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一個太陽能黑光燈滅蟲裝置,上方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組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為誘蟲的黑光燈及高壓金屬觸殺網供電.
(1)長期使用農藥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這是______的結果,而用黑光燈誘殺害蟲,對蟲害的防治更具有可持續性,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2)已知黑光燈的功率為30W,若每晚工作時間為10小時,則每晚消耗多少電能?
(3)含鎘(Cd)化合物是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重要原料,所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鎘的固體廢棄物,長期露天堆放會造成土壤污染.溶解在土壤中的鎘會被植物吸收,并通過______進人人體,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
(4)為保護環境,對含鎘固體廢棄物必須及時處理.下面是處理過程中某一重要反應:CdSO4+Na2S=CdS↓+Na2SO4,通過該反應把可溶性的CdSO4轉化為不溶性的CdS,以減輕對土壤的污染.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
解:(1)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首先害蟲的抗藥性存在著變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使用農藥時,把抗藥性弱的害蟲殺死,這叫不適者被淘汰;抗藥性強的害蟲活下來,這叫適者生存.活下來的抗藥性強的害蟲,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在使用農藥時,又把抗藥性弱的害蟲殺死,抗藥性強的害蟲活下來.這樣經過若干代的反復選擇.最終活下來的害蟲大多是抗藥性強的害蟲.在使用同等劑量的農藥時,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殺蟲作用,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
(2)∵P=,
∴W=Pt=0.03kW×10h=0.3kW?h.
(3)溶解在土壤中的鎘會被植物吸收,說明有毒物質會隨著食物鏈的傳遞積累,最終危害人的健康.
(4)由化學方程式CdSO4+Na2S═CdS↓+NaSO4可知,通過該反應把可溶性的CdSO4轉化為不溶性的CdS,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所以為復分解反應.
故答案為:(1)自然選擇
(2)答:每晚耗電0.3千瓦時.
(3)食物鏈
(4)復分解反應.
(1)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害蟲抗藥性的形成.解答時可以從自然選擇和抗藥性形成的過程方面來切入.
(2)知道一盞30W的黑光燈可以用來誘殺40畝林區的害蟲,從而可以計算出面積為1000畝的森林需要安裝黑光燈的數目,又知道黑光燈的功率和工作時間,可利用公式W=Pt計算出消耗的電能.
(3)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積累有毒、有害物質,引起對植物生長的危害,或者殘留在農作物中進入食物鏈而危害人體健康.
(4)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點評:本題綜合能力較強,考查的知識點很多,有一定難度,這要求學生多讀多了解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單位的換算.
物理解題技巧分享:物理規律是人們通過長期努力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結論,必須深入領會,加強理解,為了幫助記憶,我們通過口訣方式歸納如下:1、彈簧秤原理,2、慣性定律,3、阿基米德原理,4、功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