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競賽訓練的能力,抽象來說就是對于一些現象,先找到一些關鍵的變量用來描述這些現象,再建立模型來看看這些變量之間滿足的關系。
長期思考復雜問題的你,比普通人思維更加縝密,更加有條理。長期處理困難問題的你,抗壓能力抗挫敗能力很強,在今后碰到很困難問題時可以游刃有余。(事實上,工作和生活上的絕大多數問題都是不那么輕松的問題。)在學習物理競賽的過程中,你還學會了獨立思考,自學,和同學們的交流討論,有了包含觀察實驗、建模解模、總結歸納、創造設計多個方面的科學素養。這些習慣繼續堅持,這些能力繼續培養,才是對你好的影響。
從清華北大的優秀同學的統計來看,有物理競賽經歷的同學更早走上科研道路,也更適應科研的工作。
從清華北大物理系優秀系友的統計來看,學物理的同學更習慣用建模型算變量的方式來認識和改變世界,所以對一個新領域的上手速度比其工科同學要慢(一般在5年左右),一旦經過幾年時間把這個新領域的模型建立好之后(在一個領域堅持5年以上),學物理的同學發展都比較好。
物理競賽既需要天賦又需要努力,是很耗精力的。我們推薦同學們在高考的基礎上,如果學有余力,再學物理競賽。如果在高考的基礎上學有余力,先看看競賽書,聽聽學校的競賽課,聽聽質心教育的課,如果還有精力就刷刷題。在保證刷得不累,刷得保持興趣的前提下多刷題。
只看書聽課,不刷題的同學,一般有著對物理的濃厚興趣,能學到一些有意思的模型,眼界會開闊很多,思維會比普通人縝密一些,但是在物理競賽上拿不到較好的成績,能拿省二、省三或者預賽獎,在自主招生上有很大優勢,通過自主招生加些分上理想的大學。
看書、聽課、且刷題的同學,能得到充分的鍛煉,也才能在競賽上拿到比較好的成績,保送或加分上清華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