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被湖南教育網評為“湖南最美大學”。 地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首批沿江開放城市之一的岳陽市南湖風景區,湖南門戶城市。 現有校園占地面積2000余畝。 東校區和南校區(新校區)兩個校區環繞南湖,緊密相連。 湖岸線長3.7公里。 學校總建筑面積近70萬平方米,總資產1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近2億元,藏書各類圖書220萬余冊。類型(包括78萬冊數字圖書)。 學習、生活、文化、體育設施齊全,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美國人創辦的湖濱大學。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歷經變遷。 1999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原岳陽師范學院、岳陽大學、岳陽教育學院合并組建為岳陽師范學院。 2003年2月,更名為湖南工學院。 新中國成立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數十萬名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校友遍布海內外。
學校發展非常迅速。 2006年12月,高標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9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2008年新碩士學位授予權工程建設單位(全國有26所高校,湖南僅有2所),建立了學校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中處于先進地位。 2013年湖南理工學院專業,正式被確定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獲得兩類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通過評審,被推薦為“十三五”國家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本科規劃大學,標志著學校的發展正式進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 近期榮獲機械工程碩士學位,為學校改革發展帶來新機遇。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水平高的教師隊伍。 現有教職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160余人,博士200余人,碩士生導師150余人,外籍教??師20余人。 有國家級“特聘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現有候補人選、“國家友誼獎”獲得者、省級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150余人。 聘請世界鋼琴大師邁克爾·阿卡德夫等近百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為我校專兼職教授。 學校榮獲“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學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先后獲得湖南省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2項、教育強省建設重點推進項目1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教育部立項。 “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項。 “十二五”期間,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立項數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兩位。 特別是2009年,學校兩項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位居全省第一。 在同類大學中首屈一指。 目前,學校設有18個學院(系),54個本科專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 、省級實踐教學平臺12個。
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在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1100余項。 他們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全國大學生美術作品展等比賽中多次獲獎。 榮獲一等獎,并成為學生創新標兵,一年內成功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項。 秉承“愛人、育人”的辦學特色,關心學生的成長和成才。 學生考研錄取率、就業率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我們與大型國企、央企建立了合作關系,開設了“訂單班”。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以“湖南工程學院80%的畢業生提前定為信息產業急需技術人才”為題,充分肯定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 學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目前在華全日制學生(含獨立學院)23000余人,留學生30余人。
近年來,學校響應國家和湖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積極融入岳陽優勢產業和新業態發展,與行業企業共建27個重大學科平臺。 此外,學校較早獲批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擁有全國同類院校中數量最多的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基地、省級重點研究基地。省內同類機構。 普通高校產學研示范基地、省級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 現有省級重點建設學科5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 近五年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5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項; 在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上取得突破。 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7項湖南理工學院專業,其中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云夢學術期刊》“當代學術史研究”欄目入選教育部第三批“名欄建設”項目。
學校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聯合中國石化巴陵分公司、中國石化長嶺分公司、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院等法人機構成立了“石油化工催化與分離關鍵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和“洞庭湖區血吸蟲病防治協同創新中心”等具有影響力的創新平臺,研究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與岳陽市政府、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和技術開發區、汨羅市政府等建立了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天岳幕府山文化研究中心、岳州窯產學研基地等。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原則,注重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1985年開始招收和培養留學生,與美國、德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大學建立了友好校際關系,實行“3+1”和“2” +2”、“3+2”等本科生、碩士生協同培養項目。10余名外教榮獲“瀟湘友誼獎”、“芙蓉獎”等獎項,其中1名外教榮獲國家級外教獎。學校被國家外國專家局評為“全國引進國外智力先進單位”。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幾代創始人繼承了湖湘文化的精髓和先進的文化理念,踐行了“至善至窮”的校訓和“三根本”(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以發展為導向)。 辦學理念堅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的辦學方略,逐步形成“嚴謹、和諧、求實、創新”的優秀校風。 學校黨委先后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基層黨建示范點、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在工作會議上發表典型講話。 進入“十三五”,湖南工業大學正搶抓機遇,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轉型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建設“早日建成“有特色、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大學”。 為“地方大學”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