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鉛球項目測試,小明同學的成績總是不理想.他想影響鉛球擲得遠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為此.他以一支玩具手槍為實驗器材進行了以下探究:
(1)熟悉手槍結構:玩具手槍的內部結構中有一根彈簧,彈簧壓縮的長度可調節.壓縮的彈簧伸長時,將子彈射出,彈簧的______能轉化成子彈的動能.
(2)探究過程:
①提出假設:在相同條件下,子彈的射程可能和槍管與水平面的夾角有關.
②設計實驗,記錄數據:他把手槍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彈從槍口射出時的速度相同.改變槍管與水平面夾角,用同一顆子彈做了五次試驗,記錄數據如下:
槍管與水平面夾角θ | 15° | 30° | 45° | 60° | 75° |
子彈落點到槍口的水平距離S∕m | 7.5 | 10.1 | 10.9 | 9.2 | 5.3 |
④交流和評價:第二天,小明與同桌交流探究成果,同桌認為小明對子彈射程與水平夾角B的探究還可進一步完善.同桌的話啟發小明對實驗方案進行改進,獲得了更準確的結論.小明所作的改進是______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想到影響子彈射程的因素可能還有許多,又提出一個合理的假設.你認為他的假設是:______.小明開始了新的探究…
解:(1)玩具手槍內的彈簧被壓縮,彈簧恢復原長時,將子彈射出,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子彈的動能;
(2)由表中的實驗數據可知:槍管和水平面的夾角不同時,子彈的射程也不同,當夾角為45°時,射程最遠;
為獲得更準確的結論,可在45°附近多測幾組數據;
(3)新的猜想:子彈射程可能與子彈出口時的速度有關.
故答案為:(1)彈性勢;(2)45,在45°附近多測幾組數據;(3)子彈射程可能與子彈出口時的速度有關.
(1)彈簧恢復形變過程要把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2)從表格數據中找出規律;要對子彈射程與水平夾角B的探究再完善一些,可以在30°到60°之間多測幾組數據,從而獲得更準確的結論;
(3)影響子彈射程的因素還有許多,例如:子彈的質量、子彈出口時的速度等.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現象、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有意義!
物理學習經驗分享:審題→文字翻譯→記憶留痕→建立物理情景→找出隱念條件→排除干擾因素→確立解題關鍵→建立思維網絡→列方程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