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公布了日本自信研制的電磁軌道炮技術的原型機,并發布了相關發射測試的視頻。 據日本介紹,該炮發射重0.3公斤的40毫米口徑炮彈,設計初速2230m/s,采用5兆焦耳脈沖電容器供電,最大槍口動能0.75兆焦耳。 作為世界各國電磁炮的新成員軌道炮,這個數據可以說是完全不能令人滿意,但對于日本來說,卻是電磁炮領域的一大進步。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日本電磁炮的性能,我們將與美國電磁炮進行直觀的對比。 畢竟美國是第一個開始研發電磁炮的國家。 美國研制的比較成功的是海軍電磁軌道炮,口徑為90毫米,發射炮彈重10.4公斤。 槍口速度為2500 m/s,槍口動能為3兆焦耳。 可以說,無論槍口處的動能如何,口徑和槍口速度都比日本研制的電磁炮強得多。 不過,盡管美國電磁炮較為成熟,但由于技術問題、財政投入巨大等一系列原因,美軍暫停了電磁軌道炮的研制計劃。
盡管日本剛剛開始研制電磁炮,技術水平還遠遠落后于中美,還不成熟,但在上月31日公布的日本訂單和四年防衛預算申請中,日本國防部仍宣稱將繼續研發電磁軌道炮,并計劃未來利用其攔截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執行對地打擊和反艦任務。
我們也知道,日本一直是非常雄心勃勃的。 目前我國與日本的關系可以說是比較緊張。 在日本電磁軌道炮演示的動畫中,不難看出日本緊隨國際潮流軌道炮,開始研發電磁軌道炮。 是為了應對我國日益強大的海軍和高超音速導彈。 自從電磁軌道炮這一高科技新概念武器被提出以來,世界各國都在不斷探索和發展這一系統,可以說是最強大的動能武器。
最早從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開始,后來土耳其、印度、日本等國家也參與了電磁炮的研發。 然而,這些國家的電磁炮水平參差不齊。 雖然我國研制電磁炮比美國晚,但是可以說,在我國強大的國力支持下,我們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甚至超越了美國領先世界。 那么國外的電磁炮和我國的電磁炮有什么區別呢?
我們都知道電磁炮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電磁軌道炮,它采用兩根磁軌作為發射裝置,對彈丸進行加速。 另一種是鮮為人知的線圈槍。 這次包括日本在內的美國等西方國家研制的電磁炮都是電磁軌道炮,而我國則研制出了最復雜的線圈電磁炮。 采用磁軌加速的電磁軌道炮雖然具有結構簡單、炮彈穩定性高、靈活性較好等優點。 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無法發射較重的彈丸,會對電磁軌道造成嚴重破壞,而且能量利用率也不夠好。
我國研制的較為復雜的線圈電磁炮,是由一個或多個沿槍管直線排列的線圈組成。 線圈依次接通和斷開,確保彈丸在磁場的作用下得到充分加速,并向軌道上的彈丸傳遞強大的電流,使其速度達到最大。 高槍口速度發射彈丸。 雖然線圈炮在技術上比簡單的電磁軌道炮更復雜,但它具有更多的優點。 與使用軌道的軌道炮相比,線圈炮的彈丸與驅動線圈可以是非接觸式的,不會損壞炮體。 管子。 線圈炮的能量利用率遠高于軌道炮。 原則上可以實現100%的能量轉換。 另外,獲得相同加速力所用的電流比軌道炮小得多,更容易加速大型炮彈或特殊形狀的彈丸。 據此前相關消息,我國安裝在坦克登陸艦上的線圈電磁炮測試成功,射程達到270公里。 炮彈速度驚人,高達7馬赫以上,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目前的電磁軌道炮。 。
所以從電磁炮的角度來看,電磁炮的發展不僅需要規劃和技術,還需要國家大量的投入。 日本雖然現在已經開始研發電磁炮,但是在技術水平上已經遠遠落后于我國的電磁炮技術。 這么大,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終將看到我國真正成熟的電磁炮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