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民間俗語或古詩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熔化吸熱
B.坐井觀天,所見甚小--光的直線傳播
C.水中撈月一場空--平面鏡成虛像
D.夜半鐘聲到客船--鐘聲是靠空氣振動發聲的
D
(1)下雪是凝華過程,凝華是放熱的;化雪是熔化過程,熔化吸熱.
(2)根據光直線傳播作圖分析坐井觀天,所見甚小.
(3)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虛像實際是不存在的.
(4)鐘聲是鐘振動產生的,鐘聲通過空氣向外傳播的.
解答: 解:A、下雪時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小冰晶,凝華是放出熱量的;化雪是熔化過程,熔化是吸收熱量的.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如右圖,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眼睛在A點能看到的天空是虛線的范圍,看到的比較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月亮在平靜的水面上成虛像,虛像是不存在的,所以水中是撈不到月亮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鐘聲是鐘的振動產生的,鐘聲通過空氣傳到遠方的客船上.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1)掌握六種物態變化過程的定義,并且掌握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
(2)物體振動發聲,聲可以通過氣體、液體、固體向外傳播.
(3)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形成的,是真實存在的;虛像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實際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