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01-思想政治理論課,100分
②201-英語I,100分
③數學3、150分
④431-綜合金融150分
中央財經大學2022年
碩士招生專業目錄已公布!
我們來看看金融碩士招生情況吧!
變更摘要:
1)去年原定在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學習的金融碩士,今年轉入金融學院06方向。 注:第一年在北京學習,第二年在廣州校區學習;
2)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原來的研究方向是金融科技。 今年改為:財務管理與金融科技; 入學學生人數從去年的40人增加到100人。
持續的:
1)考試科目不變;
2)金融學院01-05方向招生計劃不變;
3) 參考文獻列表不變:
中央財經大學黃埔研究院今年很熱門,很多同學都比較關心中央財經大學的招生情況,因為去年黃埔研究院確實很良心,有學生數量較多,國家級成績較高。
因此,學生會更加關注。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中央財政的興趣會增加,分數線可能會增加,但應該不會達到學生所說的與總部分數相同的地步。 如果分數超過主科分數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想在廣州周邊實習就業的同學還是可以備考中央財經學院金融學院下屬金融學院06方向的。
報名時請注意選擇北京中央財經大學下屬的06方向——金融學院——金融碩士。
附中央財經大學歷年招生情況:
01
一、學校簡介
中央財經大學(簡稱中央財經大學),簡稱中央財經大學,位于中國北京。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直屬大學。 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國家“211”大學。 工程”和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立項建設高校,并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學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全國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是“中國政府來華留學生獎學金接收機構”、“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獎學金實施機構”、聯合國貿易與發展虛擬學院聯盟。
02
學院簡介及招生情況
目前,中央財經大學兩個學院正在招收金融學碩士研究生。 一個是北京校區,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央財經大學黃埔研究院。 他們將于2021年正式開始招生。
金融學院22班統一規劃招生!
今年招生簡章和2022年招生簡章已出爐! 去年計劃在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設立的金融學碩士今年將轉入金融學院06級方向。 注:第一年在北京學習,第二年在廣州校區學習;
其實這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優勢,因為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資力量比較強。 如果學生想在廣州和深圳找工作,第一年可以在北京學習基礎知識,第二年學習地理。 優勢,在廣州和深圳實習就業,兩全其美的非常好的選擇!
金融學碩士學位是一個重點培養實踐型、應用型金融人才的碩士學位項目。
目前,金融學院專業碩士培養方向已隨著我國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 在開設量化投資等專業課程的同時,在國內率先開設互聯網金融概論、國際金融組織管理、金融倫理等特色課程。 課程形成了銀行管理、證券投資、公司金融等傳統培養方向與量化投資、國際金融組織管理、金融科技等新興培養方向協調發展。 課程主要指教學指導委員會課程體系的模塊結構體系,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 金融學院依托雄厚的專業師資隊伍。 專業碩士項目涉及的所有課程均構建了結構合理的課程群。 此外,部分研究生專業課程還引進校外實踐教師或國外知名教授,實現校內外合作教學或聯合教學。 指導。
金融學院專業碩士學位學制兩年,授予金融學碩士學位。
2021 年會發生什么:
中央財經大學發布2021年金融碩士招生簡章:
粵港澳大灣區新增招生計劃!
他們的住宿將安排在廣州
2021年金融學院共招收金融學碩士122名(含推薦、免試)
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將招收40名金融碩士研究生,全部為金融科技方向!
對于2021年金融學碩士備考的學生來說,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首次招收金融學碩士,將是一個機會學生。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預審包括政治、英語Ⅰ、數學Ⅲ(2018年起)、431綜合金融。
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
2019年12月25日下午,中央財經大學、廣州市、黃埔區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高端人才培養、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實質性合作。
此次簽約是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部署。 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務實合作、發展共贏”的原則,致力于共同發揮廣州在廣東的作用。 發揮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作用和學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動中國財經大學創建特色鮮明的戰略目標、多學科、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03
考試科目和覆蓋范圍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Ⅰ
③303 數學三
④431綜合金融
04
分數線及升學率分析
以下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歷年招生人數及金融碩士招生情況:
你可以對比沙河校區金融學院和廣州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
溫馨提示:
金融學院位于沙河校區。 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東北部,南至順沙路,東至會昌路。 總面積約1184.7畝。 該項目一期、二期已竣工。 項目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可容納近7000名學生。 沙河校區是中央財經大學拓展辦學空間的重要成果。 中央財經大學辦學信譽優良,師資力量雄厚。 但校園面積狹小嚴重制約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在教育部、北京市、昌平區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3月14日,中央財經大學與昌平區人民政府簽署了《北京沙河高教園區土地劃撥協議》北京金融學院院校簡介,沙河校區建設開局良好。
兩校區金融碩士預考內容包括政治、英語I、數學III(2018年開始)、431綜合金融。 相同的。 但今年對每個人來說一定是一個機會! 招生人數要略多于申請人數,但也要保證理想的成績,加油!
2020年招生情況分析:
中央財經研究生院官網發布的數據
看到2020年中央財政的分數線這么低,只有353分,很多同學都激動不已。 這兩年中央財政的性價比一直比較高,分數線不是很高。 不過中央金融專業課這幾年難度加大了,120+已經考慮了。 分數肯定是很高的。 很多學生也因為專業課成績不理想而導致成績不足。
2020年考研中央金融學碩士復試入圍170人,計劃錄取132人。 擬錄取考生名單中,1人以353分通過復試順利落地,14人初試成績≤360分。
結合中央金融20名考研錄取數據可以看出,中央金融碩士目前性價比非常高。 為了保證錄取,盡量保證分數365+,落地的可能性非常高。
這一階段的重點是打基礎、強化要點提高。 如果你能考到90分,請更加努力,爭取考到110分; 如果你能得到120分,請更加努力地得到125分。
通過考試但未被錄取的共有38人,其中缺考2人。 一名學生初試成績387分,另一名學生初試成績354分。 剩下的36人中,有26人初試成績低于372分。
近年來,中央金融碩士學位復試競爭異常激烈。 中央財政對學生的復試能力也非常嚴格,對學生基礎金融素養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嚴格。 不過中央財政初試成績較高的學生一般作弊的可能性較小,所以一定要做好初試準備。
2021年招生情況分析:
總體分析:
1)金融學院金融碩士2021年復試分數線為401分北京金融學院院校簡介,比去年提高48分; 統考錄取人數為52人,去年增加到132人,前兩年錄取人數為70+;
2)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今年首次招生。 擬招收40人、復試76人。 淘汰的3人中,缺考2人,復試不及格1人。
粵港澳大灣區:復試分數線為348國線,錄取人數為73人,遠遠大于招生簡章上的錄取人數!基本上擴招到33人。 原則上不再錄取考生參加復試。 除兩名缺考學生外,僅錄取1人,最低成績為348分。
金融學院北京校區:錄取學生人數為52人,與招生簡章相比,也有擴大的趨勢。 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02分。
05
推薦參考書
李健《財經》,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莉,《公司金融》,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部分,一定要專門找一本國際金融教材,比如姜波克的《國際金融》或者奚俊陽的《國際金融》。 (選讀)米什金《貨幣金融》輔羅斯《公司金融》
(1)問題較多。 很多考生反映,三個小時內很難詳細完成考試,因此考生必須多練習試題,以提高速度。
(二)考試內容詳細。 尤其是財務部分,測試內容非常詳細。 很多考生以為考試不會有題,但其實確實有題。 因此,考生在復習時要仔細閱讀教材,認真仔細。
(3)只要把知識點學好,題型改變也沒關系。 因此,即使你面臨2018年考試題型的變化(其實是增加了單選題的比例,選擇題改為了多項選擇題,其他題型沒有變化)變了),不用擔心。調查的范圍很廣,但調查的深度不深
李健老師的《金融》已經涵蓋了很廣泛的金融知識,但在以往的考試題中,經常會出現書本之外的內容。 這提醒我們,在備考時,要以教材為基礎,廣泛涉獵金融相關知識。 因此,還請補充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和羅斯的《公司金融》等知識。
06
初試內容
中央財經大學431金融綜合考試的題型一直是固定的。
不過,從2018年開始,考試題型發生了變化,具體如下:
選擇題:30題,每題1分,共30分;
選擇題:5題,每題2分,共10分;
計算題:3道小題,每題10分,共30分;
名詞解釋:5題,每題4分,共20分;
簡答題:4題,每題8分,共32分;
論述題:2題,每題14分,共28分。
(1)問題量很大。 很多考生反映,三個小時內很難詳細完成考試,因此考生必須多練習試題,以提高速度。
(二)考試內容詳細。 尤其是財務部分,測試內容非常詳細。 很多考生以為考試不會有題,但其實確實有題。 因此,考生在復習時要仔細閱讀教材,認真仔細。
(3)只要把知識點學好,題型改變也沒關系。
鑒于英語I和專業課程的選修難度,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一般都不容易。 一旦你下定決心要考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就記得要努力。 很多學生總是擔心在復試中被淘汰。 事實上,他們擔心太多了。 重點還是在預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