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如圖):
(1)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______填“上”或“下”)調整.
(2)燭焰放距凸透鏡20cm處,移動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cm.
(3)使燭焰向右移動2cm,此時應該將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個倒立、_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像.
(4)用不透光的紙遮住透鏡的上半部分,則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現完整的像.
解:(1)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三者在同一直線上,三者還要在同一高度上,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因此蠟燭要向下調節;
(2)燭焰放在距凸透鏡20cm處,移動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u=2f=20cm,所以f=10cm.
(3)原來燭焰放在距凸透鏡20cm處,現在燭焰向右移動2cm,物距減小,像距增大,所以光屏向右移動.
此時物距為18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4)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發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
故答案為:(1)下;(2)10;(3)右;放大;(4)能.
(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u=v=2f 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這是實驗中經常用到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3)實像能承接到光屏上,虛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凸透鏡成像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4)物體有無數點組成,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有無數條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有無數條折射光線會聚成該點的像.當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還有另外的部分光線,經凸透鏡折射會聚成像.
點評:本題考查了光學中凸透鏡成像實驗,注意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要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實像時,無論遮住凸透鏡的上部、下部、中間,都不能改變像的大小,但是像變暗,凸透鏡遮住的越多,像越暗.
物理學習經驗分享:反證法,對一些命題舉出反例給予否定。對于“一定”“肯定”等字眼特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