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筒井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如圖甲所示.卓筒井的鉆探原理是通過如圖乙所示的裝置,使鉆頭一起一落上下運動,連續不斷,即可將井中巖石擊碎,然后再用專用工具將井中泥沙、碎石取出,直至打到食鹽水層.卓筒井一般深約100m,井口直徑10~12cm,為了防止井壁坍塌,古人用一種粗如碗口大小的竹子,將竹節掏空,筒筒相連,插入井中,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取食鹽水時,將鉆頭換成取水桶,放入井底,將食鹽水裝滿,再扳起花車,食鹽水便取出來.請回答下列問題:
(1)打井時,為了增強擊碎巖石的效果,鉆頭的質量取______一些好.(選填“小”或“大”)
(2)花車屬于輪軸,使用它提升重物時的優點是______.(選填“省力”或“省距離”)
(3)把食鹽水變成鹽主要經過“曬”和“煎”兩個過程,“曬”和“煎”涉及到的物態變化都是______.
解:(1)鉆頭在下落時,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相同的高度時,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下落時可以轉化為更多的動能,擊石效果更好;
(2)花車屬于輪軸,動力作用在輪上,可以省力;
(3)在“曬”和“煎”兩個過程中,都是將液態的水變成氣態的水蒸氣跑掉,發生的都是汽化現象;
故答案為:大;省力;汽化.
(1)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據此分析回答;
(2)使用輪軸時,動力作用在輪上,由于輪半徑大于軸半徑,所以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動距離;
(3)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熱;
點評:本題為力、熱學綜合題,考查了有關重力勢能、輪軸、汽化的有關知識,知識點多、綜合性強,屬于較難題.
物理解題技巧分享:歐姆定律:同一導體同狀態,電壓電阻定電流,電阻導體本屬性,材料長短粗細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