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數學知識點總結的內容是什么? 我們上去看看吧! 以下是小編為您收集提供的大學數學知識點總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1.物體的內能
1.分子的動能
物體中所有分子的平均動能稱為分子的平均動能。
隨著溫度下降,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加。
溫度越低,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越小。
室溫是物體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指標。
2. 分子勢能
由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相對位置決定的能量稱為分子勢能。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分子熱運動的平均能量,
分子力做負功,分子勢能減小。
在平衡位置(r=r0),分子勢能最小。
分子的勢能與物體的體積有關。
3.物體的內能
(1)物體中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稱為物體的內能。
(2)分子平均動能與濕度的關系
由于分子熱運動的不規則性,每個分子的熱動能不同,但所有分子熱動能的平均值只與溫度有關,而溫度是平均分子的象征動能。 ,對于某個物體,總分子動能隨溫度單調遞減。
(3)分子勢能與體積的關系
分子勢能與分子力有關: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 分子力做負功,分子勢能減小。 分子力與分子寬度有關,分子寬度的變化影響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宏觀物體的體積。 這就在分子勢能和物體的體積之間建立了一定的聯系。 因此,分子勢能與體積有關,
因為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與溫度有關,而分子的勢能與體積有關,所以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溫度和體積有關:
當室溫下降時,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少,因此物體的內能減少;
當體積變化時,分子勢能發生變化,因此物體的內能發生變化。
據悉,物體的內能還與其質量和物質狀態有關。
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形式
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2、傳熱還可以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有兩種化學過程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功和傳熱。
注:做功和傳熱相當于改變物體的內能。 而且本質上也有區別:
工作涉及能量和內能以其他方式相互轉化,
另一方面,熱傳遞僅涉及不同物體之間的內能傳遞。
[P7.]北京金陵學校2006-07學年第一次模擬 1.下列關于熱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A)
A.布朗運動反映了液體分子的隨機運動
B、物體的內能減少,所以必然吸熱
C.任何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假設都只能被實現
D、當物體溫度為0℃時,物體分子的平均動能為零
[P8.] 2007年1月北京監審 2、恒溫水池中,有氣泡緩緩升起。 語句中正確的說法是(AD)
A.氣泡內的二氧化碳對外做功 B.氣泡內二氧化碳的內能減少
C. 氣泡中的二氧化碳與外界沒有熱傳遞 D. 氣泡中二氧化碳分子的平均動能保持不變
[P9.]廣州2007年第10卷。圖7為焦耳實驗裝置示意圖。 容器用隔熱性能良好的材料包裹,重物下落推動閥桿攪動容器內的水,導致溫度下降。 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
A. 該裝置可以測量熱功當量
B. 做功會降低水的熱量
C.做功減少了水的內能
D.功和熱完全等價,沒有區別
[P10.]2006年廣州佛山第一中考模擬試卷4、活塞B將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密封在固定的臥式氣缸內,二氧化碳分子之間的相互斥力可以忽略不計。 假設氣缸壁導熱良好,環境的體溫保持恒定。 如果利用外力F平穩地驅動活塞B向右移動,如圖所示,那么在驅動活塞的過程中,下列關于氣缸內二氧化碳的推論是正確的:(BD)
A.二氧化碳做外功,二氧化碳的內能減少
B、二氧化碳確實對外做功,二氧化碳的內能不變
C.外界確實對二氧化碳做功,二氧化碳的內能不變
D、二氧化碳從外界吸收熱量,二氧化碳的內能保持不變
[P11.]2007年上海市五區縣重點中學統一考試 9、一位化學實驗愛好者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了二氧化碳的浮力、體積和溫度之間的關系。 導熱良好的圓筒開口朝上,內部有理想的二氧化碳。 缸體固定,活塞在缸體內可自由滑動,不漏水。 將溫度計通過圓筒底部的小孔插入圓筒中。 接口密封良好。 活塞下方懸掛有一個沙桶。 當沙桶裝滿沙子時,活塞剛好停止。
現在在沙桶頂部鉆一個小孔,紡紗的紗線逐漸暴露出來,外部環境的濕度恒定。
確定,則 (B)
A.繩子的張力對沙桶做正功,所以二氧化碳在外面做功
B.外界確實對二氧化碳做功,溫度計顯示沒有變化
C、二氧化碳體積增大,同時向外界放出熱量
D.外界確實對二氧化碳做功,溫度計讀數減小
[P12.]2007年重慶文宗第14卷。如圖所示,厚壁容器一端通過橡皮塞插入敏感溫度計和氣針,另一端有橡皮塞,可用夾子連接。 。 用氣泵將空氣逐漸打入氣缸內,使容器內的浮力降低到一定程度,然后讀取溫度計讀數。 將橡膠塞沖出容器后,打開夾子 (C)
A、溫度計上的讀數變大,實驗表明二氧化碳確實在外面做功,內能減少
B、溫度計上的讀數變大,實驗表明外界確實對二氧化碳做功,內能減少
C、溫度計上的讀數變小,實驗表明二氧化碳確實對外界做功,內能減少
D、溫度計上的讀數變小,實驗表明外界確實對二氧化碳做功,內能減少
[13P.]2007年福州市期末檢驗試驗5.如圖所示,A、B是兩個棒狀容器,不僅管體較粗部分的高度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 抽吸兩個容器 當水銀柱停止移動時(假設水銀與外界沒有熱交換),比較兩個管內水銀的溫度,有(A)
AA 中含有汞,體溫升高
BB中的水銀體溫很高
C.兩管內水銀的溫度相同
D、判斷困難
[P14.]2007年上海高考卷20。A、B這兩個裝置,都是由一個帶有玻璃泡的棒狀容器和一個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的水銀罐組成,只不過位置不同除此之外分子熱運動的平均能量,管子上的玻璃泡的形狀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 將兩管抽真空后,將開口垂直插入水銀罐內(插入過程中無空氣進入管內),水銀柱上升至圖中所示位置停止。 假設此過程中汞與外界沒有發生熱交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A中汞的內能增量小于B中汞的內能增量
BB中汞的內能增量小于A中汞的內能增量
CA和B中汞的體積保持不變,因此內能的增加相同
DA和B中水銀的體溫仍然相同,因此內能的增量相同
【大學數學知識點匯總】相關文章:
大學數學II課件第1部分:大學化學講座05-12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04-30
大學化學演示實驗報告05-01
網絡資源學院數學論文04-04
大學數學課程思想政治教學設計02-09
業務員專業知識點總結04-07
高中數學高頻課外知識點總結12-15
《魯濱遜漂流記》知識點總結12-06
商務禮儀知識點總結2篇03-29
全省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匯總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