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其實不是玩笑。 “拯救世界”這個概念對于一些物理學家來說確實很陌生。 即使所有物理學家都通過蟲洞前往其他星球,世界也不會真正失去任何東西,也許還可以節省一些資源。
你可以說我多管閑事,但我仍然不敢相信物理學家本質上不是理想主義者,因為那些自私的人會選擇更有利可圖的職業。 為了啟發大家物理學家梗,我決定問大家以下問題:
物理學家是否致力于增進人類知識物理學家梗,還是僅僅為了自我滿足而解決難題? 物理學真的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還是毫無意義?
談論物理學對技術發展的貢獻太容易了。 我們最好將范圍限制在純科學范圍內; 在純理論的范圍內,我們既不發明小玩意,也不教人。 那么,純粹的理論科學研究值得花費這么多精力嗎?
在這個問題上,有兩本書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觀點。 托馬斯·庫恩的《哥白尼革命》描述了將哥白尼的太陽置于宇宙中心對人類思想的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說,純科學得一分。
但劉易斯·沃爾珀特在《自然的反常科學》中認為,科學的貢獻遠遠小于技術的貢獻。 科學揭示了自然的細節,如果沒有科學,我們可能會忽視這些細節,但正因為如此,大多數科學發現都是微不足道且無關緊要的。
作為優秀的經驗主義者,我們或許應該讓事實來說話。 許多人尊重純科學; 他們閱讀博客、購買書籍、觀看電視節目并參觀科學中心。 他們給予科學家更高的尊重。 一旦他們遇到行星科學家,他們就會開始提出熱點問題。 他們認為生活不僅僅是功利主義。
在偏遠的村莊里,這些科學愛好者的出席人數與參加高端雞尾酒會的人數一樣多,甚至更多。 我們對純科學對文化的影響過于謙虛,但我們并沒有謙虛到忘記科學研究的目的。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停下來仔細思考一下:科學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在這里閱讀原文
著名科技博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