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愛期貨交易,我能感覺到我的體內有尼安德特人祖先留下的“賭博基因”。 對我來說,期貨比澳門可靠得多,比股票高效得多。 雖然在這里獲得的一些利潤不會提高我的社會地位,不會讓我成為富翁,但我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我知足!
我很早就收到朋友TT的寫稿邀請,但一直不敢答應。 第一,我覺得自己才識少,做人難。 其次,形成一篇具有遞進邏輯關系的文章是一件費力的事,不想太累。 但首先,我感到很尷尬,因為我通常會從他和他的試錯交易團隊那里得到更多幫助。 其次,我也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決定嘗試一下,希望能對期貨市場有所了解。 給我們那些處于坎坷中的戰(zhàn)友一些安慰和幫助。
很多朋友會問:“有人做期貨賺錢嗎?”,我的回答是“有!” 而且是“每一天!” 如果一個人虧損,另一個人就會賺錢。 我知道問這個問題的朋友一定還沒有了解期貨游戲的規(guī)則什么樣的屬于平衡杠桿,希望他在了解規(guī)則之前暫時不要進入這個市場。
我想更多人想問的是:“通過交易期貨你能一直賺錢嗎?或者說通過專業(yè)的期貨交易你能實現財務自由嗎?” 我曾在多次止損后的不眠之夜反復問過類似的問題。 自己的。 我一次又一次為自己種下夢想,卻被現實打敗。 要知道損失的積蓄都是我辛苦賺來的,都是我省吃穿用的錢攢下來的。 我曾經想過放棄去找工作或者做點小生意,但“放棄再放棄”換來的并不是平靜的生活,而是生活給我的更多的責備和困難。 經驗和知識在新的領域基本沒有用處,我感到非常難過。 就像電影《海上鋼琴師》一樣,我知道離開期貨市場后,我將很難面對外界。 最終我決定堅持下去。 一度。
三年前,我在逛夜市的時候,在微博上偶然認識了TT,我們相處得很好。 當時他也和我一樣在發(fā)號施令。 我們經常交換意見,盡管有時他喜歡胡說八道。 但總體來說,他還是給了我很多啟發(fā),特別是后來試錯交易的系統(tǒng)框架。 那一刻,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很多問題。 對于期貨交易,選擇類型、確定方向、找到點位、設置止盈止損。 。 。 應該有一個邏輯上的優(yōu)先順序,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順勢思考”或者“放個短假”。 我必須放棄“敲腦袋做決定”的習慣,接受系統(tǒng)化的交易。 后來我又在他們團隊工作了半年。 從那以后,我的交易有了很大的進步。 至少目前來看,非常好~~以至于我現在可以自信地回答一開始的問題了——專業(yè)的期貨交易完全可以讓你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有了大范圍的財務自由,成功的概率還是比當基層單位的處級干部高很多! 如果你創(chuàng)業(yè)的話,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可能大約相同。 前提是你對這項競技運動有正確的科學認識!
我寫這篇文章,希望有人能轉發(fā)給在期貨市場迷茫的朋友們看一下。 我將這個系列文章命名為“期貨交易的平衡技巧”。 一方面,我有模仿標題來博取關注的想法。 另一方面,我找不到比“平衡”更好的詞來形容我的期貨交易生涯。 。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一直在做很多平衡工作。 工作、學習、身體要平衡; 父母、愛人、孩子、朋友必須平衡; 賺錢和花錢必須平衡。 同樣,交易中需要平衡的東西也太多了:投資比例需要平衡、品種布局需要平衡、資金投入需要平衡、多空需要平衡、止盈與止盈需要平衡。止損要平衡,持倉單和止盈單要平衡,交易要平衡。 時間和生命時間之間需要保持平衡。 。 。 。 。 這里的平衡不是簡單地一分為二,而是需要不斷調整估算,然后分配有限的資源來滿足心理預期。 這就是為什么我喜歡試錯交易團隊。 這很簡單。 我喜歡“嘗試和錯誤”這個詞。 只有不斷試錯,我才能知道自己應該采取什么策略來平衡當前的矛盾。
在正式分享自己對“平衡”的理解之前,我覺得必須先給大家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杠桿、混沌、系統(tǒng)交易。 這次我們就一起重新認識“杠桿”吧~
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正確認識杠桿
有一天,我在看一檔節(jié)目(已被廣電總局下架)時,聽到一位嘉賓談論中國武術。 他提到:中國武術的原理起源于農耕活動,就是杠桿原理。 我一開始不明白,后來聽了他的解釋:古武術的目的是用最小的動作和損失對敵人產生最強大的傷害(詠春拳更明顯)。 否則,這種高爆發(fā)力的運動,只有持續(xù)做三到五分鐘才能完成。 它會讓人疲憊不堪,這和我們的祖先使用農具(比如鋤頭)來省力是一個道理。
如果你去過農村,干過農活,你就會知道,我們的祖先使用農具在田里干活并不累。 例如,用鋤頭鋤地,不僅可以在犁地時利用扭矩將土地翻轉,還可以為人體提供支撐。 有了它,農民在地里耕種一天也不會感到疲倦。 武術也是如此。 古老的殺戮藝術也是機會主義的。 它希望用最小的力氣、最短的時間擊中敵人的要害部位,使敵人失去繼續(xù)戰(zhàn)斗的能力。 而這一切,就是杠桿的本質:省力! 準確的! 高效的!
為什么要提到鋤頭和武術呢? 既然都是關于杠桿原理,那么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使用杠桿交易,或者可以很好地類比金融杠桿。 試錯交易這個詞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 有了這些知識,我們就會知道如何使用它以及如何用好它。 引用我以前的數學老師的一句話:你必須提高你的哲學觀點,建立一個好的框架,有一個高層次的觀點,這樣你才能知道你需要補充什么知識。
期貨杠桿本身的特點我就不詳細說了。 我們直接從基礎說起,說說農民用鋤頭鋤地時給我的交易帶來的一些啟發(fā):
(一)一把鋤頭不能翻整一片土地! 以累積大小功德。 先說是因為我希望大家能夠分清工具和目標的區(qū)別:鋤頭是好工具,省力,但翻一整塊地,就得用鋤頭挖; 同樣,期貨杠桿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如果你想積累財富,記住你也必須一一賺取。 不要總是幻想在T+0的世界里多次翻倍訂單。 這屬于近十年的致富模式(葉慶軍、葛衛(wèi)東、付海棠等大牌就是從這個模式中走出來的,但現在的市場形勢已經不適合了)。 不用擔心手續(xù)費,失敗者會把失敗的原因歸咎于手續(xù)費! 較高的手續(xù)費可以控制我開倉的數量,讓我更加謹慎。 我每天只能打開和關閉同一個品種一次。 大多數時候我都是跟隨三天以上的小趨勢,因為我需要鋤頭才能發(fā)揮作用。 鋤頭的力量不能浪費!
(2)換更大的鋤頭并不一定會提高你的效率! 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可能有人會想,只要我資金大了,一年就可以搞幾個大動作,然后就不玩了,可以嗎? 當然! 但我想說的是,這很難做到! 就像你用更大的鋤頭去耕地一樣,用起來會很費力! 因為他超出了你的舒適閾值! 一匹小馬拉著一輛大車。 工作量必須與您的身體承受能力相匹配! 如果你賭的錢超出了你能承受的范圍,你就無法承受1%的波動。 除了止損把自己嚇跑,浪費時間和金錢之外,你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一開始的假設只存在于少數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強的人身上。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本金越大越好! 我要分享的是一個普通人可以用的賺錢模式:一定要做好理財! 匹配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關于資金管理,我想沒有人比試錯交易團隊能解釋得更清楚了。 如果有朋友想了解具體規(guī)則,可以聯系TT。 我會在文章后留下他的聯系方式。
(3)用鋤頭挖完后記得換位置! 訓練看大局。 其實這還是一個區(qū)分目標和工具的問題。 如果您的目標是犁一塊土地,請先犁一英寸,然后再犁下一英寸。 不要一遍又一遍地挖掘同一塊土地! 同理,當一個品種的行情快要走好的時候,就應該挖掘下一個品種。 不要對這個過去給你帶來利潤的品種抱有感情。 我在之前的交易中總是犯這個錯誤(因為現在一些研究表明這也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缺陷)。 我一直很喜歡黑色。 我也在波動的市場中做黑色。 通常,一年后,除了線程之外什么都不會焦炭。 ,不為別的,結果就是資本權益從6位數變成了4位數! ! ! 痛苦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我沒有改變品種的意圖! 或者不知道如何休息! 過度交易! 直到我跟隨試錯交易團隊半年,才糾正了這個問題。 比如螺紋盈利到了200多點,我肯定會先平倉,不管后市如何,去做豆粕或者玉米冷靜一下。 市場上有什么品種,我就做! 我的目標是賺錢,而不是去爭斗或愛上某個品種! 如果所有的品種在我看來沒有好的市場,我就不會做。 我會出去散步、見見朋友、去購物。 我的目的就是翻土! 犁了一寸地后,我又犁下一寸地。 我不再想象我可以在一個地方一路挖到美國,因為我這樣挖只會給自己挖一個洞!
說了這么多,總結以上三點,其實就是樹立一個基本意識:期貨是快速積累財富的杠桿工具。 螺紋鋼/焦炭/甲醇等合約是工具的具體化。 我的目的是賺錢(簡單來說)。 (目標可以是(我今年要賺XX萬元))我一個一個的賺,管理好資金不慌,做完一個品種就轉下一個品種,沒有行情就休息!出去跟別人吹牛
其實我總覺得我們的祖先留下了幾千年的智慧,只是我們太忙,沒有時間去深切的欣賞和理解。 現在很多行業(yè)的人都戲稱自己為農民工:金融農民工/碼農/“我搬磚”。 。 。 。 。 。 其實我覺得,在期貨交易中,每個交易者都應該有更多的“農民工意識”,把自己當成農民工,分清目標和工具,一口吃一口,一步一步走,這樣才能實現他們的目標更快。 不?
希望通過這次杠桿的講解,讓大家對杠桿有一個新的認識。 我想再次強調:期貨是快速積累財富的杠桿工具。 螺紋鋼/焦炭/甲醇等合約是工具的具體化。 你需要學習的是如何正確使用工具,而不是沉迷于工具給你帶來的感覺或影響! (如果你有交易年或者有更好的目標管理意識什么樣的屬于平衡杠桿,那么你離成功就會更近一步,這個我們稍后再講)
總之,正確利用好財務杠桿這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