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二
1、初中化學物態變化過程
三態六變及放熱吸熱情況:
物態變化融化:固態→液態(放熱)
融化:液態→固態(吸熱)
氣化:(分沸騰和蒸發):液態→氣態(放熱)
液化:(兩種方式:壓縮容積和減低室溫):氣態→液態(吸熱)
升華:固態→氣態(放熱)凝華:氣態→固態(吸熱)
(注意:這兒所說的“吸熱”與“放熱”的“熱”都是指的熱量,而不是指的體溫、內能、熱值、比熱容等小學數學熱力學概念。即為“吸收熱量”與“放出熱量”的簡稱。在數學學中,熱量不能說“含有多少熱量”或“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吸收了多少熱量”或“放出了多少熱量”)
2、初中化學物態變化現象:
夏季從冰淇淋上滴落的水滴(融化)
冰粒弄成雨滴降落出來(融化)
修柏油馬路時,用大熔灶熔瀝青(融化)
冰置于太陽下,一會兒就弄成了水(融化)
將鋼置于冶煉爐內,一會兒就弄成了鋼水(融化)
純水凝結,締結冰塊(融化)
鋼水鑄造成車輪(融化)
水災中電纜線桿結起了冰層(融化)
鋼水燒鑄成火車輪(融化)
火山噴發(先溶化后融化)
夏天,夜晚的霧在太陽下來后消散(氣化——蒸發)
灑在地面上的水不見了(氣化——蒸發)
擦在皮膚上的酒精馬上干了(氣化——蒸發)
游泳上岸后臉上覺得冷(氣化——蒸發)
人教版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三
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檢測的工具是體溫計,濕度計是按照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攝氏氣溫(℃):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冷水混和物室溫規定為0度,把一標準大氣壓下開水的氣溫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初中數學。
2、常見的體溫計有(1)實驗室用體溫計;(2)溫度計;(3)寒暑表。溫度計:檢測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3、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阻值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體溫計玻璃泡要全部浸沒被測液體中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的題,不要見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體溫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的題,視線與體溫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小學數學。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融化:物質從固態弄成液態的過程叫融化。要放熱。融化:物質從液態弄成固態的過程叫融化。要吸熱。熔點和融化點:晶體融化時保持不變的氣溫叫熔點;。晶體融化時保持不變的氣溫叫融化點。晶體的熔點和融化點相同。
以上就是小編為諸位介紹的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雖然只要了解了這種內容,小學數學的學習里面能夠提升很大部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