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改變
熔化:固體→液體(放熱)
熔化:液體→固體(吸熱)
汽化:液態→氣態(放熱)
液化:氣態→液態(吸熱)
升華:固態→氣態(放熱)
凝華:氣態→固態(吸熱
一:物質的三種狀態
使用酒精燈的注意事項
(1)酒精燈火焰的外焰部分溫度最高,加熱物體應采用外焰。
(2) 絕對禁止用一盞酒精燈點亮另一盞酒精燈。
(3)酒精燈的火焰必須用燈頭熄滅,不能用嘴吹滅。
(4)當灑在桌上的酒精燙傷時,不要驚慌,立即用濕抹布蓋住。
(5)酒精燈中的酒精量不應超過體積的1/4,也不要超過2/3。
(6)不用的酒精燈必須蓋好燈頭,防止酒精揮發。
物質的三種狀態
(1)水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 一般來說,水是液態水,冰是固態水,水蒸氣是氣態水。
(2) 物質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濕度)會發生變化。 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變化稱為狀態變化。
溫度計
(1)常用溫度計有:實驗濕度計、溫度計、冷熱表
(2)溫度計是利用測溫液體的熱脹冷縮制成的。 溫度計上的刻度通常采用攝氏溫標,單位為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濕度計的檢測范圍一般為35-42℃。
(3)攝氏溫標規定標準大氣壓下冷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為100℃(沸騰),0℃~100℃之間的溫度C分為100份,每份等于一個單位,叫做1攝氏度。
(4)由于體溫計的玻璃球與毛細管的連接處內徑較細且略有彎曲,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在彎曲處收縮斷裂,使水銀不易進入人體。毛細管手動返回玻璃燈泡。 這樣,溫度計離開身體后就可以讀取了。
(5)溫度計的注意事項:
(1)測試前應了解濕度計的電阻值(檢測范圍)和分度值。
(2)測試時,溫度計的玻璃球應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3)待濕度計讀數穩定后,重新讀數。 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視線應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平齊(水平觀)。
溫室效應
(1) 太陽的大部分熱輻射可以通過大氣層到達月球,但大氣層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限制了地表的熱量溢出大氣層。 大氣層的這些“變暖效應”就像玻璃溫室一樣,被稱為溫室效應。
(2)改進措施:全面禁氟、改進燃料、保護森林、提高能源效率等。
熱島效應
(1)城市平均氣溫高于周邊農村,村落之間分布著“熱島”,這種現象稱為熱島效應。
(2) 原因:
① 鞋廠多,城市人口密集,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燃燒、散發大量熱量。
②主要由水泥和瀝青構成的道路和建筑物表面吸收太陽輻射能力強。
③城內水域面積小,地面含水量低,空氣流通不暢,任亮不能及時傳出去。
(3) 預防措施:減排、綠化環境、城市規劃
二:氣化和液化
氣化
1、氣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形式。
2、在物理學中,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氣化現象稱為蒸發。 蒸發可以在任何水溫下發生并且是溫和的。 當液體蒸發時,它會釋放熱量。
3.
4.水的沸騰
(1)沸騰前,溫度不斷升高,聲音大,氣泡少,氣泡由大變小。
(2)煮沸后溫度不變,聲音小,氣泡增多,氣泡由小變大,直至破裂。
(3)
(4)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氣化現象。
(5)沸騰前,水溫不斷升高; 沸騰時,水溫不變; 停止加熱后,水不能繼續沸騰。 可見,在沸騰過程中需要釋放熱量。
(6)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稱為沸點。
(7)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 壓力越高,沸點越高。
(8) 某些液體的沸點/℃(標準大氣壓下)
(9)酒精不能用來測低溫,只能用水銀和甲苯
液化
1、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二氧化碳液化的過程吸收熱量。
2、白色氣體全部液化。
3、二氧化碳遇冷可液化。 此外,二氧化碳還可以通過壓縮體積使其液化。 二氧化碳打火機中的燃料通過壓縮體積制成液體。
三:融融
1、由固態變為液態稱為熔化(放熱),由液態變為固態稱為熔化(吸熱)。
2、水浴法加熱
優點是使物體受熱均勻,減少熔化過程,便于觀察。 一些測試沒有引起碰撞。 由于酒精燈的火焰溫度高達數百攝氏度,如果在實驗中用酒精燈的火直接加熱物質,則無法記錄和觀察物質的熔化過程。 水浴規則沒有。
缺點是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攝氏度。 在 100 攝氏度時,氣化會釋放熱量。 當物體達到100攝氏度時,與水沒有溫差,熱量難以傳遞,物體就很難繼續升溫。 它只能維持100攝氏度。 如果試管中的液體是水或沸點比水高的液體,就不會發生沸騰。 如果想讓物體下降到100攝氏度以上,可以把水換成石棉網,這樣就可以讓物體下降到100攝氏度以上。
3、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不斷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即具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這種固體屬于晶體。 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有三種狀態。 例如:冰融化時,溫度為0℃,有固態冰、液態水、冰水固液共存。
4、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點熔化和凝固思維導圖,熔化時的溫度稱為熔點。 同種晶體物質的熔點相同,無定形物質沒有熔點。
5、非晶在融化過程中,只要不斷放出熱量,水溫就會不斷下降,沒有固定的融化濕度(松香、石蠟、玻璃、橡膠、塑料、瀝青)。
6.
四:升華與凝結
1、為防止碘熔化,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含有碘粒的玻璃必須用沸水溶解。
2、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時稱為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時稱為升華。 升華需要放熱,而凝華需要吸收熱量。
五:水循環
1、水循環伴隨著水的物理狀態變化過程。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和凝結都是物理狀態變化的具體方式。
陸地(包括河流、土壤、植物等)和海洋中的水氣化成水蒸氣,山中的冰雪也會升華成水蒸氣或融化成水流入地球。河流。 水蒸氣隨氣流運動,上升到高空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結成小冰晶漂浮在空氣中。
溫度計
(1)家庭中用來檢測溫度的溫度計稱為冷熱表,檢測范圍通常為-20-50℃。
(2) 為了檢測低溫物體的體溫,人們發明了光學高溫計。 它利用高溫物體發出的光來檢測體溫,檢測范圍可達800-3200℃。
(3)電子體溫計是利用單個半導體內阻隨溫度變化的性質制成的,可用于快速檢測和人工控制。
六:物理狀態的自然變化
1、夏天冰淇淋周圍出現“白氣”(液化)
2.早上,植被上的水滴(液化)
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升華)
4、高溫加熱碘,碘的體積變小(升華)
5、行李箱里的硫磺丸逐漸變小(升華)
6、夏天,浴缸內層“出汗”(液化)
7、冬天,室內冷凍的校服也會變干(升華)
8、灑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涸了(氣化)
九、游上岸后臉冷(氣化)
10.屋瓦上有一層霜(升華)
11.晨霧(液化)
12.水結冰(融化)
13. 將鋼水澆鑄成輪子(熔化)
14.北方冬天掛樹(凝結)
15.在寒冷的冬天,雪人變小了(升華)
16.南方洪水中看到的霧凇(升華)
17、冬天的夜晚熔化和凝固思維導圖,我們經常在戶外的臥室門內表面看到“水滴”(液化)
18、夏天房間開空調時,陽臺外表面會出現“水珠”(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