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相關規律,更好地理解好的公式。 對于實驗,最基本的要求是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推論,掌握化學研究方法。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2冊化學電能知識點。 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九年級下冊化學與電力知識點
1、電功(W):電壓所做的功稱為電功。
2、電功率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 常用的單位有:度(kWh),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檢測電能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4、電功率估算公式:W=UIt(公式中單位為W→焦炭(J);U→伏特(V);I→安培(A);t→秒)。
5、用W=UIt估算電功率時要注意: ①公式中的WUI與t在同一電路; ②計算時應統一單位; ③第四個量可以從已知的任意三個量中算出。
6、也可用下式估算電功率:W=I2Rt; W=鉑; W=UQ(Q為冪);
7、電功率(P):單位時間內電壓所做的功。 單位是:瓦特(國際); 常用單位有:千瓦(kW)、毫瓦(mW)
8、電功率估算公式:P=W/t=UI(其中單位P→瓦特(w);W→焦炭;t→秒;U→伏特(V);I→安培(A)
9、估算的時間單位應與P=W/t統一。 ①若W用焦炭電功率的常用單位,t用秒,則P的單位為瓦特; 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那么P的單位就是千瓦。
10、也可以用正確的公式來估算電功率:P=I2R和P=U2/R
11、額定電流(U0):家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流。
12、額定功率(P0):家用電器在額定電流下的功率。
13、實際電流(U):施加在家用電器兩端的實際電流。
14、實際功率(P):家用電器在實際電流下的功率。
當U>U0時,則P>P0; 燈很亮,很容易燒壞。
當你
當U=U0時,則P=P0; 正常光線。
15、焦耳定理:電壓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壓的平方成反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與通電時間成反比。
16、焦耳定理的公式:Q=I2Rt,(公式中單位為Q→笑話;I→安(A);R→歐姆(Ω);t→秒。)
17、當電壓通過導體所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于形成熱(電熱)時,則有W=Q,Q可用電功公式估算。 (例如,電加熱器的內阻是這樣的。)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成績
興趣與堅持
化學很有趣,伴隨著有趣的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現象將你吸引到數學的高深世界,但更多的時候,為了弄清楚某個數學定律或化學情況,老師們考慮的時候涉及到知識的完整性和邏輯性,往往會給出大段的解釋。
這是理解更高層次知識所必需的,也是數學的“道理”,所以課堂氣氛可能沒有高中時那么“熱烈”。 隨著學習的深入,數學的簡潔性、邏輯性、對稱性美、統一美等更高層次的魅力會吸引你電功率的常用單位,讓你欲罷不能。 朋友們應該對這個過程有一個周密的計劃,同時,你也應該盡快養成這些嚴謹的思維習慣和分析問題的方式。
建立錯誤手冊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期末考試前,之前學過的內容大部分都忘記了,再怎么翻課本也無濟于事? 每次試卷發出去,你總是遺憾地嘆息,“我知道這道題,你怎么考試這么馬虎?” 心理學研究發現,這種事情并不是真的遺忘,而是我們無法從大腦中找到有效抽取的路徑和線索,這就需要我們構造出一本錯誤的題本或者稱之為好題。 本書主要記錄“易錯題”、“難題”、“典型題”和“好題”。 定期或在考試前復習它們肯定會顯著有效地提高你的考試成績。
仔細想想,你考了一個多小時,請老師批卷,聽老師點評,花了不少時間。 事實上,真正對你的學習有意義的,只是你扔掉的東西。 明白這一點,你會不會小看錯題本? 錯(好)題本讓你的備考很有針對性,是化學取得優異成績的捷徑。
聲音的形成和傳播知識點
1、聲音的產生:由物體振動形成。 震動停止了,聲音也停止了。
2、聲音的傳播:聲音是通過介質傳播的。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通常,我們看到的聲音來自空氣。
3、波速: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米/秒。 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液體中快,而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又比在空氣中快。
4.回波可測距離:S=1/2vt
5、音樂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 (2)音高:指聲音的大小,與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
6、降低噪聲的方法:(1)在聲源處降低; (2) 傳輸過程中減少; (3)降低在人耳處。
文章標題:九年級下冊化學與電力知識點
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