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同學在水平桌面上用玻璃板、兩支相同的蠟燭、白紙、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玻璃板應該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為了______.
(3)小紅經過仔細觀察,通過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蠟燭的兩個挨得很近的像,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
解:(1)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故答案為:豎直.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就是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兩面都可以看到,
故答案為:便于準確確定像的位置.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能成兩個像,所以通過玻璃板該同學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
故答案為:玻璃板較厚,前后兩個表面各成一個像.
(1)像與物關于玻璃板對稱,玻璃板的擺放角度要能夠使后面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2)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3)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現象可知能成兩個像,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此題.
點評:本題主要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首先要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道其中像的位置的確定利用了替代法,在實驗中要注意像與物的位置和大小的確定.同時要掌握實像與虛像的特點,實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
物理解題技巧分享:決定蒸發快慢的因素:蒸發吸熱要致冷,快慢因素三方面,溫度高低接觸面,空氣流動搖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