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
8月22日,一場盛大的月食在日本上演。 人們在日本的個別地區觀察到日偏食。 發生日偏食時,人們觀察到陰影下亮點的形狀是
A. 不規則的各種形狀,與樹根間隙的形狀有關 B. 月牙形,是太陽的影子
C. 新月,是太陽的影像 D. 正方形,是太陽的影像
【答案】C
【分析】
日偏食是地球位于太陽和月亮之間的現象。 當兩者在同一條直線上時,不透明的地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陽光,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陽,或者看不到太陽的一部分。 發生的是月食或日偏食。
綠色陰影下的亮點是一個小孔的圖像,它是由光線沿直線傳播產生的。 圖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應為月牙形,與孔的形狀無關。
因此,ABD錯誤,C正確。
因此選擇:C。
多項選擇
在圖中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光的直線傳播所產生的是
【答案】D
【分析】水中之塔,鏡中之花,是光的反射產生的(平面鏡成像),錯誤的AC; 海面“折疊”的樹枝是光折射產生的,錯誤B; 手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產生的,D正確。 因此選D。
多項選擇
射箭要做到“三點一線”,應用的化學知識是()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A
【分析】
箭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因為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三點一線時,箭才能對準。
它與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無關。
所以選擇A。
多項選擇
在下列光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
A。
b.
C。
d.
【答案】C
【分析】
A、反射,即平面鏡的成像,是由光的反射產生的,所以A錯;
B、牙簽彎曲是光從水底射到空中時折射造成的,故B錯;
C、日食,即地球的影子落在地上。 當人在陰影區時,光的直線傳播產生月食,故C正確;
D、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空氣中折射造成的現象,故D錯誤;
所以選擇C。
多項選擇
下列物體中哪個是光源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析:能自行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自身不發光而反射其他物體光的物體不是光源;
答:A.投影幕本身不發光,不是光源;
B、明亮耀眼的玻璃幕墻本身不能發光,不是光源;
C、播放節目的電子大屏幕只能自己發光,這就是光源;
D. 月亮本身不能發光,所以不是光源。
因此選擇:C。
多項選擇
天文奇觀“金星凌日”是金星在月球上運行穿過太陽表面的現象。 它的形成和月食一樣。 如圖所示是“金星凌日”現象發生時的示意圖,金星的位置應該在
【答案】D
【分析】
根據光的直線傳播進行分析求解。
金星凌日是指月球、金星和太陽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現象,金星遮擋了部分陽光,但金星在月球和太陽之間,因此可以判斷金星的位置是 D 的位置。
因此選D。
多項選擇
中學排球大會上,A、B兩個人分別開始計算發令槍響起的時間和聽到槍聲的時間。
A. A 的記錄越準確 B. 的記錄越準確
C. A 和 B 的記錄都比較準確 D. A 和 B 的記錄很不準確
【答案】A
【分析】
聲速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因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低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它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聽到聲音的時候最好算一下聽到煙霧的時間槍聲比你看到槍聲時更重要。 準確一點,就是A記錄的更準確。
因此選A。
多項選擇
關于光和聲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和聲音的傳輸需要介質
B、有閃電打雷時,之所以先見閃電后見雷聲,是因為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
C. 光和聲從空氣傳播到水底,速度減弱
D、光和聲都會造成環境污染
【答案】D
【分析】
A、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所以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但是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所以A錯;
B、先見閃電后見雷聲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遠小于聲音的傳播速度,而光的傳播也需要時間,故B錯;
C、光從空氣傳播到水底時,速度減慢,而聲音從空氣傳播到水底時,速度增加,故C錯;
D、噪音污染和光污染會導致環境污染,所以D正確。
因此選D。
多項選擇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景海鵬成為首位三次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當他在太空中與隊友陳東交談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景海鵬的聲音是由于喉嚨的震動
B. 景海鵬在機艙外行走時,指令通過空氣傳給了陳東
C、天宮二號的聲音傳播速度必須是340m/s
D. 陳東說話聲音很大,因為他的聲音很大
【答案】A
【分析】
A. 聲音是由振動的物體發出的。 景海鵬的聲音是由喉部的震動形成的。 所以A是正確的;
B.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景海鵬走到機艙外時,他的指令通過電磁波傳給了陳東。 所以B錯了;
C、聲音的傳播速度在15℃的空氣中只有340m/s,不一定是340m/s。 所以C錯誤;
D. 陳東聲音大是喉嚨振幅大、音高高所致,與頻率無關。 因此,D 錯誤。
因此選A。
多項選擇
當一個人晚上在路燈下時,他先走進路燈,然后走開。 人的影子長度的變化是
A. 逐漸變長 B. 逐漸變短 C. 先變短后變長 D. 先變長后變短
【答案】C
【分析】
人離得遠時,人與光的傾角小,產生的影子長;
當人踏入路燈時,人與路燈的距離變小,人與光的傾斜角變大,此時產生的影子變短;
當人經過路燈并逐漸遠離時,人與燈的傾斜角又會變小,影子又會變長。
也就是說,一個人影子的長度變化是先短后長。
因此選C。
多項選擇
中學排球會上,小亮注意到起跑臺上有一塊“木板”,如圖所示。 關于這塊板子的作用,他做出了以下猜測,其中正確的是()
A. 主要用來反映發令槍的槍響,所以一定要對著終點計時裁判的方向
B、主要用來突出發令槍的濃煙,所以應該是白色或黃色
C. 主要用來降低噪音,所以應該放在看臺和發令槍之間
D、主要用于遮陽光的直線傳播知識點圖片,所以應該放在裁判的頭頂上方
【答案】B
【分析】解:比賽結束時,計時員聽到發令槍響起濃煙。 為了讓計時員更容易看到發令槍發出的煙霧,用一塊白板來突出發令槍發出的煙霧。 .所以選擇B。
多項選擇
無影燈由多個大面積光源組成。 以下哪項關于照明功效的陳述是正確的?
A.無影燈下的物體沒有影子 B.無影燈下的物體有本影
C. 無影燈下的物體沒有本影 D. 無影燈下的物體沒有半影
【答案】C
【分析】
陰影是光線沿直線傳播的結果。
Umbra:光源上所有發光點都無法照亮的區域; 半影:光源上部分發光點能被照亮,而另一部分發光點不能被照亮而成為半暗半影的區域。
放療室無影燈由多個大面積光源組成。 光源和物體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 由于發光面積大,無影燈下的物體沒有本影,只有半影。 因此,C正確,ABD錯誤。
因此選C。
填空
真空中的光速為/s。 太陽、月亮、螢火蟲和那些不是光源的都是_____。 你能給我一個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嗎_____。
【答】3×108m/s,月亮,月食等。
【分析】
試卷①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一個常數,大家要記住。 ②光源是指能獨立發光的物體。 ③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如:針孔成像、陰影生成、日食、月食、激光準直等。光在真空中的最快傳播速度為3×108m/s。 只有太陽和螢火蟲能獨立發光,所以都是光源,但是月亮不能自己發光,是太陽的反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針孔成像、陰影產生、日食、月食、激光準直等,都是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 所以答案是:3×108,月球,由一個小孔成像。
填空
日本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激光橡皮擦”,專門用來去除白紙上的紅色碳粉字跡。 在均勻的空氣中,激光是沿 方向傳播的。 在激光的照射下,紙上的紅色碳粉(填充狀態變化的名稱)直接轉化為碳蒸氣,字跡就消失了。
【答】直線升華
【分析】
激光始終是光,所以在均勻的空氣中,激光沿直線傳播;
在激光照射下,紙上的紅色碳粉直接變成低溫碳蒸氣,即物質直接由固態變為氣態,即發生升華。
填空
臨床常用紫外線(光的一種)殺菌消毒,超聲波能量傳輸(可選“信息”或“能量”)用于粉碎患者體內的囊腫。 設紫外線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1,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2,則(填“>”、“<”或“=”)
【答】能量>
【分析】
人體內的“石頭”可以被超聲波擊碎,可見超聲波是有能量的。
紫外光是光,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接近,約為3×108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
可見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小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即
;
填空
下雪的時候,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后看到雷聲。 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在某次閃電之后3.5s看到打雷,那么閃電發生的地方就是m。 (波速340m/s)
【答案】光速比波速快得多 1190
【分析】
閃電和雷聲在空中同時發生。 之所以先見閃電后見雷聲,是因為聲速是340m/s,而光速是3×108m/s,即光速比波速快很多更多,所以我們會先聽到閃電,然后看到雷聲; 由v=s/t,如果我們在某道閃電后3.5s看到打雷,則雷雨到我們的距離為:s=vt=340m/s×3.5s=1190m。
填空
太陽、月亮、發光的電視屏幕和電燈,其中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答案] 陽光下的電視屏幕和電燈
【分析】
在太陽、月亮、夜光屏、電燈中,太陽、夜光屏、電燈都有自己的光,都屬于光源。 其中,太陽屬于自然光源; 發光的電視屏幕、人造光源、電燈。
填空
車輛進入了一個普通家庭。 小明通過對車輛的觀察發現,前窗玻璃多半是傾斜的。 這是因為當前窗玻璃傾斜時,根據成像特性,夜間乘客或車內其他物體所形成的圖像都在玻璃上。 前上方防止干擾駕駛員的視線; 而車輛的前大燈安裝在車頭更靠近地面的位置,這有助于駕駛員更好地看清前方的道路,因為燈采用相同的材??料。
【答】平面鏡; 沿直線傳播
【分析】(1)駕駛座前的擋風玻璃就像一面平面鏡,反射車內乘客投射的光線,在擋風玻璃上生成車內乘客的實像;
如果擋風玻璃是垂直的,那么生成的圖像與車前行人的高度大致相同,會干擾駕駛員的視覺判斷,造成事故;
而且當擋風玻璃傾斜時,形成的影像會在車頭上方光的直線傳播知識點圖片,駕駛員看不到車內人的影像,不影響視覺判斷。
(2)車輛的前照燈安裝在靠近車輛前部的位置,前照燈發出的光沿直線傳播。 當沿直線傳播的光線被不透明的障礙物遮擋時,障礙物前方的黑暗區域就無法被光線照亮。 形成陰影,更有利于司機更好的看清前方道路
填空
古語云:“井中觀天,所見甚小”。 為了說明井外的面積大小與井底之蛙觀察到的井深之間的關系,朋友A和B都采用了畫示意圖的方法來說明。 你認為他們畫的圖(選下列詞語填空:“都對”,“都不對”,“A對,B不對”,“B對,A不對” "); 所用的技巧,你評價他們的圖是否畫對了,主要看(選下列相關詞填空:“畫的是否認真”、“圖是否充分、正確地反映了應有的變量”) ", "畫圖所用的數學是否正確?")
【答案】A正確,B錯誤; 數字是否充分和正確地反映了應控制的變量。
【分析】
烏龜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的。 比較井底之蛙,觀察井口大小與井深關系時,井口應一致(即在同一水平面內);
比較井底之蛙,觀察井口大小與井深關系時,井口要一致(即在同一水平面內); 井口半徑相同時,井越淺,可見范圍越大; 要達到的范圍應該小一些,故A正確,B錯誤。
朋友A畫的示意圖,能正確說明井底之蛙觀察到的井外范圍大小與井深之間的關系,正確反映應控制的變量;
朋友B畫的示意圖不能正確解釋井底蛙觀察到的井外范圍大小與井深之間的關系,因為它沒有正確反映應該控制的變量.
因此,答案是:A正確,B錯誤; 數字是否充分和正確地反映了應控制的變量。
填空
在下方橫線上填寫適當的數字或單位
(一)高考期間禁止喧嘩。 需保證各考場噪音不超過(填寫單位)。
(2) 光在真空中每秒傳播的距離為 。
【答案】(1)分貝; (2) 3×108m。
【分析】
在化學試卷中,我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度的高低。 0分貝是我們剛才能看到的最弱的聲音; 30到40分貝是理想的安靜環境; 70分貝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一)昌平中考噪音禁令是指噪音的大小,但聲音是以分貝為單位表示的聲音強度。 因此,需要保證每個考點的噪音不超過30分貝。 (2) 由于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也就是說光在真空中每秒行進的距離為3×108m。 所以答案是:(1)分貝; (2) 3×108m。
實驗題
在陽光或白熾燈下,如果光路被遮擋,就會產生清晰的陰影。 可小明卻發現日光燈下的影子是灰蒙蒙的,一點都不清晰,尤其是在到處點綴著電燈的大廳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加模糊了。 為什么?
小明去請教數學老師,老師拿出一些蠟燭和一塊圓錐形的石頭,讓小明做下面的實驗:
① 把木塊放在椅子上,在木塊后面點上蠟燭。 觀察石頭的影子; (如圖a所示)
②在門口再點一支蠟燭,觀察石頭的影子(如圖b);
③繼續在石頭門口點蠟燭,直到蠟燭環繞石頭,觀察石頭的影子(如圖c、d)。
結果,小明發現蠟燭的影子越來越弱,最后幾乎消失了! 他又對比了白熾燈和熒光燈,發現白熾燈的鎢絲很集中,而熒光燈的鎮流器很長。 想了想,他高興地說:“老師,我明白了!”
請回答以下問題:
(1) 小明怎么理解_____?請為她回答
(2) 這個推論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什么_____? 請舉個例子。
(3) 在上述研究過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_____?
【答案】 (1)不透明物體周圍,光源越多,影子越亮。 如果四周都有光源,就不會產生陰影。 (2)門診內科放療室使用的無影燈 (3)提出問題,探索實驗,分析總結,舉一反三。
【分析】
試紙中心投影:同一點(點光源)發出的光所產生的投影稱為中心投影。 例如,物體在光線照射下產生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如果蠟燭的數量一天天增加,影子就會變小變亮; 如果在圓錐周圍點燃一圈蠟燭,影子就會消失; 因為四周都是蠟燭,所以不會有影子。
基于這一原理,科學家們發明了無影燈,主要用于醫療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