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壓軸題專題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精典綜合題及答案解析一、初中數學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某數學興趣小組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如圖所示,當蠟燭距透鏡10cm時,在另兩側距凸透鏡6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像一定是倒立縮小的虛像B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6cmC當蠟燭向凸透鏡緊靠時,像一定會變小D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是4cm時,無論如何聯通光屏都不可能得到燭焰的像【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A由題意可知,物體經凸透鏡后成的是虛像。物距為10cm,像距為6cm,物距小于像距,此時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縮小的虛像,故A正確;B按照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此時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綜合得故B錯誤;C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當蠟燭向凸透鏡緊靠時,像一定會變大,故C錯誤;D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是4cm時,假若物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可以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故選A。2凸透鏡成像實驗中,聯通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則下邊說法正確的是A將物體緊靠透鏡后,無論怎么聯通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現物體的像,則一定成實像B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物體和光屏位置互換,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C假如物體緊靠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須遠離透鏡且光屏聯通距離大于物體聯通距離D將透鏡遮擋一部份,則一定不能成完整的像【答案】B【解析】【詳解】A由題意可知,聯通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說明此時2fuf,2vf;將物體緊靠透鏡后,只要物距仍在2fuf這個范圍,此時只須要把光屏遠離凸透鏡,還可以成放大的虛像;故A項錯誤;B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物體和光屏位置互換后,此時2fvf,2uf,甚或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故B項正確;C物體緊靠透鏡即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光屏應遠離透鏡,當2uf歲月屏聯通距離大于物體聯通距離,當2fuf歲月屏聯通距離小于物體聯通距離,故C項錯誤;D凸透鏡成虛像時,所有透過透鏡的光會聚到光屏上成像,當將透鏡的下半部份堵住后,整個物體發出的光雖非一部份被封住,但總會有一部份光通過上半部份凸透鏡而會聚成像,為此,像與原先相同,依然完整;因為透鏡的一半被擋住,因而折射出的光線與原先相比降低了一半,故色溫會減小,像會變暗。
故D項錯誤;3如圖所示,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此時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24cm,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的應用是投影儀,且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2cmB只將凸透鏡向左聯通,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像C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斜視墨鏡,凸透鏡和光屏不動,蠟燭往右聯通光屏上會成清晰的像D將蠟燭移到距離凸透鏡18cm,往右調節光屏到適當位置,在光屏上可能得到放大的像【答案】D【解析】【詳解】A物距小于1倍焦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是投影儀;則2fuf;又由于24cmu=,所以24cm12cmf,故A錯誤;B只將凸透鏡向左移,減少物距,此時應當減小像距,且物像之間的距離減小,故光屏往右聯通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錯誤;C斜視墨鏡的鏡框是凹透鏡,對光線由發散作用;若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斜視墨鏡時凸透鏡成像原理初中,光線會延后會聚,所以像會落在光屏的右邊;假如此時蠟燭往右聯通,物距降低,像距減小,像會愈加遠離光屏,光屏應當往右聯通就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項錯誤;D將蠟燭右移至距離凸透鏡18cm,由24cm12cmf可知,此時物距仍小于焦距,故往右調節光屏至適當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D正確;4如圖所示,將燃起的蠟燭置于距凸透鏡20cm處時,在另兩側距凸透鏡20cm處的光屏上出現了一個與燭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更換一個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要想在屏上出現清晰像,下述操作可行的是A使屏遠離透鏡B使屏緊靠透鏡C使屏向下聯通D使屏向上聯通【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意,當物距20cm時,在另兩側距凸透鏡20cm處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個與蠟燭等大的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知,此時u=v=2f=20cm,則焦距為f=10cm;更換凸透鏡焦距為15cm時,15cm20cm30cm,即蠟燭在凸透鏡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此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像距為v2f=30cm,則屏應遠離透鏡才會出現清晰像故A正確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歡朋友先將燃起的蠟燭置于凸透鏡右邊某一位置,把光屏置于凸透鏡的兩側,之后聯通光屏,正好在凸透鏡兩側26cm處的光屏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的像,則()A焦距可能是8cmB若將此蠟燭移至凸透鏡前10cm處時,將光屏遠離凸透鏡方向聯通一段距離,光屏上就會出現倒立放大虛像C若將此蠟燭移至凸透鏡前10cm處,之后將蠟燭漸漸緊靠凸透鏡的過程中,像的大小會變小D若將此蠟燭移至凸透鏡前10cm處,之后把凸透鏡向右聯通2f,所成的像也會向右聯通,且聯通距離大于2f【答案】C【解析】【詳解】A依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可知,在光屏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的像,這么像距符合關系式2fvf,由于26cmv=,所以26cm2ff,可解得13cm26cmf所以焦距不可能是8cm,A項不合題意;B若將此蠟燭移至凸透鏡前10cm處時,因為13cm26cmf甲乙丙Bfff丙甲乙Cfff甲乙丙Dfff乙丙甲【答案】B【解析】【詳解】在保持各凸透鏡跟燭焰距離相等的條件下,說明物距u相等,甲透鏡成放大、倒立的虛像,說明2fuf甲甲,所以2uuf甲;乙透鏡成縮小、倒立的虛像,說明2uf乙,所以2uf乙;丙透鏡成放大、正立的實像,說明fu丙;所以,fff甲乙丙。
故選B。8如圖,小明在實驗室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先把凸透鏡、光屏置于光具座上,發覺窗前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于是把蠟燭、凸透鏡、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在如圖的四個實驗情景中,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ABCD【答案】B【解析】【詳解】A把凸透鏡、光屏置于光具座上,發覺窗前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說明此時的成像原理與拍照機相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二倍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由圖甲可得,此時像距為15cm,故可以得到f通分可得f7.據悉,由圖甲可知,像距為15cm時,物距在窗前,說明此時像距接近一倍焦距,即焦距更緊靠15cm,且光路可逆,若物距為15cm時,像的位置應當在窗前,像距超出光具座范圍。選項A圖中物距為10cm,此時像距應當超出光具座范圍或成實像,故A不符合題意;B此時物距約為38cm,稍小于二倍焦距,像距為25cm,稍大于二倍焦距,滿足f7.和焦距更接近15cm的條件,此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故B符合題意;C若此歲月屏上能看見清晰地像,則物距等于像距為20cm,則焦距為10cm,更接近7.5cm,不符合題意;D若此時能在光屏上見到清晰地像,則像距為12cm,此時蠟燭應當才窗前,超出光具座范圍,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9城市的好多街口都安裝了360高清晰攝像頭,由公安局施行24小時監控,來保護人民的安全,攝像機的像距幾乎不變,但鏡頭的功能類似于人耳朵的鞏膜,焦距可以調節,如圖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早已成清晰的像,此時鏡頭的焦點在F處,在監控此人的過程中(該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不管該人走進還是走遠,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縮小的虛像B假如該人遠離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a點C假如該人緊靠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c點D假如該人緊靠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b點【答案】D【解析】【詳解】A該人走進還是走遠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虛像,不是正立的,A錯誤;B假如該人遠離鏡頭,這么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更緊靠焦點,若果還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這么焦距應當變大,焦點不可能在a點,B錯誤;CD假如該人緊靠鏡頭,這么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更遠離焦點,假如還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這么焦距應當變小,焦點不可能在c點,可能變在b點,C錯誤、D正確10如圖所示,在“用凸透鏡觀察周圍的景物”活動中,小科將印有紅色環保標志“”的紙固定在墻壁,再將一只裝有水的圓錐形玻璃杯移到標志的正前方,之后改變破璃杯與標志之間的距離。
小科躺臥時透過玻璃杯和水觀察。下述圖像中,不可能看見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由于裝有水的圓錐形玻璃杯,中間厚邊沿薄,相當于柱形凸透鏡,所以成像時左右顛倒,上下不變。當物距大于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實像,即左右變大,上下不變,故A可能出現,不符合題意;B當物距小于焦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即左右顛倒變大,上下不變,故B可能出現,不符合題意;C柱形凸透鏡成像時左右顛倒,上下不變,不可能出現左右和上下都顛倒的像凸透鏡成像原理初中,故C不可能出現,C符合題意;D當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左右顛倒變小,上下不變,故D可能出現,不符合題意。故選C。11小磊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凸透鏡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處,聯通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甲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