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大課堂
高中各科學習必備(海量學習資源)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凸透鏡的應用
拍照機能成倒立的、縮小的虛像。
投影片上的紋樣通過凸透鏡產生一個放大的、倒立的虛像.
放大鏡就是凸透鏡,能成放大的、正立的實像。
現象:同一個凸透鏡能成不同的像。
問題:凸透鏡成的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距有哪些關系?
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等
1.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
2.像距(v):像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
1、將蠟燭置于2f之外的地方,聯通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觀察像的大小與倒正。
2、把物體放到2倍焦距上,觀察像的大小、倒正、虛實。
3、將蠟燭移到2f和f之間,重復以上的操作,進行觀察和檢測。
4、把物體放到焦點上,觀察能夠成像。
不成像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記憶口訣
一倍焦距分虛實;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遠像變大;
物遠像近像變小。
剖析歸納:
1、u=f是虛像和實像的分界點。
2、u=2f是像大小的分界點。
3、凸透鏡成虛像都是倒立的,實像都是正立的。
4、物體離焦點越近,像離焦點越遠,且像越大。
習題演習
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凸透鏡焦距為10cm
(1)若燭焰置于距凸透鏡24cm處,經透鏡可得到一個像。
(2)若燭焰置于此透鏡前12cm處,經透鏡可得到一個像。
(3)若燭焰置于此透鏡前8cm處,經透鏡可得到一個像。
2.某物體放到離凸透鏡20cm處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原理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原理,無論如何聯通光屏,光屏上仍然得不到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30cm
B、15cm
C、10cm
D、5cm
習題解析
1.倒立縮小的實倒立放大的實正立放大的虛
2.A
友情提示
公眾號改版后
好多女兒及父母同學找不到我們了
為了便捷你們更快地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