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認為我們不理解的東西是無用的。 這是一種報復心理。 由于數學和物理一般不被理解,因此它們被宣布為無用。
——B. (1657 – 1757)
傅立葉先生認為數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人類服務,解釋自然現象; 但像他這樣的哲學家應該知道科學的唯一目的是為了人類心靈的榮耀。 因此,關于數字的問題與關于宇宙的問題不同。 制度問題也具有同樣的意義。
- C。 (1804 – 1851)
開展研究可能有許多令人尊敬的動機,但其中三個比其他動機更重要。 首先,沒有它就無從談起化學家 物理學家,那就是求知欲,即了解真相的渴望。 然后是職業的自豪感,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的焦慮,以及任何有自尊心的工匠在他的工作配不上他的才能時所感到的羞恥。 最后還有野心,獲得??名譽、地位物理資源網,甚至對由此帶來的權力或金錢的渴望。 因此化學家 物理學家,如果一位數學家,或者一位化學家,甚至一位生理學家告訴我,他的工作是由造福人類的愿望驅動的,我不會相信他(即使我相信,而且我認為他也沒有比不相信他更好)有這樣的愿望)。
——GH·哈代 (1877-1947)
關于數學是否有用或重要的爭論確實存在于每個時代。 堪稱“世紀經典”問題。 總有人認為研究人員的研究應該能夠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算“重要”。 但當我們回顧歷史時,即使在20世紀初,力學和理論物理對“有用”的技術發明幾乎沒有影響:杠桿滑輪等簡單機器來自遠古時代,蒸汽機先于熱力學定律,甚至內燃機也是工業界先于理論提出的。 直到今天我們才發現,沒有“基礎”科學,技術就一事無成。 如果我們把對科學的關注限制在“有用”和“重要”上,那么我們的轉變可能有點太快了。
(理論)數學家的問題根源幾乎總是在與其他數學家的接觸中找到的。 數學家深知,對自己的尊重只能來自于與自己生活在同一個封閉圈子里的同事。 同樣,一個數學家的研究問題是“有用”還是“無用”、“重要”還是“平凡”的價值只能通過同行評價來確定。 事實上,數學家之間經常評論一個定理,但他們(或者我們[手動微笑])通常使用“漂亮”或“不漂亮”的評價語言。 事實上,由于數學中不存在未經證實的斷言,因此對數學工作的評價必然是主觀的。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數學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
說到這里,我們應該考慮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數學家、一個物理學家、一個化學家、一個生物學家掉進水里,你先救誰?
當然我不會保存任何東西,因為這是政治正確的~[手動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