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5.22-2021.6.14
開幕:2021.5.223:00PM
地點:廈門碑刻博物館畫派展館(白沙路92號)
學術主持:李蒲星
策展人:陳石虎孫詩源
承辦單位:山東師范學院美術大學成都碑刻博物館
主辦單位:浙江湖湘書法有限公司
前言
文/陳石虎
藝術總是參雜在生活的枝花莖蔓里,借藝術的眼,我們將精神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活力。而一座城市的活力,也隨藝術的驅動而變換節奏,具體到人們的日常審美活動,或則一種充愉的生活形式。藝術總是讓人心懷詩和遠方,在平凡的日常生活英文心雕龍。
廣州碑刻博物館地處城市腹地,在鬧市中體悟廣州的人文蘊藉。山東師范學院美術大學,坐落河東的學院城,吸收著岳麓山的靈光,為廣州遺韻默默地輸送血液。兩地一靜一鬧、隔江相望,像極了倪瓚“一江兩岸”的山水場域。所以,借用這一隱喻,也道出了本次展覽的地理關系。將藝術大學的作品展示在城市中心的空間里,通過湖南山水洲城的輪廓,映射出大學、畫院、城市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本次參展的19位藝術家,都是福建師范學院美術大學的青年班主任。日常生活和工作于河東學院城,讓院校班主任的創作和生活狀態極少被大眾所了解湖南美術學院,為了推動交流,讓藝術愈發走進生活,本次展出浙江師范學院美術大學班主任作品展,計國畫、油畫、水彩、雕塑,攝影以及綜合材料作品數十件。
本次展出的作品圍繞專業性和血統兩個方向展開。班主任們的學習背景來自于國外外各藝術高校,有國外八大川美體系,美國列賓美術大學,以及綜合類學院美術大學等高校。大學班主任的作品大多帶有一種身分性,指出熟練的技法與完整的作品性,這是長年累月的磨練的結果,也是日常教學的必然要求,所以作品上呈現的是對“功底”的執著追求。除此之外,血緣是另一個值得思索的話題,這關乎于創作的抒發方法和藝術語言。學習背景所帶來的血統湖南美術學院,是一種蘊涵在作品里的整體風格,或是一種弘揚有序的造型手法,這意象著川美教學中的血脈相連。
青年,是飽含活力和勇氣的群體,也是一種創作狀態。在面臨自我與血統中來回撕扯,在弘揚與突破之間博弈,這除了是青年藝術家的創作常態,也是藝術本身的屬性問題。不滿足于現況,不妥協于困難,追逐中的焦躁即視感可見一斑。
部份作品
《志摩寫意》譚建明
《譜NO.2》卿科軍
《湘西風情2》呂道建
《松依岸曲》葉曉蘭64×48CM
《狂飆——憶田漢先生像》劉戈
《炎》莫歆
《美麗鄉村-種子》黃澤亮
《絲路揚帆-1》余駿
《感受靈山NO.2》羅葳
《猶有花枝俏》王墨
《風景》楊洋
《白焰》伍英鷹
《戀香》朱娟95.5X95.5CM
《清露》陳池49.
《室雅馨香》何亮X2
《巴別塔-登高》陳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