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惠小雙)以色列媒體透露,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摩薩德對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發動網絡攻擊。
該設施的電力系統11日發生故障,伊朗確定是“敵人”對其進行破壞。
2007年4月9日,一名工人走進伊朗中部納坦茲核設施。(新華社記者梁友昌攝)
以色列坎廣播電臺援引情報機構人員的話說,摩薩德對納坦茲核設施發動了網絡攻擊,伊拉克遭受的損失“比他們聲稱的更嚴重”。 報道沒有透露上述情報人員的身份。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這并非意外,納坦茲核設施的損壞程度超出了伊朗聲稱的范圍。
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貝魯茲·卡馬爾萬迪11日表示,納坦茲核設施電力系統故障并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輻射污染。 不過,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局隨后報道稱,卡邁勒萬迪在納坦茲核設施中頭部和腿部受傷。 報道沒有透露細節。
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阿里·阿克巴爾·薩利希當天晚些時候譴責針對納坦茲核設施的“敵對行動”和“核恐怖主義”,并表示伊朗保留對肇事者及其幕后黑手采取行動的權利。
納坦茲核設施遭受“網絡攻擊”的前一天,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下令啟動該設施內的164臺IR-6離心機,開始生產濃縮鈾。 魯哈尼表示伊朗核物理學家身亡以色列,IR-6離心機的濃縮鈾效率是第一代IR-1離心機的10倍。
2015年7月,伊朗與美、英、法、俄、中、德等國就伊朗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 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 該協議限制伊朗只能使用IR-1離心機進行鈾濃縮活動。
然而,美國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重啟并增加了一系列針對伊朗的制裁。 針對美國的做法,自2019年5月起,伊朗逐步暫停執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
美國新任總統約瑟夫·拜登表示愿意重返伊朗核協議。 今年4月6日,伊核協議有關各方代表開始在奧地利維也納就美伊恢復遵守協議問題舉行會談,并于9日舉行新一輪會談。
以色列認為伊朗打著民用核計劃的幌子發展核武器,堅決反對伊核協議。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和伊朗正在打一場“秘密戰爭”。
去年7月,納坦茲核設施發生火災,離心機裝配車間和部分精密儀器受損。 伊朗原子能組織表示,火災是人為破壞造成的。 同年11月,伊朗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在德黑蘭附近被暗殺。 伊朗認定,這一事件有“以色列責任的明顯跡象”。
本月早些時候,伊朗政府證實一艘伊朗貨船在紅海發生爆炸。 《紐約時報》援引一名美國官員的話說,以色列通知美國襲擊了這艘船,以報復其此前襲擊以色列船只的行為。
以色列總理本杰明·內塔尼亞胡11日在高級情報和軍事官員出席的活動上表示:“打擊伊朗及其代理人以及伊朗發展武器裝備是一項重大任務。今天的情況不一定會持續到明天”。
以色列參謀長阿維夫·科哈維當天在一次活動中表示,以色列的“敵人”正在關注以色列軍隊在中東的行動,“觀察我們的實力并考慮他們的下一步行動”。 不過伊朗核物理學家身亡以色列,由于以色列軍隊的有效行動,過去的一年對于以色列人來說是最安全的一年。 以色列軍隊將繼續“勇敢、機智”地確保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