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RLC串聯電路中的諧振
1.諧振的定義:含RLC的一端口電路三并聯電阻電流表達式,在特定條件下出現端電流、電流同相位的現象,稱電路發生了諧振。
2.串聯諧振的條件
(1)對于RLC串聯電路,當X=0,即ω0L=1/(ω0C)時,電路發生諧振,其中ω0=1/√(LC)為諧振角頻度,而f0=1/[2π√(LC)]稱為諧振頻度。
(2)RLC串聯電路的諧振頻度只有1個,僅與電路中L、C有關,與內阻R無關。
(3)串聯電路實現諧振的方法
①保持LC不變,改變電源頻度;
②電源頻度不變,改變L或C。
3.RLC串聯電路諧振的特征
(1)阻抗的頻度特點Z=|Z(ω)|∠φ(ω),其中幅頻特點|Z(ω)|=√(R^2+X^2)三并聯電阻電流表達式,相頻特點φ(ω)=(X/R),對應的頻度響應曲線如圖。
(2)Z(jω)基頻曲線表明阻抗特點可分為三個區域:
①容性區:ωω0,X(jω)>0,φ(jω)>0,|Z(jω)|>R,且當ω無窮大時|Z(jω)|趨向無窮大
(3)RLC串聯電路諧振的特征
①諧振時電源電流與電壓同相,且入端阻抗為純內阻Z=R,此時的阻抗值|Z|最小,電壓達到最大值I0=U/R。
②諧振時LC上的電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串聯總電流為零(串聯諧振稱作為電流諧振),LC相當于漏電,內阻電流達到最大值UR=U。
③諧振電路的品質質數定義式如圖,它反映電路中RLC三個參數對諧振狀態的影響。
④當Q小于1時,電感和電容兩端將出現Q倍于總電流的過電流(Uc=UL=QU)。
例:求諧振電壓和此時的電容電流
⑤諧振時,電源只向電路輸送有功功率,此時內阻功率達到最大值P=U^2/R;而電路吸收的無功功率為零,表明電感和電容的無功大小相等,相互補償,彼此進行能量交換。
(4)諧振時的能量關系
①電感和電容能量按余弦規律變化,最大值相等。L、C電場能量和磁場能量作周期振蕩性的交換,而不與電源進行能量交換。
②儲存的電磁能總和是不隨時間變化的常量,且等于最大值W總=WL+WC=C*Q^2*U^2
③Q是反映諧振回路中電磁振蕩程度的量,Q越大,總能量就越大,維持振蕩所需的能量就越小,振蕩程度越激烈,則振蕩電路的品質越好。通常在要求發生諧振的回路中希望盡可能提升Q值。
例:求RLC及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