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慶市高考數學試卷
校區:姓名:班級:考號:
1.在太陽系中,太陽屬于()
A.星體B.行星C.衛星D.慧星
2.在公共場所攀談要小聲,是指要控制聲音的()
A.音質B.音調C.聲調D.頻度
3.下述實例中借助大氣浮力工作的是()
A.用垂釣竿垂釣B.用吸管吸啤酒
C.用硬棒撬鐵塊D.用體溫計測溫
4.“力”單位的命名,是為了記念科學家()
A.安培B.伏特C.歐姆D.牛頓
5.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比同經度內陸地區小,主要是由于水的()
A.比熱容較大B.比熱容較小
C.密度較大D.密度較小
6.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能彰顯此規律的現象是()
A.雪花飛舞B.樹枝飛舞
C.馨香四溢D.水波回蕩
7.甲、乙兩車同時從P點出發,沿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兩車的s—t圖象分別如圖(a)(b)所示。兩車先后抵達距P點18米的Q處,時間差為
,則()
8.如圖所示,均勻正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對地面的浮力分別為p甲、p乙。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容積后,甲、乙剩余部份對地面的浮力相等。則()
A.p甲可能大于p乙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大于p乙D.p甲一定小于p乙
9.家庭電路中,燉鍋與空調是的(選填“串聯”或“并聯”);發電廠通過輸電纜線路將電能輸送至遠方的變電廠(選填“高壓”或“低壓”);將根導線放在靜止的小n極上方,當導線通電時小n極發生偏轉,此現象表明電壓周圍存在。
10.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的(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四沖程內燃機工作時,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沖程。如圖所示的開瓶器,是杠桿(選填“省力”“等臂”或“費力”)。
11.2020年5月,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返回。在返回艙降落的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返回艙是的(選填“運動”或“靜止”),艙內物體的重力勢能,其慣性(后兩空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12.某導體兩端的電流為6伏,10秒內通過其橫截面的電荷量為3庫,通過該導體的電壓為安,該導體的阻值為歐;減小該導體兩端的電流,其阻值值(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13.重為9.8牛的鐵塊懸浮在海面上,鐵塊所受壓強的大小為牛,方向為豎直,所受重力與壓強的合力大小為牛。
14.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流為U0保持不變,內阻R1、R2的電阻均為R0,閉合開關S,只有兩個水表的表針發生偏轉。若電路中僅有一處故障,且只發生在內阻R1、R2上,請依照以上信息,寫出閉合開關S后電流表V1和電壓表A的示數及相對應的故障。
15.如圖所示,當一個帶負電的物體甲緊靠不帶電的金屬導體乙時,乙的a端會帶正電、b端會帶負電。
①發生上述現象的緣由:金屬導體中存在大量可聯通的自由電子電流計算公式電功率,電子帶電(選填“正”或“負”);自由電子遭到物體甲所帶電荷的作用聯通到導體乙的一端(選填“吸引”或“排斥”);
②若將圖中的物體甲換成帶正電的物體,按照上述剖析可得,導體乙的(選填“A”“B”或“C”)
A.a、b兩端都不會帶電
B.a端會帶正電、b端會帶負電
C.a端會帶負電、b端會帶正電
16.在圖中,小球遭到的重力G為6牛,使勁的圖示法畫出重力G。
17.在圖中,按照給出的反射光線OB畫出入射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的大小。
18.在圖所示電路的O里填上適當的水表符號。要求:閉合開關S,各電路器件均能正常工作。
19.質量為2千克的水水溫下降10℃,求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
20.物體在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10秒內前進了20米。求此過程中拉力所做的功W和功率P。
21.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流為3伏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R2標有“20歐2安”字樣。只閉合開關S1,電壓表示數為0.3安。
①求內阻R1的電阻;
②求通電10秒鐘,電壓通過內阻R1所做的功W;
③閉合開關S2,聯通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R1和R2消耗的總功率最小,求此最小總功率P最小。
22.如圖所示,盛有水的輕質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積分別為S、2S,容器足夠高。
①若容器甲中水的質量為2千克,求甲中水的容積V水;
②若容器甲中水的深度為0.1米,求水對甲頂部的浮力p水;
③現有三個物體A、B、C,其密度、體積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請選擇其中一個,將其倒入容器甲或乙中(物體均能浸入在水底),使水對容器頂部浮力的變化量Δp水、容器對水平地面浮力的變化量Δp容均最大。寫出選擇的物體和容器并說明理由,求出Δp水最大和Δp容最大。
物體
密度
容積
3ρ
2V
2ρ
3V
ρ
3V
2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拿來檢測力的儀器是;在“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中,為易于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的數值,應使杠桿在位置保持平衡;“測定物質的密度”的實驗原理是;在“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所選電源電流應小燈泡的額定電流(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應調整凸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以保證像成在光屏中央;將燭焰與光屏放在凸透鏡的(選填“兩側”或“同側”),聯通光屏直至光屏上所成的像最清晰(選填“實”或“虛”),像是的(選填“正立”或“倒立”)。
25.小華做“用電壓表、電壓表測內阻”實驗,現有電源(電流為1.5伏的整數倍保持不變)、待測內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一個電流計算公式電功率,以及導線若干。他正確串聯電路后,將電流表并聯在電路中。閉合開關,聯通滑動變阻器滑片,將測得的兩組數據記錄在表中學。小華觀察數據思索后重新聯接了電流表,將新測得的兩組數據記錄在表一中。小華通過數據處理求出了待測阻值的電阻,完成實驗。
表一
實驗序號
電流表示數(伏)
電壓表示數(安)
2.6
0.18
2.3
0.20
表二
實驗序號
電流表示數(伏)
電壓表示數(安)
2.2
0.20
2.6
0.24
①獲得表一實驗數據的過程中,小華將電流表并聯在的兩端;
②實驗中小華所用的電源電流為伏;
③根據表二中實驗序號1的數據,估算這次待測阻值的電阻為歐;(精確到0.1歐)
④根據實驗數據,估算并判定所用滑動變阻器的尺寸能夠為“10歐2安”。(需寫出估算過程)
26.某小組朋友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圓錐體在水底增長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和磅秤示數的變化情況。她們使圓錐體在水底平緩增長,將圓錐體下表面到海面的距離h、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臺秤的示數F2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序號
h(分米)
F1(牛)
F2(牛)
1.0
7.7
10.3
2.0
7.4
10.6
3.0
7.1
10.9
4.0
6.8
11.2
5.0
6.5
11.5
6.0
6.5
11.5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的數據中F1、F2的變化情況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推論是:圓錐體在溶入水的過程中,F1,F2;
②表中實驗序號的數據表明,圓錐體在相應的位置已全部浸入在水底;
③表中兩組數據間F1變化量的大小為ΔF1,相應的F2變化量的大小為ΔF2,剖析比較實驗序號1~6的數據,可得出的推論是:圓錐體在水底平緩增長的過程中,ΔF1與ΔF2的關系是。當圓錐體處于實驗序號6的位置時,所受壓強的大小為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