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如果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正確,即物體躍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將一個重物體和一個輕物體拴在一起讓讓它們下落,應比它們單獨下落得更快.為了證實這一觀點是否正確,某學校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教學樓上做了以下實驗:先后讓三個物體從同一高度釋放后都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經過多次測量,得到了下表數據:
實驗序號 | 1 | 2 | 3 |
物體 | 小石頭 | 羽毛球 | 和羽毛球拴在一起的小石頭 |
質量(g) | 22 | 6 | 28 |
下落時間(s) | 1.45 | 2.43 | 1.65 |
(2)為什么要選擇這兩次實驗數據?
解:(1)亞里士多德認為重的物體下落快,結果1和3相比較,3比1重,但同時從相同的高度落下,3所用的時間更長,所以3更慢.從而說明亞里士多德是錯誤的.
(2)答:因為僅將這兩組數據相比較,得出重的物體下落得慢這個結論,可以有力地推翻亞里士多德的結論.所以選擇這兩組數據.
由于亞里士多德時代比較落后,沒有實驗能驗證摩擦阻力的存在,只能從表面的現象去推斷結論,導致亞里士多德的結論是錯誤的,若沒有阻力則伽利略的結論是正確的.
點評:亞里士多德因受當時條件的限制,雖然在力與運動方面有一些現在看來錯誤的結論,但我們不能否定他在力與運動關系方面作出的貢獻,正是因為他,才使牛頓在力與運動關系上進一步研究,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物理解題技巧分享:滑動摩擦力:壓力粗糙成正比,滑動大于滾動的,勻速直線或靜止,根據平衡力來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