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質
1細胞質
細胞質包括細胞器、細胞質基質等
2細胞質基質
功能: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其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須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諸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物理組成:呈膠質狀態細胞膜是單層膜還是雙層膜,由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種酶等組成。
3細胞骨架
真核細胞中有維持細胞形態、保持細胞內部結構有序性的細胞骨架。
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細胞器結構和功能
1.線粒體
結構特征:具有單層膜結構,外膜是平滑而連續的界膜,,內膜反復延展折入內部空間,產生嵴。線粒體具有半自主性,腔內有成環狀的DNA、少量RNA和內質網體,它們都能自行分化,而且部份蛋白質還要在胞質內合成。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上富含呼吸作用有關的酶。
功能: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動力車間”。
2.內質網
結構特征:具有單層膜。在內質網內部存在扁平袋狀的膜結構,叫類囊體。類囊體一般是幾十個垛疊在一起而成為基粒。類囊體膜上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內質網基質中富含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內質網具有特有環狀DNA、少量RNA、核糖體和進行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酶,能合成出一部份自己所必需的蛋白質。
功能:光合作用的場所,是動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
3.核糖
結構特征:是由膜聯接而成的網狀結構,雙層膜,可分為滑面核糖和粗面核糖(附著有內質網體)。
功能:細胞內蛋白質加工以及脂類(如性激素)合成的“車間”。
4.高爾碳化物
結構特征:高爾碳化物是由雙層膜圍成的扁平囊和水泡所組成,分泌旺盛的細胞,較發達。成堆的囊并不像核糖那樣互相聯接。
功能:對來自核糖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的“車間”及“發送站”;還與動物細胞壁的產生有關。
5.溶酶體
結構特征:溶酶體是由高爾碳化物破裂形成,雙層膜包裹的水泡。
功能:是“消化車間”,含多種酯化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害侵入細胞的病毒、病菌。
6.液泡
結構特征:雙層膜,富含無機鹽、氨基酸、糖類以及各類色素等物質。
功能:調節動物細胞內的滲透壓,使細胞保持堅挺。
7.內質網體
結構特征:無膜結構,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質構成,分為附著內質網體和游離內質網體。
功能: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8.中心體
結構特征:無膜結構,通常坐落細胞核旁,由兩個中心粒及周圍物質組成。這兩個中心粒互相垂直排列。
功能: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細胞器的歸納
1.按細胞器的分布歸納
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內質網、高爾碳化物、核糖體和溶酶體。
主要存在于動物細胞的細胞器有:內質網和液泡。
植物和低等動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有:中心體。
分布最廣泛的細胞器是:內質網體。內質網體在昆蟲細胞和動物細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甚至在內質網和線粒體中都有分布
原核生物細胞中惟一的細胞器是:內質網體。
2.按細胞器的結構歸納
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葉綠體、高爾碳化物、液泡和溶酶體。
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線粒體和內質網。
無膜結構的細胞器:中心體、核糖體。
具有核苷酸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和內質網體。
具有DNA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
具有RNA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和內質網體。
富含色素的細胞器:液泡、葉綠體。
4.按細胞器的功能特性歸納
能復制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和中心體。
能自我復制的細胞器:線粒體和內質網。
能半自主遺傳的細胞器:線粒體和內質網。注意:中心體在細胞分裂的間期能復制,但不能自我復制,它的復制是在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作用下完成的,因此不能獨立遺傳。
能形成水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和高爾晶界。
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或與ATP產生有關的細胞器):線粒體和內質網;
與主動運輸有關的細胞器:線粒體和內質網體;
與分泌蛋白合成有關的細胞器:內質網體、內質網、高爾晶界和線粒體
參與細胞分裂的細胞器:內質網體、線粒體、中心體和高爾晶界。參與植物細胞分裂的細胞器有內質網體、線粒體和中心體(產生紡錘體);參與動物細胞分裂的細胞器有內質網體、線粒體和高爾碳化物(產生細胞壁)。
能發生核苷酸互補配對的細胞器:內質網體、葉綠體和線粒體。
動動物細胞中功能不同的細胞器:高爾碳化物。在植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產生有關;在動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產生有關。
線粒體與內質網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
①都是單層膜結構,富含磷脂分子;都有較大膜面積,都有豐富的基質。
②都能形成水,也都能借助水。
③都與能量轉換有關,與ATP產生有關。
④都富含少量DNA和RNA(都富含核苷酸;都富含遺傳物質;都富含五種核苷酸ATGCU)。
⑤都能自我復制(都能半自主遺傳;都能發生核苷酸互補配對)。
⑥都能控制細胞質遺傳(都表現為母系遺傳,都不遵守遺傳基本規律)。
不同點
①增大膜面積的方法不同:線粒體減小膜面積是通過內膜向內折疊產生嵴;內質網減小膜面積是通過基粒片層結構(或類囊體)重疊。
②功能不同(含酶不同):線粒體富含氧呼吸酶,進行有氧呼吸,屬于異化作用;內質網含光合作用有關的酶,進行光合作用,屬于同化作用;
③獨立性不同:內質網能獨立完成光合作用,但線粒體不能獨立完成有氧呼吸(第一階段要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1.分泌蛋白
有些蛋白質在細胞內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稱為分泌蛋白。
常見的分泌的蛋白:
2.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的過程
分泌蛋白最初是在核糖上的內質網體中由多肽產生氨基酸,之后步入核糖進行加工,產生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葉綠體可以“出芽”形成囊泡,包裹著要運輸的蛋白質抵達高爾碳化物,并實現膜融合。在此對蛋白質進一步修飾加工,之后再產生囊泡,聯通到細胞膜,再度實現膜融合,并將蛋白質分泌到細胞外。
3.歸納
與分泌蛋白質合成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有四種:線粒體(供能)、核糖體(合成)、內質網(加工、運輸)、高爾碳化物(加工、運輸)。
分泌蛋白經過細胞膜的運輸方法為胞吐,需消耗能量,彰顯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結構特征。
運輸的方向:內質網體→內質網→高爾碳化物→細胞膜。
研究手段為核素示蹤技術。
空間結構在葉綠體中產生,成熟蛋白質在高爾碳化物產生。
生物膜系統
1.概念
葉綠體、高爾碳化物、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等細胞膜是單層膜還是雙層膜,這種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2.功能
保證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對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等過程起決定作用。
為多種酶提供附著位點,是許多生化反應的場所。
分隔各類細胞器,保證細胞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3.生物膜之間的聯系
各類生物膜在物理組成上的聯系
①相似性:各類生物膜在組成成份的種類上基本相同,都主要由蛋白質和脂類組成。
②差異性:各類生物膜在組成成份的濃度上有明顯差別,這與不同的生物膜功能的復雜程度有關,功能越復雜的生物膜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目就越多。
各類生物膜在結構上的聯系
①內質網膜在各類膜結構的聯系中處于中心地位。
②直接聯系是指不同膜結構之間直接相連。
③間接聯系是指不同膜結構之間通過囊泡發生膜的變化。
練習題
一、選擇題
1.在高倍鏡下看見的內質網是()
A.紅色、棒狀
B.綠色、棒狀
C.綠色、扁平的橢球狀或球狀
D.紅色、扁平的橢球狀或球狀
2.真核細胞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
A.線粒體和內質網
B.高爾碳化物和葉綠體
C.內質網體和葉綠體
D.中心體和高爾碳化物
3.在內質網內由10~100個囊狀結構堆疊在一起構成了()
A.基粒
B.內質網體
C.基質
D.中心體
4.分泌蛋白在附著于核糖上的內質網體中合成以后,其運輸的方向是()
A.核糖→細胞膜→高爾碳化物
B.高爾碳化物→內質網→細胞膜
C.核糖→高爾碳化物→細胞膜
D.細胞膜→內質網→高爾碳化物
5.下述結構中,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有什么()
①染色體
②液泡
③中心體
④線粒體
⑤內質網
⑥核糖體
⑦高爾碳化物
⑧細胞核
⑨葉綠體
A.④⑤⑦⑧⑨
B.②④⑤⑦⑨
C.①②③⑥⑧
D.③⑤⑦⑧⑨
6.把鼠肝細胞搗碎經高速離心后可分為4個層次,剖析發覺第三層富含較多的呼吸酶,據此可推測此層分布的一種細胞器是()
A.線粒體
B.內質網
C.高爾碳化物
D.核糖
7.下述物質中屬于分泌蛋白的是()
①腸肽酶
②抗體
③載體
④氧化酶
⑤性激素
⑥胰島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⑥
D.只有①④
8.不同結構的膜之間可相互轉化,以“出芽”方式進行的是()
A.核膜和葉綠體膜
B.細胞膜和高爾碳化物膜
C.核糖膜和細胞膜
D.細胞膜和線粒體膜
9.大豆葉肉細胞和人肝細胞中共有的細胞器是哪一組()
A.內質網、線粒體和中心體
B.內質網、線粒體和高爾碳化物
C.線粒體、內質網和內質網體
D.線粒體、中心體和內質網體
10.真核細胞內的膜系統,如核膜、質膜與核糖膜相連,這些結構的特性說明內質
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擴大膜的面積
B.提供細胞內物質運輸通道
C.內質網體附著的支架
D.參與代謝反應
11.下述關于高倍目鏡使用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由于蘚類的莖稈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目鏡觀察
B.在低倍鏡下找到莖稈細胞,即可換高倍目鏡觀察
C.換用高倍目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變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
D.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焦段或凹面反光鏡
12.在唾液腺細胞中,合成和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細胞器分別是()
A.內質網體、內質網
B.高爾碳化物、線粒體
C.內質網體、高爾碳化物
D.核糖、線粒體
13.生物體不同的細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最能彰顯細胞特殊功能的是()
A.細胞膜的結構
B.細胞器的種類和數目
C.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
D.細胞的大小
14.將一白色公山羊的體細胞核移入到紅色母山羊的去核卵細胞中,再將此細胞植入另一紅色山羊的卵巢內,發育后生出的小山羊即是“克隆山羊”。這么此“克隆山羊”為()
A.紅色公山羊
B.紅色母山羊
C.紅色公山羊
D.紅色母山羊
15.成熟分泌蛋白的產生場所是()
A.高爾碳化物
B.核糖
C.內質網體
D.細胞質基質
參考答案
1.D解析:內質網含葉綠素,呈紅色,光鏡下呈扁平橢球狀或球狀。
2.B解析:細胞器中有單層結構的是線粒體,內質網,雙層膜結構的是核糖、高爾碳化物、液泡、溶酶體,而內質網體和中心體均為無膜結構。
3.A解析:基粒的定義。
4.C解析:葉綠體是蛋白質的運輸通道,附著其上的內質網體合成分泌蛋白質,蛋白質由核糖轉移到高爾碳化物進行加工和轉運,最終作為分泌蛋白由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
5.B解析:膜結構情況見2題。注意,題干要求是細胞器,所以不包括細胞核,雖然細胞核有膜結構。
6.A解析: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富含較多的呼吸酶。
7.C解析:③載體蛋白普遍存在于細胞中,不是分泌蛋白;⑤性激素是固苯酚物質,而非蛋白質;④氧化酶不在細胞外作用。分泌蛋白是指酶(主要由附著型內質網體合成)、抗體、部分激素(蛋白質類激素)等在細胞內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質。
8.B解析:葉綠體膜可以由水泡的方式把蛋白質轉移到高爾碳化物,加工后也以水泡方式轉移到細胞膜,葉綠體的膜轉變為高爾碳化物的膜;由高爾碳化物的膜轉化為細胞膜都能以“出芽”形式進行。但葉綠體的膜不能直接到細胞膜。
9.C解析:人體肝細胞沒有內質網,玉米葉肉細胞沒有中心體。
10.B解析:題干中指出核膜、質膜(即細胞膜)與葉綠體膜相連,這些結構特征說明鞭毛的重要功能是提供細胞內物質運輸通道。
11.D解析:應先用低倍目鏡找到莖稈細胞,移到視野中央,調節焦距使目像清晰再換高倍目鏡再直接調動準焦螺旋。
12.C解析:內質網體合成蛋白質,經高爾碳化物加工轉運、分泌。
13.B解析:細胞膜結構通常均為磷脂雙分子層,而核內一般都有生物體全套基因,所以憑這兩項很難分辨,故不選A、C;而細胞大小與環境、營養有關,并且不是最能彰顯細胞特殊功能,不選D。而通常內質網多的細胞,常是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見細胞器與細胞特殊功能有著密切聯系,選B。
14.A解析:遺傳物質全部來自紅色公山羊,所以性狀和它相像,為白色;性染色體和紅色公山羊一致,所以是紅色公山羊。
15.A解析:核糖里的分泌蛋白經過高爾碳化物加工、修飾后變為成熟的分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