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體的質量及其檢測教學課題物體的質量及其檢測(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曉得質量的單位及換算。2、會調節天平的平衡螺絲,會使用游碼,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稱質量。過程與技巧1、通過觀察、動手、比較,產生對質量概念的初步認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秤桿這一我國唐代發明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迸發中學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過了解質量的廣泛應用,培養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教學難點1、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2、游碼在標尺上的讀數。儀器材料演示:演示用托盤天平、砝碼中學生實驗:托盤天平、砝碼、燒杯、大頭針(一盒)、鹽、水、塑料瓶、剪子教學方式自學、研討、實驗相結合課時2板書設計物體的質量及其檢測質量(m)質量: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物體的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和所處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單位:國際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托盤天平構造使用(1)調節橫梁平衡(水平、歸零、調平衡)(2)檢測(左物右碼、鑷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碼+游碼+單位)教學過程班主任活動設計中學生活動設計由身邊事物引入物質的多少木椅、鐵錘、鋁鍋等是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木椅是由木頭組成的,斧頭是由鐵組成的,鍋子是由鋁組成的,我們說木頭、鐵、鋁是組成木椅、鐵錘、鋁鍋那些物體的物質,這兒所講的物質就是組成物體的材料。
其實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釘子和斧頭都是由鐵組成,它們富含的鐵一樣多嗎?一杯水和一碗水都是由水組成,它們富含的水一樣多嗎?思索、比較物質與物體。感受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差距。介紹質量的概念、探討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自學單位換算、建立質量的具體概念、區分質量與重量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測量質量的工具_教學參考,稱作物體的質量。符號是(m)思索以下幾種情況物體的質量有沒有變化測量質量的工具_教學參考,即富含的物質有無降低或減輕?將橡皮泥換一個形狀;一塊冰融化成水;將鋼筆由赤道帶到北極,帶到地球。總結:物體的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和所處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如同比較寬度的大小一樣,比較兩個物體質量的大小也要確定單位,自學書上44-45頁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質量的國際單位及符號質量的常用單位及符號5kg=g=mg=t0.3g=mg=μg列舉質量約為1千克的物體在生活和貿易中,人們習慣上把質量稱作重量,但在數學學中都統一稱作質量。在剖析富含的物質多少有無變化的過程中理解質量是物質本身的屬性。通過自學把握質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通過舉例構建質量的具體概念糾正錯誤知識質量的檢測工具、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生活中檢測質量的儀器好多,你曉得的有什么?秤桿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朋友們課下搜集一下秤桿的發明及應用的資料,我們評選一下那種組的資料最詳盡、最豐富。
觀察桌上的托盤太平,依照書上45頁的圖2-14熟悉托盤天平的結構和各部份名稱,3分鐘后每組派一個代表,看誰說出天平各部份名稱所用時間最短。閱讀《托盤天平使用說明書》(見擴充資料),對照天平,熟悉托盤天平的調節和使用方式。注意思索以下問題:為何不許用手,一定要用鉗子撩動砝碼和拿放砝碼?我們吃的精鹽、剛從水底掏出的小石塊能夠直接用天平檢測,為何?為何要把游碼放在右邊的零值?觀察你所用的天平的平衡螺絲在哪些位置,假若橫梁右手過高,應當向那個方向聯通平衡螺絲?動手做一下,總結天平調平衡的方式。你砝碼盒中最小砝碼的質量是多少,你所用天平的最小分度是多少?左盤放好打算秤量的物體,往右盤中嘗試著加砝碼時,應先加質量大的還是質量小的?為何?你覺得托盤天平的使用還有什么須要注意的地方?請你們按照自己學習、思考的結果,回答以上幾個問題。回答:天平、臺秤、電子秤、戥子、桿秤、磅秤等。課下搜集資料熟悉托盤天平的結構和各部份名稱對照說明書自己探究托盤天平的使用手上有汗泥,容易將砝碼或游碼弄臟、弄臟,質量發生改變,甚至銹蝕,腐蝕。游碼相當于小砝碼,每往右移一個格,相當于在右盤加一個小砝碼。左偏右調,右偏左調。這只是這些托盤天平的調節規則。恐怕被測物體的質量,選擇質量較大的砝碼,逐步向被測物的質量緊靠。小結質量的概念、單位、單位換算、托盤天平的使用規則課后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