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電阻值的串聯與并聯》教學設計(1)教學主題:15.4電阻值的串聯與并聯(2)講座類型:新講座(3)教學目標:1.理解串聯的等效通過實驗推導電路的內阻和估算公式。 2.通過實驗和推導,了解并聯電路的等效內阻和估算公式。 3.能夠運用串聯、并聯電路特性知識解答和估計簡單的電路問題。 4、通過實驗探索,經歷從推測、假設到實驗驗證的過程,了解實驗中總內阻與原串聯、并聯內阻之間的“等價替代”關系。 (4)教學重點:串并聯并聯電路總內阻的估算公式 (5)教學難點:從等效角度分析串聯、并聯電路 (6)教學方法:討論、啟發、講解 基本了解清楚電路知識,電壓、電壓、電阻三個化學量的相關知識,以及歐姆定理。 我還精通電路的判斷以及固定電路的相關估計。 需要指導。 而且這部分知識也比較難。 很多中學生都有恐懼心理,首先要幫助他們擺脫這些心理。 在課堂設計上,盡量符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社會生活,調動中學生的積極性,從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鞏固知識、能力的培養,技能的提升。 以便中學生在以后的高考中能夠解決類似的試卷。
(8)教學設計:教學流程設計 班主任活動預設 中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目的 小明在維修電子儀器時,經過檢測發現一個200歐姆的阻值燒壞了,需要更換。 而手頭只有一個100歐姆和幾個50歐姆內阻,能否將它們組合起來,使組合后的內阻相當于200歐姆內阻呢? 備注和復習 1. 歐姆定律 導體中的電壓與導體上的電流成反比,與導體的內阻成正比。 物理表達式:I=U/R 變體公式:R=U/IU=IR2。 串聯電路中的電壓及電壓規律 (1)串聯電路中各處電壓相等; I=I1=I2=…= In(2) 串聯電路中的總電流等于電路各部分電流之和。 U=U1+U2+...+Un3。 并聯電路中的電壓及電壓定律 (1)并聯電路中的支路電壓等于主路電壓之和; I=I1+I2+...+In (2) 并聯電路中兩條主路的端電流相等。 U=U1=U2=...=Un思考問題、復習知識,為中學生創造一個激發探究興趣的情境,引導出新知識為新課做鋪墊,打好基礎,有利于中學學生掌握新知識。 串聯后,總內阻會減小還是減小? 推測與假設:因為導體的內阻與導體的寬度有關電阻的串聯和并聯教案,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幾個內阻串聯后,相當于減小了導體的寬度,總內阻應大于單個內阻。
設計實驗:根據電路選擇實驗設備:電源、開關、電流表、3個阻值相同的內阻、若干根導線。 進行實驗并收集證據: 1、在A、B之間接一個固定內阻R,閉合開關,觀察電壓表的指示。 2、將兩個相同電阻的阻值R串聯,連接在A、B之間,閉合開關,然后觀察電壓表的指示。 3、更換A、B之間串聯的三個相同電阻的阻值R,閉合開關,然后觀察電壓表的指示。 分析演示:板書:實驗推論:串聯電路的總內阻大于任意單個內阻的阻值。 12 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在電路中串聯兩個5歐姆內電阻,觀察電壓表的指示。 進行實驗:在電路中接一個10歐姆的內阻,觀察電壓表的指示。 請閱讀加油站第107頁內容: 分析與歸納:如果用一個內阻R代替兩個串聯的內阻R1、R2并接入電路,則電路的狀態不變,即,R兩端的電流和流經其的電流電壓與原來相同,R稱為兩個串聯內阻R1和R2的總內阻。 并聯電路的總內阻與其部分內阻之間也存在“等價替代”關系。 公式推導出內阻的串聯特性: 由歐姆定理: U1==I2R2U=IR 由串聯電路可知: U=U1+U2I=I1=I2 所以: IR=I1R1+I2R2 黑板:即:R=R1+R2 推論:串聯電路的總內阻等于各個內阻之和。
串聯后內阻相當于減少導體嗎? 內阻串聯后,相當于減小了導體的寬度,因此串聯電路的總內阻比任何一個部分內阻都小。 黑板:2、電阻并聯提出問題:內阻并聯后,總內阻會減小還是減小? 據推測,兩段導體連接在一起,相當于導體的截面積增大了。 因此,內阻值可以更小。 設計實驗:選擇實驗設備:電源、開關、電流表、3個電阻、若干根導線。 進行實驗并收集證據: 1、在A、B之間接一個固定內阻R,閉合開關,觀察電壓表的指示。 2、將兩個相同電阻的阻值R并聯,連接在A、B之間,閉合開關,然后觀察電壓表的指示。 3、更換A、B之間三個同值電阻并聯的電阻R,合上開關電阻的串聯和并聯教案,然后觀察電壓表的指示。 分析演示:板書:實驗推論:內阻并聯后,總內阻的阻值小于任意一個子內阻的阻值。 公式推導出內阻并聯特性: 由歐姆定理:I=U/RI1=U1/R1I2=U2/R2 由并聯電路可知: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