報到,具體報到地點另行通知)。 9、2008年9月20日晚確定參加實驗部分復賽的學生名單,9月21日進行實驗部分復賽(考試地點另行通知)。 10、按復賽的理論成績和實驗成績擇優挑選(3 1 2)名學生參加全國決賽。 11、參加復賽學生的賽前培訓有南京師范大學物科院、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和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等高校組織舉辦,參加全國決賽學生的賽前集訓由南京大學組織舉辦。 四、獎勵方式 1、根據復賽成績,全省設一、二、三等獎,另設總分特別獎、理論特別獎、實驗特別獎和女生特別獎各一名。 另設市級獎若干名。 2、對在本屆競賽中獲省一、二等獎學生的指導教師,由省奧賽委和省物理學會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每一位獲省一、二等獎學生的教師可推薦1至2名予以表彰。對在競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學予以表彰。 榮譽證書由省奧賽委統一制作,收工本費10元。 五、競賽經費 每位參賽學生由所在學校交組織活動費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