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數學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下述關于光學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老花鏡是借助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使物體的像成在黃斑上B.斜視鏡是借助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使物體的像成在黃斑上C.拍照機借助凸透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的原理制成的D.放大鏡借助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原理制成的B【答案】【解析】A.老花鏡是凸透鏡,因而老花鏡是借助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使物體的像成在黃斑上,AB.故錯誤;斜視鏡是凹透鏡,因而斜視鏡是借助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使物體的像成在BC.黃斑上,故正確;拍照機照相時,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CD.的虛像,故錯誤;放大鏡使用時,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大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DB.實像,故錯誤.故選“”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光具座上各器件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剛好成一個清晰的像,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借助了這一原理制成了拍照機B.若將蠟燭遠離凸透鏡,則應將光屏緊靠凸透鏡能夠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步變大C.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會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縮小的D45cm.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置于刻度線處,適當聯通光屏也能得到一個清晰的C【答案】【解析】【詳解】A.從圖中可以見到,蠟燭物距u?20cm,像距v?30cm,可知u?v,而照像機的是u?vA,錯誤;B.按照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若將蠟燭遠離凸透鏡,則應將光屏緊靠凸透鏡能夠得到B清晰的像,像是逐步變小的,錯誤;C.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依照光路的可逆性,會在光屏上C成一個清晰倒立、縮小的像,正確;D.由題意可知f?10cm,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置于45cm刻度線處,此時u=5cmu?fD,,會成正立放大的實像,適當聯通光屏是不能得到清晰的像,錯誤.3.凸透鏡成像實驗中,聯通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則下邊說法正確的是A.將物體緊靠透鏡后,無論怎么聯通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現物體的像,則一定成實像B.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物體和光屏位置互換,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C.假若物體緊靠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須遠離透鏡且光屏聯通距離小于物體聯通距離D.將透鏡遮擋一部份,則一定不能成完整的像B【答案】【解析】【詳解】A.由題意可知,聯通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說明此時2f?u?f,v?2f;將物體緊靠透鏡后,只要物距仍在2f?u?f這個范圍,此時只A須要把光屏遠離凸透鏡,還可以成放大的虛像;故項錯誤;B2f?v?fu?2f.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物體和光屏位置互換后,此時,,甚或一定B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故項正確;C.物體緊靠透鏡即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光屏應遠離透鏡,當u?2f歲月屏聯通距離小2f?u?fC于物體聯通距離,當歲月屏聯通距離小于物體聯通距離,故項錯誤;D.凸透鏡成虛像時,所有透過透鏡的光會聚到光屏上成像,當將透鏡的下半部份堵住后,整個物體發出的光雖非一部份被封住,但總會有一部份光通過上半部份凸透鏡而會聚成像,為此,像與原先相同,依然完整;因為透鏡的一半被擋住,因而折射出的光線與原D來相比降低了一半,故色溫會減小,像會變暗。
故項錯誤;“”,4.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某實驗小組所勾畫的像距隨物距變化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圖線中A、B、C三點分別與蠟燭在光具座上聯通過程中的三個位置相對.應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AB,、.蠟燭處于間某一位置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BBC,、.蠟燭處于間某一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CCB,.將蠟燭從聯通到的過程中所成像逐步減小DBA,.將蠟燭從聯通到的過程中所成像逐步減少【答案】C【解析】【分析】(1)按照u=v=2f,成倒立、等大的虛像,判定凸透鏡的焦距.(2)按照物距和焦距,判定凸透鏡成像情況:u>2f,成倒立、縮小的虛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虛像.u<f,成正立、放大的實像.(3)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像變大.【詳解】(1)由圖像知,u?v?2f?20cm,此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虛像,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10cm.(2)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虛像.AAB2f>u>f、蠟燭處于間某一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選項錯誤.BBCu>2f、蠟燭處于間某一位置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選項錯誤.CCB、將蠟燭從聯通到的過程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虛像.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像變大.選項正確.DBA、將蠟燭從聯通到的過程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虛像.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像變大.選項錯誤.故選C.5.某班朋友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記錄并勾畫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跟物體“”vu,)到凸透鏡的距離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所示,下述判定正確的是(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B.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聯通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逐步變小Cu=20cm..當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按照這一原理制成的D.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A.,按照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物體等于二倍焦距時,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此時成倒立等大的虛像,如圖,物距為16cm時,像距也為16cm,即都等于二倍焦距,所以該凸透鏡的8cmA焦距是,故錯誤;B.由圖可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聯通到24cm處的過程中,即物距減小時,像距變B小,像會逐步變小,故正確;C.u?20cm,當時,小于二倍焦距,成縮小的像投影儀按照凸透鏡成放大的虛像原理制C成,故錯誤;D.u?12cmD當時,即物距處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故錯誤.故選B.【點睛】凸透鏡成像規律是??荚嚨膬热?,應謹記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有些朋友總是記不住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畫圖,要下點工夫,可以結合成像光路圖進行練習、記憶.6.小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是30cm時,調節透鏡另左側的光屏,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下述判定中正確的是()A.此時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實像B.該透鏡的焦距是15cmC.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是60cm時,調節光屏,屏上可得縮小的像D.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是15cm時,調節光屏,屏上可得放大的像【答案】C【解析】【詳解】AB.像能用光屏承接,說明像是虛像,實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凸透鏡成放大的虛像時,v>2ff2f2fff>10.5cmB.只將蠟燭往右聯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將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緊靠凸透鏡B【答案】【解析】【分析】【詳解】A.觀察圖示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虛像,則u?26cm>2f,像距v?61cm-40cm=21cmf?v??f?10.5cmA滿足,解得,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只將蠟燭往右聯通,降低了物距,必須減小像距,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B故錯誤,符合題意;C.像距大于物距,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虛像;保持凸透鏡不動,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C像距小于物距時,依據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畫圖,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故正確,不符合題意;D.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物距減小,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減少像距,光屏應靠D近凸透鏡,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B故選。16.如圖所示,將一副斜視墨鏡置于凸透鏡前,聯通光屏,光屏上出現一個清晰的像;拿走墨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要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述操作可行的是()A.將蠟燭遠離凸透鏡B.將光屏緊靠凸透鏡C.將光屏遠離凸透鏡D.將光屏和蠟燭同時遠離凸透鏡【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近視墨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將散光墨鏡置于凸透鏡前,已能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遠視墨鏡拿走后,若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此時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在光屏與透鏡之間,若要再度成清晰的像,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物近像遠,像變大,應將BACD蠟燭緊靠凸透鏡或將光屏緊靠凸透鏡,故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B故選。17.圖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份,甲、乙、丙、丁是通過凸透鏡所見到的a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鏡先貼著刻度尺之后漸漸遠離,則聽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次序正確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一丙一甲一丁C→.乙一丁甲一丙D→→→.丙甲乙丁C【答案】【解析】【分析】【詳解】凸透鏡先貼著刻度尺,此時物距大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時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看見的是乙圖;接出來凸透鏡漸漸遠離刻度尺,物距減小,當減小到等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時,不成像;繼續遠離刻度尺,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且大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此時聽到的是丁圖;繼續遠離至物距等于凸透鏡的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聽到的是甲圖;凸透鏡繼續遠離至小于凸透鏡的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ABDC像,此時聽到的是丙圖。
故錯誤,正確。C故選。18.小明在探宄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甲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線處,將燃起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線處,聯通光屏到80cm處,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以后他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甲換成焦距為5cm的凸透鏡乙并保持位置不變,聯通光屏使在光屏上再度成燭焰清晰的像。則對于這兩次成像實驗()A.借助凸透鏡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縮小的B.借助凸透鏡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C.借助凸透鏡乙成像時,像距小于30cmD.借助凸透鏡乙成像時,像距大于【答案】【解析】【分析】【詳解】AB.凸透鏡甲焦距為10cm,物距為:u=50cm-35cm=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