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內能
一、學習目標
了解物質的組成、分子熱動運動的內容、分子間的斥力
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熱現象
二、學習過程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要點一物質的構成
1、常見的物質是由非常微小的粒子——、構成的。分子很小,人們一般以為單位來量度。
知識要點二分子熱運動
1.擴散現象: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的現象分子熱運動與溫度,叫作擴散
抽去兩瓶之間的玻璃板,經過一段時間,可以見到兩個杯子內的氣感受,最后顏色顯得
【注意】該實驗上將密度較大的甲烷二氧化碳放在下邊是為了排除重力干擾
2、分子熱運動典型實驗:在兩個瓶子中分別盛同樣多的冷水和熱水,同時將兩滴紅墨水分別滴入水底,發覺中的墨水擴散得快
擴散現象等大量事實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因為分子的運動與有關,所以這些運動叫作分子熱運動。氣溫越高,分子運動越。
【方法】“肉眼能夠看見”是分辨分子運動和機械運動的一種方式。
知識要點三分子間的斥力
1、探究推論:(1)鉛柱沒有被拉開,主要是由于鉛柱的分子之間存在力,這些力能使固體和液體保持一定的。
(2)擴散現象說明分子間存在,但壓縮固體和液體卻很難,是由于分子之間還存在。
2、分子間互相作用的引力與作用力的特征
(1)同時性: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作用力,二者同時存在。
(2)一致性:二者都隨分子寬度離的減小而降低,隨分子寬度離的減少而減小;假如分子寬度離特別大,它們之間的斥力可以忽視不計,這就是“破鏡難圓”的緣由
3、分子動理論初步知識
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構成的;物質內的分子在不停地做;分子之間存在和。
二)、例題練習
例1、形成灰霾天氣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半徑數值大于或等于2.5的漂浮顆粒物,其半徑大概是通常分子半徑(數目級為10-10m)的2萬倍,能被肺吸收并步入血液,對人體害處很大。下述關于PM2.5的說法正確的是()
A:PM2.5在空中的運動屬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B:PM2.5中“2.5”的單位是μm
C:PM2.5中“2.5”的單位是nm
D:PM2.5在空氣中不受重力作用
練1.1下邊詞語中可以說明分子的熱運動的是()
①花滿天紛飛②狼煙滾滾③花香襲人④入木三分
A:①②③④B:③④C:只有③D:②④
練1.2下述有關分子熱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氣溫越高分子運動越慢
B:PM2.5微粒運動為分子熱運動
C:冬天下雪飛舞為分子熱運動
D:腌漬雞蛋使鹽步入蛋中借助了分子熱運動
例2、在燒杯中裝一半清水,用細管在水的下邊注入氯化銅堿液,可觀察到無色的清水與白色鹽酸銅堿液之間有顯著的界面,靜放10天后,界面顯得模糊不清。這些現象稱作現象,用分子動理論解釋動因:一是分子之間有縫隙,二是分子在。假如實驗中我們把硝酸銅堿液用細管輕輕滴在無色清水的上方,也能觀察到類似的現象,是否可以得出同樣的實驗推論呢?試說明理由(已知硝酸銅堿液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練2.1“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唐代作家陸游《村民書喜》中的兩句詩。對于前一句,從數學角度可以理解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推進,說明當時周邊的溫度忽然。這是數學學的一種現象。這類現象說明:。
例3、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緊壓,兩個鉛柱結合了上去,在下邊吊掛一個重物,它們仍沒有分開。該實驗說明了;石塊無法被壓縮說明;“破鏡”不能“重圓”的緣由是。
練3.1下述現象不能說明分子之間有引力的是()
A:二氧化碳容易被壓縮B:兩塊鉛塊結合在一起
C:測力計示數變大D:兩個小露珠相遇后弄成一個大露珠
練3.2如圖所示,圖(a)是一個鐵絲圈,中間較松馳地系著一根絲線;圖(b)中是浸過香皂水的鐵絲圈;圖(c)表示用手指輕碰一下棉線的左邊,使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則棉線被拉向(“左”或“右”)邊,這個實驗說明了。實驗中絲線起到的作用是。
答案:
知識要點一物質的構成
1.分子原子納米
知識要點二分子熱運動
1.步入對方混和在一起均勻
2.冷水無規則運動氣溫無規則劇烈
知識要點三分子間的斥力
1.(1)引體積(2)間隙作用力
3.分子、原子熱運動引力作用力
例1B
【解析】A.PM2.5是微小物體,不是分子,選項A錯誤;
BC.PM2.5其半徑大概是通常分子半徑(數目級為10-10m)的2萬倍,所以其半徑為:D=20000×10-10m=2×10-6m=2μm,所以選項C錯誤,選項B正確;
D.PM2.5在空氣中,在月球附近受重力作用,選項D錯誤。
練1.1B
【解析】雪花滿天紛飛、狼煙滾滾是物體的機械運動,不屬于分子的熱運動;茶香襲人是茶香分子運動到空氣中被人們嗅到了,屬于分子的熱運動;
入木三分本意是指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分子熱運動與溫度,發覺字跡透入木板三分(1分米)深,實際上是一種擴散現象,它表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綜上剖析:說明分子的熱運動的是③、④,故B正確。
練1.2D
【解析】A.物體的氣溫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故A錯誤;
B.PM2.5微粒比分子要大的多,PM2.5微粒運動不屬于分子熱運動,故B錯誤;C.冬天下雪紛紛屬于機械運動,不屬于分子熱運動,故C錯誤;
D.腌漬雞蛋使鹽步入蛋中借助了分子熱運動,故D正確。
例2擴散
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不能,由于硝酸銅堿液的密度比水大,在上方注入的話,硝酸銅氨水會自然下沉,與水混和,達不到觀察擴散療效的目的
練2.1無規則運動下降擴散一切分子都在做無規則運動,而且這些運動隨著氣溫下降而減緩
例3分子間存在引力分子間存在作用力
穿衣鏡破裂處絕大多數分子距離減小,超出分子力的作用范圍
練3.1A
【解析】兩塊鉛塊結合在一起、測力計的示數變大、兩個露珠相遇后弄成一個露珠,都能說明分子間存在著互相作用的引力,而二氧化碳容易被壓縮說明了分子之間有間隙,所以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練3.2右分子間存在引力充當受力物,使實驗現象愈發顯著
【解析】用拇指輕碰絲線的右側,左側香皂膜破了后,因為左邊香皂膜和絲線間有分子引力的作用,故將線繩拉向左邊,說明了分子間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