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端,瀕臨阿拉伯海。 全州面積38000多平方公里。 人口超過2909萬(1991年),是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 首都為特里凡得瑯。 西臨阿拉伯海,東臨西高止山脈,南北窄,中部寬。 中部為偶有起伏的馬拉巴爾平原,南部幾乎全是丘陵,北部沿海地區多為沙丘。 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區。 屬熱帶森林氣候,炎熱多雨,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 森林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許多熱帶種植園出產椰子、檳榔、胡椒、小豆蔻、橡膠、咖啡、腰果、茶葉、甘蔗等,都是重要的出口產品。 水稻一年收割兩三次,還有木薯、豆類、芝麻等。沿海有漁業。 礦物有獨居石、鈦鐵礦、金紅石、鋯石等,其中鈦的產量重要。 有農產品加工、食品、化工、化肥、采礦、冶煉、鋸切、造紙、磚瓦等工業。 造船業和石油加工業快速發展。
關于“喀拉拉邦”一詞的由來,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它是“椰子林”和“土地”兩個詞的組合,因此這里有很多椰子樹,因此被稱為“喀拉拉邦”。椰林之國”。 有人認為,這個詞的基本含義是“杰德”,即杰德國王統治的地方。 此外,喀拉拉邦也被稱為馬拉雅拉姆地區。 “馬來亞蘭”一詞是山和海的合成詞。 “喀拉拉邦”指的是山與海之間的地區。 居住在這個地區的人被稱為馬拉雅利人或馬拉巴爾人。 語言是馬拉雅拉姆語。
喀拉拉邦河流縱橫交錯,從北向南延伸。 江河湖泊中商船、漁船、游船川流不息,為當地人民提供了便捷的水路交通。 漫長的海岸線使得喀拉拉邦與海外其他地方的交流十分便捷。 該州幾乎全年都享受春天。 溫差小,氣候宜人。
喀拉拉邦文化發達,是藝術圣地。 這里也是唯一保存完好的梵文、古印度醫學、天文學、梵文、瑜伽經等古代經典的地方。
該邦是印度重要的農作物種植邦,盛產椰子、甘蔗、橡膠、咖啡、茶葉、花生、香蕉、豆蔻等,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 漁業發達,魚類產量居各州之首。
在中國人眼中,印度曾經是遙遠而神秘的天竺。 那是《西游記》中提到的“金為根、銀為體、琉璃為枝、水晶為尖、琥珀為葉、玉為花”的地方。其果”和“不受諸苦,而受諸樂”的西天極樂世界。 但到了現代,印度已經離我們想象中的樂土越來越遠了。 雖然印度的軟件產業近年來遙遙領先一些發達國家,位居世界第二,但畢竟這里還有廣大的貧困農村地區。 超過61%的印度婦女是文盲。 我們對印度的印象僅限于頭上和眉間戴面紗。 長有紅痣的婦女和騎著大象戴紅頭巾的印度男子。 但如果你去印度喀拉拉邦,你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印度,一個真正似乎是我們夢想中的天堂的土地。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 這里一年四季如春,盛產咖啡、橡膠、檳榔等熱帶作物。 事實上,“喀拉拉邦”本身就是“椰子之鄉”的意思。 大片的椰林在這里隨處可見,也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印度最美的科瓦拉姆海灘,或者泛舟在寧靜的內陸河上,欣賞河兩岸遮天蔽日的棕櫚樹,感受純正的熱帶風情。 喀拉拉邦當地的傳統文化、宗教、習俗也獨具特色。 最著名的卡塔卡利舞蹈熱情奔放。 舞者身著色彩繽紛的傳統舞蹈服裝,伴隨著印度獨特的音樂風格翩翩起舞。 它很美。 當然,我們所熟悉和期待的大象舞在喀拉拉邦也絕對不會缺少。
然而,喀拉拉邦最引人注目的不僅僅是自然風光德爾物理學家,還有那里人民安寧幸福的生活狀態。 這里的宗教氛圍非常輕松,多種宗教并存。 清晨,你可以聽到印度寺廟里的音樂、穆斯林清真寺里的祈禱聲、基督教教堂的鐘聲同時和諧地敲響。 喀拉拉邦政府積極實施大規模改革,將一半預算用于教育和公共衛生。 雖然印度整體女性識字率僅為39.42%,但喀拉拉邦包括女性在內的全體居民識字率高達95%,已經屬于世界先進水平。 倡導教育改革的是一群來自印度“人民科學運動”的科學家,他們的目標是向普羅大眾傳播科學理念,以平衡宗教的影響,促進社會發展。 參加運動的有大學教授、院士、原子能專家、物理學家等,他們利用假期從掃盲入手,特別是團結沒有地位的女性,喚醒她們的意識,讓她們參與社會生活。
社會改革的結果是喀拉拉邦出現了一系列驚人的數字。 死亡率很低,識字率位居世界先進水平,出生率低于美國且正在迅速下降,喀拉拉邦的預期壽命與美國接近西歐。 900多個鄉鎮,3000萬人口,其中80%是農村,有圖書館5000多個,出版報紙雜志3000多種。 每個鄉鎮還有自己的報紙,分發到每家每戶。 “公民科學運動”的科學家自豪地說:“在喀拉拉邦,沒有人不看報紙,沒有人不談論政治德爾物理學家,沒有人不唱歌。”
你可以在喀拉拉邦度過悠閑美好的一天,沿著稻田漫步,在內陸河上漂流,在棕櫚樹下乘涼,看著當地的孩子們快樂地玩耍。 在這里,你知道你旅行的快樂并不是建立在當地人落后的生活之上的。 你來這里不是為了尋找新奇的東西。 您可以與當地人一起平靜地欣賞這片熱帶土地的風景。 你知道,在你幸福的同時,他們也過著幸福的生活。
地理概況:
印度西南端的一個邦,面積15000平方英里,有44條河流。 它的首都是特里凡得瑯。
氣候:
屬熱帶氣候,每年7月至9月為雨季,全年氣溫在23攝氏度至31攝氏度之間。
人口:
兩千九百萬
主城:
特里凡得瑯、科欽、卡利卡特
主要產品:
橡膠、椰子、胡椒(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胡椒產自這里)、小豆蔻、咖啡、茶、腰果、大米、橡膠葉、檳榔
宗教:
58% 印度教徒、21% 穆斯林、21% 基督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