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能聽到的最弱聲音(聽力下限)為0dB; 為保護聽力,噪聲應控制在90dB以下; 為保證工作和學習,噪聲控制在70分貝以內(nèi); 保證休息和睡眠,噪音應控制在50dB以下。 3、降低噪聲的方法:從源頭降低噪聲、在傳播過程中降低噪聲、在人耳處降低噪聲。 5. 聲音的利用 1. 聲音可以傳達的信息示例: 利用聲納技術探測海底深度。 b. 確定雷聲的距離有多遠。 C。 醫(yī)生使用超聲波檢查身體。 回聲定位——蝙蝠在飛行時發(fā)出超聲波。 這些聲波撞擊墻壁或昆蟲時會被反射回來。 根據(jù)回聲到達的方向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 聲音傳播能量的例子: 工人們使用超聲波清潔鐘表等精密機械。 b. 外科醫(yī)生使用超聲波將結石破碎成細粉。 第二章 1. 光的傳播 1. 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直線傳播:激光準直、形成日食、月食、瞄準目標、形成小孔成像、形成陰影、排列成列3、光速:2、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三條直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法線在中間,兩線夾角相等。 即: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法線兩側分開;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反射定律。 三、平面鏡成像 1、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小、等距離、垂直、虛像。
即: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體到鏡子的距離相等。 連接圖像和物體的線垂直于鏡面。 物體在平面鏡中形成的像是虛像。 2、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3.凸面鏡使光線漫射。 凹面鏡會聚光線。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定律:三條線在同一平面,法線在中間,空氣中夾角大。 即: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法線的兩側分開。 當光從空氣傾斜入射到水或其他介質(zhì)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沿法線方向偏轉。 當光從一種介質(zhì)傾斜入射到另一種介質(zhì)時,速度越大,光線與法線之間的角度越大。 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大,光線在真空中的夾角也最大。 2、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光的色散 1、色散:一束陽光經(jīng)過玻璃棱鏡后,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 2、透明物體只透射與其自身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 不透明物體只反射與自身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 3、光的三基色:紅、綠、藍。 等比例混合后,變成白光。 顏料的三基色:品紅色、黃色和青色(藍色)。 當?shù)缺壤旌蠒r,就變成黑色。 六、不可見光 1、紅外線熱效應強,穿透云霧能力強。 可用于烘焙、遙控、攝影等。紅外線輻射到物體上,使被照射的物體升溫; 一般物體向外輻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其輻射紅外線的能力越強。
紅外夜視儀是利用夜間人體溫度高于周圍植被或建筑物的溫度,且人體輻射的紅外線比它們更強的原理而制成的。 紫外線具有很強的化學作用,可以用來消毒和促進骨骼生長。 其熒光效果還可以用于防偽。 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 適當?shù)淖贤饩€有助于維生素D的合成,過多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害。 陽光中的紫外線大部分被高層大氣的臭氧層吸收,無法到達地面。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1. 透鏡 1. 光通過光學中心傳播的方向保持不變。 2、凸透鏡可以將光線聚焦成與主光軸平行。 3、凸透鏡的焦距越短,會聚效果越強。 對于相同材料制成的凸透鏡,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4.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2、生活中的透鏡: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體和實像位于凸透鏡的兩側; 當凸透鏡形成虛像時,物體和虛像位于凸透鏡的同一側。 3.探索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則:一倍焦距分為虛和實,兩倍焦距分為大和小,實分為虛和正。 物距等于像距(2f),形成倒立的、等大小的實像。 相機:物距大于像距(2f),導致實像倒立縮小。 投影儀:物距小于像距(2f),產(chǎn)生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形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四、眼睛與眼鏡 1、近視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屈光力太強、或眼球前后方向過長,導致影像在前方。視網(wǎng)膜。
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光線的發(fā)散性,在眼睛前面放置一個凹透鏡,使圖像出現(xiàn)在視網(wǎng)膜上。 2、遠視的原因是晶狀體太薄,屈光力太弱,或者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來自遠處的光在會聚成一個點之前到達視網(wǎng)膜。 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凸透鏡的會聚光線的能力,將凸透鏡放置在眼前,使圖像出現(xiàn)在視野中。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被觀察物體發(fā)出的光經(jīng)過物鏡,成為放大的實像。 ;目鏡的作用就是將這個圖像再次放大。 經(jīng)過這兩次放大,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 2、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 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形成(縮小的)實像; 目鏡的作用就相當于一個放大鏡,用來放大這個圖像。 物體與眼睛形成的視角大小不僅與物體本身的大小有關,還與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有關。 第四章物質(zhì)狀態(tài)的變化一、溫度計一、常用單位是攝氏度():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為100攝氏度。 它們之間有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1攝氏度。 2、熱力學溫度與常溫的換算關系為T=t+273.153。 家庭和實驗室常用溫度計的原理: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規(guī)律制成。 4、如何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 使用前:觀察其量程,以確定是否適合被測液體的溫度; 并識別溫度計的分度值以獲得準確的讀數(shù)。
使用時:溫度計玻璃球完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接觸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將溫度計的玻璃球浸入被測液體中,稍等片刻八年級物理上冊復習提綱,待溫度計的指示穩(wěn)定后讀取讀數(shù); 讀數(shù)時,玻璃泡應保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內(nèi)液柱上表面平齊。 二、熔化與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1、熔化:物體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稱為熔化。 結晶材料:海浪、冰、各種金屬。 無定形物質(zhì):松香、石蠟、玻璃、瀝青。 晶體熔化的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2、凝固:物質(zhì)由液體到固體的變化稱為凝固。 晶體凝固的特點:固液共存,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3、結晶物質(zhì)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恒定; 非晶態(tài)物質(zhì)的溫度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發(fā)生變化。 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 非晶態(tài)材料沒有明確的熔點和凝固點。 三、汽化和液化(汽化吸收熱量,液化放出熱量) 1、汽化:物質(zhì)由液態(tài)向氣態(tài)的變化稱為汽化。 蒸發(fā)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形式。 它們都需要吸收熱量。 沸騰:在一定溫度(達到沸點)下,液體內(nèi)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劇烈汽化。 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僅發(fā)生在液體表面的汽化現(xiàn)象稱為蒸發(fā)。 影響蒸發(fā)速度的三個因素:液體的溫度; 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以及液體表面上空氣流動的速度。 蒸發(fā)的作用:蒸發(fā)吸收熱量并冷卻 2、液化:物質(zhì)由氣態(tài)到液態(tài)的變化稱為液化。
液化的方法有兩種:降低溫度; 壓縮體積。 液化的好處:減少體積,更容易儲存和運輸。 4、升華和冷凝(升華吸收熱量,冷凝放出熱量) 升華:物質(zhì)從固態(tài)直接轉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 容易升華的物質(zhì)包括:碘、冰、干冰、樟腦、鎢。 升華:物質(zhì)從氣態(tài)直接轉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 第五章電流與電路 一、電荷 1、摩擦的物體具有吸引光和小物體的特性。 我們說該物體帶電。 2、正電荷:用絲綢摩擦的玻璃棒上的電荷。 負電荷:用毛皮摩擦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 3、電荷間相互作用定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4. 驗電器的作用:檢查物體是否帶電。 驗電器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5、物質(zhì)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 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 6、充電量:充電量稱為充電量。 單位:庫侖(C)。 元素電荷 1e=1.610 -19 7、正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量與原子核外所有電子所帶負電荷的總和相等。 整個原子呈中性,即原子看上去不帶電荷。 8、導體:善于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泥土、酸堿鹽溶液。 絕緣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質(zhì):橡膠、玻璃、陶瓷、塑料、石油等。
二、電流與電路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 2、電流方向的調(diào)節(jié):正電荷移動的方向定義為電流方向。 當電路閉合時,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jīng)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3、電路的構成:電源:提供電能、電器:消耗電能、電線:傳輸電能、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4、電路的三種類型: 路徑:相連的電路。 開路:電路損壞。 短路:電源兩端或電器兩端直接用電線連接。 三、串并聯(lián) 1、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 各個組件相互作用。 開關可以控制整個電路的電流通斷,其控制功能與其位置無關。 2、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 每個組件之間互不影響。 開關的控制功能取決于其位置。 主電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的電流通斷; 支路開關只能控制該支路的電流通斷。 四、電流的強弱 1、單位換算:1A==10 2、測量方法:讀數(shù)時要做到“兩清楚”八年級物理上冊復習提綱,即看清端子上標注的量程,各大格當前值和各小格當前值。 使用的兩條規(guī)則:兩件事:電流表必須串聯(lián)在電路中; 電流必須從電流表的正極流入,從負極流出,否則指針會反向偏置。 二:被測電流不能超過電流表的最大量程。 絕對不允許在不使用電器的情況下將電流表直接連接到電源的兩極。 五、探究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 1、在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與電路中各電器的大小無關) I=I1=I2 2、并聯(lián)電路中,干線電流等于支路電流之和。 I=I1+I2 當各支路電器尺寸相等時 I1=I2 當各支路電器尺寸不同時 I1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