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如發現杠桿左端偏高,則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調節,或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調節.
(2)實驗數據如表所示,通過分析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次數 | 動力(N) | 動力臂(cm) | 阻力(N) | 阻力臂(cm) |
1 | 0.98 | 5.0 | 0.49 | 10.0 |
2 | 1.96 | 15.0 | 2.94 | 10.0 |
解:(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如發現杠桿左端偏高,則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故答案:水平;左;左.
(2)分析表中數據不難發現: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和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是相等的,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實驗時用同樣的方法做三次,得到三組數據并進行分析,得到的規律說服性強.
故答案為: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規律.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實驗中我們應首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
(2)杠桿平衡的條件進行分析,即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3)任何實驗,都要多做幾次,得到多組數據,分析得出普遍性的規律.
點評:(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實驗中我們應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直接讀出力臂.
(2)初中物理實驗進行多次測量有些是為了求平均值,使測得的數據更準確,有些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就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
物理學習經驗分享:學習物理,要理順解題思路,歸納起來就是一看二想三畫圖,根據模式去解題,具體來說,就是要: 首先看題,尋找題設中的關鍵字眼,理解這些字眼中的特殊含義; 二想就是要想該題屬于哪個范圍的題目,涉及哪些概念、規律或計算公式; 三畫圖就是要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變成不同的物理具體圖形,最后建立解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