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機械運動
1、機械運動的分類(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采用分類方法
2、采用比較法來比較誤差與誤差。
3.采用控制變量法構建速度概念。
5、用米尺和秒表分別測量長度和時間來測量速度。 采用組合方法。
第2章 聲音現象
1、為了研究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的事實(鬧鐘的聲音在真空罩里變小)初中物理電路符號,采用了漸進逼近法
2.研究音調與振動速度的關系。 響度與振動幅度的關系采用控制變量法。
3、轉換法是將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或計算機,轉變成波形圖。
4、采用放大法,通過乒乓球的彈跳幅度來研究響度。
第三章物質狀態的變化
1、采用缺點枚舉法設計溫度計(溫度計很容易破碎,所以要用金屬殼包裹)
2.物質狀態變化的分類。 固體的分類采用分類法。
3、采用逆向思維方法,將熔化吸熱與凝固放熱聯系起來。
4、采用比較法,比較晶體、非晶、熔融、凝固之間的異同。
5、采用等效變換方法在圖像中表示熔化和凝固的規律。
6、研究沸騰時,采用換算法,以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吸收熱量的多少。
7、采用等效變換方法在圖像中表示水沸騰的規律。
8、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 這兩種液化方法均采用分類法。
9、蒸發與沸騰的異同采用比較法。
10、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影響蒸發速度的因素。
11、從汽化吸熱到液化放熱,從加速蒸發到減慢蒸發,采用逆向思維。
12、用逆向思維將升華的吸熱與升華的放熱聯系起來。
第4章 光現象
1、采用模型方法引入光來研究光源。
2.反射用分類方法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3、采用反證法研究反射三線共面問題。
4、研究光路可逆性時采用逆向思維方法。
5、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時,采用元件更換法。
6、用等價的方法找到圖像的位置,用同一根蠟燭與圖像重合。
第五章 鏡頭及其應用
1、采用分類方法將鏡片分為凸鏡片和凹鏡片。
2.分類用于將圖像分為實像和虛像。
3、比較法用于比較實像和虛像。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采用比較法對五種成像情況進行了比較。
第 6 章質量和密度
1、正確使用天平的方法是列出缺點。
2、類比法是通過類比速度來構造密度。
3、密度定義、定義公式以及圖像之間的轉換均采用等效變換方法。
4、用天平和量筒分別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得到密度。 采用組合方法
第7章 力量
1、力的示意圖表示力的三要素。 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就是模型法。
2. 放大的方法常用于顯示微小的變形。使用了放大
3、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分別用表格、圖像、公式來表示。 采用等價變換方法。
第8章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定律,通過逐漸減小小車上的摩擦力,逐漸增加小車的距離,我們可以推斷出小車在沒有力的情況下的運動狀態。 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就是逐步逼近法。
2.利用慣性思考危害就是利用逆向思維。
3、用反證法來研究兩力平衡的條件。
4.采用控制變量法探討滑動摩擦力的決定因素。
5、從增加摩擦到減少摩擦,采用逆向思維
第9章 壓力
1、采用控制變量法探討影響壓力效果的兩個因素。
2、采用換算方式,通過小表的下沉來顯示壓力。
3、采用等效變換方法將壓力的定義與定義進行相互變換。
4、從加壓到減壓,采用逆向思維
5、采用受控變量法研究液體壓力規律。
6、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采用換算法
第10章浮力
1、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浮力的決定因素。
2、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和公式表示采用等價變換方法。
3、采用分類方法研究物體的浮沉情況。
第11章功和機械能
1、工作的定義可以用文字和公式來表達,并采用等價變換的方法
2、用速度類比來研究力量。
3、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工作速度的各因素。
4、采用換算方式顯示動能和勢能的大小。
5、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動能和勢能的決定因素。
第12章簡單機器
1、利用杠桿原理圖,用模型方法表示杠桿的五個要素。
2、杠桿的分類方法使用
3、采用比較法對三種杠桿進行比較。
4、滑輪的分類方法用途
5、采用比較法對動滑輪和定滑輪進行比較。
6、滑輪組定律的內容和公式采用了等效變換方法。
7、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原理采用組合法
第13章內力
1、換算法是通過擴散現象來了解分子的熱運動。
2、為了形象地描述固、液、氣的微觀特性,采用類比的方法,將分子比作小球。
3. 學生在比較分子時使用擬人化的類比
4、比較法用于比較固體、液體、氣體的分子性質。
5. 用彈簧連接兩個小球,利用模型方法研究分子間力。
6、用動能和彈性勢能類比來介紹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
7、改變內能利用分類方法的兩種方法
8、兩種改變內能的方法是等價的英語作文,采用等效法。
9、采用控制變量法構建比熱容的概念。
10、比熱容概念的字面定義和公式表達采用等價變換方法。
11、用加熱時間來確定吸收的熱量,其采用換算法
第15章電流和電路
1、電荷采用分類法分為正電荷和負電荷。
2、類比法以水流來類比引入電流。
3、模型法是用電路圖和電路符號來表示電路。
4、用燈泡來表示電流的存在采用換算法。
5、電路采用分類法分為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6、比較法用于比較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7、采用等效變換方法,用文字和公式表達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第16章耐壓
1.用水壓來類比引入電壓的概念。 采用了類比的方法。
2、采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比較法。
3、采用等效變換方法,用文字和公式表達串、并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
4、電流指示數字的大小,燈泡的亮度指示電阻的大小。 使用轉換方法。
5、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電阻大小的決定因素。
6、滑動壓敏電阻設計制作過程中,導線過長,采用繞線方式。 缺點采用枚舉法。
第17章歐姆定律
1、采用受控變量法研究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2、采用等效變換方法對歐姆定律圖像和公式進行變換。
3、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量電壓和電流初中物理電路符號,用組合法計算導體的電阻。
4、采用比較法,比較定值電阻和小燈泡電阻的區別。
5、總引線電阻的概念采用等效方法
6、采用等效變換方法對串、并聯電路的電阻定律和公式進行變換。
第十八章電力
1、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反過來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需要逆向思維。
2、類比法用于研究電功率和功率類比。
3、采用等效變換方法,將電功率的文字表達與公式表達相互轉換。
4、測量小燈泡的電壓和電流,得到小燈泡的電功率。 使用組合方法
5.模擬伏安法測量電阻并找到測量電功率的方法。 采用了類比的方法。
6、采用受控變量法研究電加熱與各因素的關系。
7、電加熱顯示采用換算方式。
8、焦耳定律的正文和公式采用等價變換方法
9、從使用電加熱到預防電加熱,需要用逆向思維。
10、電加熱器因電加熱危害而使用的缺點利用方法。
第20章電和磁
1、磁力、磁場、磁場方向的顯示方法采用換算法。
2、采用模型方法引入磁力線。
3、采用換算方式顯示電流的磁效應。
4、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類似,采用類比法。
5、以被吸引的鐵釘的數量來表示電磁鐵的強弱,采用換算法。
6、研究電磁鐵的磁場強度、電流、匝數之間的關系時采用受控變量法。
7、控制變量法用于研究磁場中載流導體的力方向。
8、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和影響感應電流方向的因素。
9、從電到磁再到磁到電,采用逆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