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與科技成果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自制教具與科技成果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自制教具與科技生產的意義何在?如何讓學生自主開展自制教具與科技生產活動?本文從筆者的成功經驗和物理教學的特點出發,對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討,旨在為人才的創新培養提供有意義的啟發,從而推動物理實驗教學與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開展自制教具和科技生產活動的意義
1.開展自制實驗教具和科技生產活動,可以加速實驗室資源和實驗室管理考核模式的多樣化。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實驗方法和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但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實驗教學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大中城市物質經濟基礎較好,實驗室儀器基本都是從專門的實驗儀器設備廠購買的。當然,廠家生產的儀器設備對于物理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是實驗教學順利開展的物質保障。但長期在這種模式下,容易使物理教學脫離生活、脫離體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忽視或淡化物理教學體系中多元化因素對學生成長的作用和影響。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實驗設備短缺,教育思想觀念相對滯后,實驗往往由做實驗變成講解實驗。 這樣長此以往,物理知識建構就失去基礎,物理文化的傳播就會“扭曲”,違背物理教學規律。開展自制實驗教具和科技生產活動,可以調整實驗室資源結構,改善實驗器材短缺的狀況,防止千篇一律,實現實驗器材多樣化。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制作實驗教具和科技生產,實驗原理、結構簡單,貼近生活,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這樣,教師的評價不再局限于通常的實驗報告的結果和總體評價,儀器操作是否正確自制教具 初中物理,測量結果是否準確,也不再是死記硬背的答案和方法,而是從學生制作教具的過程(如:自主性、合作性、創新性、實踐性等)進行評價。 這將無形中拓展實驗室的管理評估模式,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二)開展自制實驗教具和科技生產活動,為學生發揮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提供基礎平臺
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身邊的物品制作實驗教具,通過自己的體驗,引導和激發內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進一步的自主探究,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受以前實驗室各種條件的束縛,大膽猜測,按照自己的思考獨立進行實驗探索,從而產生個性化的知識制度自制教具 初中物理,擺脫傳統的固有思維定勢,體現個體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在實驗室中,學生往往受到資源、時間和規則的限制,很難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大多只能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就不能達到物理實驗真正的教學目標,有時還會起到負面效果。 開展自制實驗器材和科技制作,可以調動大多數學生設計實驗、參與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培養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提高探究能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因此,積極開展自制教具和科技制作活動,為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鍛煉主動性、自主性和創新性奠定了物質基礎。
(三)開展自制實驗教具和科技生產活動,搭建師生交流平臺,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滿足學生心理發展需求
自制教具與技術制作活動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首先教師要熟悉教學大綱的要求,吃透教材內容,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鉆研科學原理,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認真思考,多做假設,把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了解技術,精心設計實驗,指導學生制作,達到“教學相長,互學互鑒”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實現了自學和向學生學習,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制作完成后,讓學生利用自己準備的器材在課堂上進行探索性實驗,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滿足學生自我表現的欲望,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教師對學生的實驗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樹立信心,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體驗成功的滿足感和滿足感。 在本次活動開展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與學生進行交流、幫助,無形中建立了合作與交流的平臺。
2.開展自制教具和科技生產活動的策略
1.充分發揮教師作用,調動學生強烈的參與積極性和實踐主動性
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和高度的學習責任感,來源于教師的鼓勵和引導。首先要以身作則,把師生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教育教學科技生產實驗論文在學生中傳閱,并在學習區張貼論文復印件英語作文,供學生長期閱讀、討論,把實驗教具的研究、改進、設計、制作等科技生產作品放在實驗室供學生參觀,并組織學生觀看科技生產比賽的錄像,把獲獎名次和成果做成畫展,掛在教室兩側墻壁上,請學長或有經驗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看到身邊這些真實的人和優秀的成果,我們會清楚地認識到,自制實驗教具和科技發明,已經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它就在我們身邊。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成功的路就在我們眼前。 教師鼓勵引導、以身作則,充分調動學生進行科學探索、參與自制實驗教具活動的積極性。
(二)召開主題班會,收集問題、尋找答案
物理學中幾乎每一項重大發明都表明,創造性思維活動都是從認識困難或問題開始,圍繞解決問題展開的。愛因斯坦曾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說明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是打開未知科學大門的金鑰匙。很多學生很想加入這個活動,但又不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不知道從何下手。這就需要集思廣益。通過課堂收集活動,收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問題、學習過程中原有教材或實驗室儀器出現的問題,調動全體學生收集資料、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通過模仿、改進、創新,制作實驗教具、科學發明來解決問題。
3. 教師應熱情指導、及時評價
教師一方面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和幫助學生尋找實驗成敗的關鍵,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小實驗進行評價,讓學生充分享受實驗帶來的快樂。如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展示作品的機會,給學生的作品拍照、貼在布告欄上,定期在學校櫥窗公布獲獎名單,樹立榜樣,以身作則,以反饋強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在我們身邊。這樣,評價內容和方式多樣化,筆試成績不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自制教具意義重大,有利于改革教學方法,開發新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建立多元化的實驗結構和考核體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技能,是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改革、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
【自制教具與科技制作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相關文章:
淺談教具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09-03
幼兒園自制玩具及教具11-07
淺談自制教具在幼兒園科研中的應用11-06
自制教具選材匯總10-26
自制教具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機制論文08-28
自制教具-各種形式的跳躍練習教案03-11
現代科技知識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實例09-03
物理教具在課堂中的作用05-02
幼兒園教具制作課程計劃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