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我為什么選擇東吳大學物理專業。 剛決定考研的時候,我的目標是國防科技大學和上海光機所的光學工程,但是被告知要準備的東西太多物理學專業考研,我也不知道那里有哪位前輩。 它總是讓我猶豫不決。 而且很巧的是,有同校的教授和學長來我校考研,宣講東吳大學,這讓我對東吳大學產生了興趣。 了解后發現東吳大學物理方向只要求英語I、思想政治理論、高等數學和普通物理。 我覺得只考高等數學對我來說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雨,因為我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同時準備線性代數和概率論物理學專業考研,而蘇大的高等數學很容易,減輕了我的負擔,讓我可以把時間集中在英語上,所以我選擇了蘇州大學的物理。 當我決定報考后,我心里忐忑不安。 我相信對于立志考蘇州大學的同學來說也是如此。
東吳大學是211學校,但很多人寧愿選擇它,也不愿選擇一些985學校。 而且,東吳大學可以說是中國最美麗的校園。 一系列原因直接導致東吳大學的報考人數位居全國第一。 很多人看到報名人數基本上都是震驚的,我當時也是這樣。 以去年為例,報名人數高達180多人,而復試通過的人數只有60人左右。三比一的報名比例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仔細分析一下,你就會覺得不一樣。 以去年和今年為例,去年復試人數為80人,招錄了60人。 今年復試人數85人,錄用72人。 你覺得報考蘇州大學物理考試沒有那么難嗎? 你比較的是真正考研的人,而不是申請的人。
以下是我的初步經驗。
在英語方面,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非常害怕英語。 我什至不如某些人,因為當我決定考東吳時,我的四級考試成績還沒有出來。 那么我的考研英語I最終成績是多少呢? 68分。 對于這個成績,你感到驚訝嗎? 那么我是如何準備的呢? 首先,我對詞匯的掌握不是很好,因為我之前對英語沒有足夠的重視。 我想建議我所有的同學,開始記憶英語單詞永遠不會太早。 當我考研英語詞匯熟練了之后,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如果你不熟練掌握英語單詞,就只能吃點苦,用其他方法。 第一步是開始學習長句和難句。 這里推薦田靜老師的長難句課程。 你可以買也可以不買書(我個人認為買書沒有多大意義)。 本課程并不是要讓你掌握每一個又長又難的句子。 打字,只是為了有一個基本的掌握。 第二步是研究真題。 主要學10到20年的真題,只看閱讀理解。 每次學真題一定要看唐遲的閱讀理解講解。 從邏輯方向來說,還應該考慮閱讀理解。 聽完之后,建議做筆記,把真考中不會的單詞抄下來,第二天背下來。 只是希望能夠識別它們,不需要拼寫。 學完2010年到2020年的真題后,再通過學2004年到2009年的真題進行練習,之后可以再學10年到20年的真題,認真研究出題思路。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 這個步驟一般是在考研最后20天左右開始。 這一步主要解決作文、選詞填空、新題型,就看劉小燕的救命課,讓你在最后20天里升華。
從政治上來說,方法很簡單。 你只需要觀看徐濤強化課的視頻,研究肖秀榮的選擇題,最后背誦肖四即可。
高等數學,建議和唐家峰一起選基礎數學部分和高等數學部分。 學完基礎部分,再研究蘇大高等數學的真題,然后跟張宇的高級課一起完善部分,避免更難的題。
專業課考試為普通物理。 你可以在蘇州大學官網找到這本參考書,也可以使用蘇州大學本科基礎物理。 兩者都可以接受。 東吳大學普通物理試卷的參考價值極低。 以近三年為例,以往專業課真題的復習基本都翻車了,今年的翻車情況更加嚴重。 以我為例,我只會做第一題,剩下的九題可以說是隨機公式,能拿多少分就拿多少分。 起初我以為自己的成績不會及格,但蘇大的老師放棄了,考了84分。我了解到其他同學也有類似的成績。 今年的題目主要內容是熱力學和力學。 為了防止翻車,建議大三重點學習力學、熱力學和光學。 其他內容都比較基礎,問題不會太復雜。 只需要關注這些部分。 注意。
復試經歷如下(復試分數325,參加人數85人,復試比例1:1.2):
今年的網上復試與往年不同。 僅供參考。 以往,東吳大學復試筆試的內容是量子力學。 自我介紹是英語介紹加英語會話,英語文獻閱讀加翻譯,然后是專業知識問答。 今年是中文自我介紹,兩道量子力學和英文文獻題加綜合答案。 前三項就看你個人的準備能力了。 關于綜合面試,建議大三學生認真準備自己的畢業設計內容,熟練掌握一門專業課程。 一般來說,老師會根據這個答案詢問你最好的課程。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蘇州大學物理專業還是比較容易通過的。 只要你愿意努力,即使是九月也不算太晚。 你必須堅持下去。 祝愿所有考研的大三女生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