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7日,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德黑蘭附近被“暗殺”。 伊朗表示,這是一次“恐怖行為”,伊朗將發(fā)動“雷擊”,對肇事者進行報復。 就在今年1月初,伊朗“圣城部隊”司令蘇萊馬尼被美國暗殺,一度導致美伊爆發(fā)戰(zhàn)爭的可能性激增。 如今一名頂級核科學家被暗殺,分析人士認為,可能會再次導致中東局勢不穩(wěn)定。
伊朗核專家遇刺事件激怒公眾。 抗議者聚集在總統府前,高呼反美口號。 /我們的視頻可能成為“伊朗核彈之父”,五名槍手向其開火。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伊朗國防部11月27日發(fā)表聲明稱,“武裝恐怖分子”襲擊了法克里扎德搭載的飛機。 車上,與法克里扎德的保鏢發(fā)生了激烈的交火。 法克里扎德傷勢嚴重,被送往醫(yī)院,但最終不治身亡。 伊朗當地媒體曝光了法克里扎德遇刺的細節(jié)。 據報道,一輛裝滿炸藥的卡車在法克里扎德的車輛附近爆炸。 當車輛停下來時,至少五名持機槍的槍手向法克里扎德的汽車開槍。
法克里扎德被暗殺之路。 /BBC視頻截圖 62歲的法克里扎德是伊朗最著名的核科學家、伊朗革命衛(wèi)隊軍官、德黑蘭伊瑪目侯賽因大學物理學教授。 據BBC報道,西方情報界認為法克里扎德在伊朗核項目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 一位西方外交官在2018年表示,如果伊朗選擇擁核,他可以被稱為“伊朗核彈之父”。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甚至在2018年直接點名法克里扎德,稱他為伊朗核武器制造項目首席科學家,并呼吁大家“記住這個名字”。 伊朗認為以色列是“幕后主使”,民眾高呼“與美國開戰(zhàn)”。 據半島電視臺報道,法克里扎德遇刺事件引發(fā)伊朗國內強烈憤怒。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軍事顧問侯賽因·德赫甘表示,伊朗將對肇事者發(fā)動“雷霆報復”。 伊朗首都德黑蘭當天爆發(fā)抗議活動。 大量民眾踩在美國和以色列國旗上,高呼“不妥協!不投降!與美國開戰(zhàn)”。 伊朗外長扎里夫呼吁國際社會“譴責此類恐怖主義行徑”,稱“今天,恐怖分子謀殺了伊朗著名科學家”。 扎里夫還直接表示,“有明顯跡象表明以色列在此事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伊朗議會議長負責國際事務的特別助理阿卜杜拉希安表示,法克里扎德遇刺事件表明,美國和以色列正試圖破壞伊朗的科學進步。 目前,以色列尚未對此次刺殺事件做出任何回應。 在美國,特朗普總統沒有直接對此事發(fā)表評論,但轉發(fā)了伊朗作家約西的一條推文,他在推文中稱法克里扎德之死對伊朗來說是“心理和職業(yè)打擊”。 。 一名美國官員告訴CNN伊朗頂級物理學家,特朗普政府正在密切關注此事,法克里扎德的死“是一件大事”。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約翰·布倫南稱暗殺一名科學家是“犯罪”和“高度魯莽的行為”,可能再次引發(fā)該地區(qū)的沖突。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敦促有關國家保持克制。 古特雷斯發(fā)言人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一名伊朗核科學家今天在德黑蘭附近被暗殺的報道。我們敦促克制,必須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導致該地區(qū)緊張局勢升級的行動。”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后,伊朗在多個層面突破了其核能力的限制。 BBC指出,西方情報機構認為法赫里扎德是伊朗秘密核武器項目的主要負責人。 這或許是他被暗殺的一個主要原因。 。 伊朗于2015年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簽署核協議,限制其核能力,以換取國際社會放松對伊朗的制裁。 然而2018年5月伊朗頂級物理學家,美國總統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恢復此前對伊朗“極限施壓”政策。 2019年5月,伊朗也分階段逐步退出伊核協議,伊核協議“名存實亡”。 此后,伊朗分五個階段退出伊核協議,逐步突破鈾濃縮濃度和豐度的限制,離心機的數量也不再受到限制。 伊朗表示,其核計劃不再受到伊核協議限制,將按照核計劃的技術要求繼續(xù)推進。 就在上個月,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它記錄了伊朗多次違反該協議的行為。 但伊朗多次表示其核計劃是用于和平目的,并否認正在制造原子彈武器。
伊朗發(fā)誓要報仇。 /英國《每日郵報》截圖 據《衛(wèi)報》報道,有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可能面臨指責,稱其正在利用特朗普在任的最后幾周試圖挑釁伊朗,以切斷伊朗與即將上任的拜登的聯系。 “新政府”修復關系的可能性。 拜登今年1月表示,上任后將恢復與伊朗的交往。 他還表示將重新加入伊朗核協議。文/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