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是當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當今偉大物理學家,是一位享有至高無上聲譽的科學巨人,也是一位為中國科學事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的愛國人士。
他的成果不僅震驚了整個科學界,影響了科學發(fā)展的方向,為中國在國際物理學界的影響力提供了墊腳石。
人們只知道楊振寧很偉大,是當今世界頂尖的科學家,那么楊振寧到底做出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就呢?
宇宙的終極奧秘,大統一模型
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后,物理學領域一下子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一百多年前籠罩在物理學領域的兩片烏云終于被揭開,并成為現代物理學研究的一塊基石。
在以相對論為主的宏觀物理學基礎奠定之后,僅僅過了幾十年,籠罩在物理學界的另一片烏云也隨之消散,那就是今天的量子物理學,它不同于研究宇宙規(guī)律,它主要從微觀層面、從另一個角度去揭示宇宙的奧秘。
隨著物理學界的兩個謎團被揭開,物理學家們并沒有找到他們想要的答案,但這個過程并非沒有收獲。
科學家發(fā)現,宇宙規(guī)律主要由四種基本宇宙力構成:引力、電磁力、強力和弱力。
只要我們能夠理清這四種力之間的關系,并用一個大的模型把它們統一起來,就能揭開宇宙的終極奧秘。
無論是宏觀宇宙的運行規(guī)律,還是微觀基本粒子的運動軌跡,都將變得有跡可循,我們都能領悟其背后的規(guī)律,整個宇宙在人類面前就再也沒有秘密了。
從此,建立統一宏大模型成為每一位物理學家的終極夢想。劉慈欣筆下的丁乙甘愿犧牲自己的生命,只為一窺統一宏大模型,一窺宇宙的終極奧秘。
“早晨聽到真理,晚上就能死”這句話表達了物理學家的愿望,但建立大統一模型太難了,就連試圖統一引力和電磁力的愛因斯坦也沒能做到。
這只是其中兩種力。連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物理學家都做不到,更何況是四種力呢?可想而知這有多難。
隨著楊振寧的出現,統一模式的曙光已經出現
從1905年愛因斯坦發(fā)表狹義相對論,揭開物理學黑暗的面紗開始,到20世紀50年代為止,近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對于宇宙大模型能夠統一一直不抱有任何希望。
直到1954年,楊振寧才嶄露頭角,發(fā)表了開創(chuàng)性的“規(guī)范場論”,為四種基本力的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
如果未來有一天,統一的宏大模型真的建立了,宇宙的奧秘被人類徹底理解,那么“規(guī)范場論”的出現,就好比蓋房子的地基,不僅需要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指引、找到合適的位置,還需要在這個地方打下堅實的地基。
其他人只是在這個基礎上加磚加瓦,即便如此,后來加磚加瓦的許多人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楊振寧發(fā)表“規(guī)范場論”幾年后,蓋爾曼、溫伯格等科學家建立了描述強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動力學,并在這個框架內建立了統一弱相互作用和電磁力的理論。
很多年后,物理學家們把除引力之外的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力統一到一個大模型里,只要引力統一了,宇宙的終極奧秘就將被揭開。
由于楊振寧的杰出貢獻,1994年楊振寧榮獲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富蘭克林研究所鮑爾科學成就獎。在頒獎典禮上,獲獎感言說:“規(guī)范場論大模型的出現,與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等人的成就相媲美,并將對未來產生同樣重大的影響。”
可以說,楊振寧是20世紀最杰出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當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不僅為大統一模型提供了指導,而且奠定了大統一模型的基礎英語作文,使人類離揭開宇宙的奧秘又近了一步。
13 項諾貝爾獎級成就
很多人認識楊振寧是因為他的另一個身份,那就是諾貝爾獎得主。其實楊振寧一生中一共獲得了13項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前文提到的改變整個物理學界研究方向的“規(guī)范場論”,只是楊振寧眾多成就之一。
雖然我們不理解,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敬佩楊先生的功績:
統計力學:
1. 1952 相(相變理論)。論文編號:52a、52b、52c。
2. 1957 年(玻色子多體問題)。論文編號:57h、57i、57q。
3. 1967 年楊方程 (Yang-)。論文編號:67e。
4. 1969(有限溫度下一維 delta 函數排斥勢中玻色子的精確解)。論文編號:69a。
凝聚態(tài)物理學
5. 1961 Flux(超導體中磁通量量化的理論解釋)。論文編號:61c。
6. 1962 ODLRO(非對角線長程程序)。論文編號:62j。
粒子物理學
7. 1956(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是常數)。論文編號:56h。
8. 1957 T, C 和 P(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的三種離散對稱性)。論文編號:57e。
9. 1960年(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討論)。論文編號:60d。
10. 1964 CP(CP不守恒的現象學框架)。論文編號:64f。
場論
11. 1954 規(guī)范(楊-米爾斯規(guī)范場論)。論文編號:54b,54c。
12. 1974(規(guī)范場論的積分形式)。論文編號:74c。
13. 1975 Fiber(規(guī)范場論與纖維束理論的對應關系)。論文編號:75c。
愛國科學家
楊先生除了一生在學術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外,其實他還是一位愛國的科學家,為我國的科學事業(y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由于楊先生在物理學界的特殊地位,以及他獲得諾貝爾獎的身份,楊先生的聲譽在全世界享有盛譽。在新中國的特殊時期,楊先生曾多次批評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封鎖。
也向世界推介了中國,幫助許多不熟悉中國的人改變了對中國的印象,促進了中西方學術交流。
在幾十年的封鎖時期,楊先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薦了一千二百多名青年學者出國訪學、留學當今偉大物理學家,間接為我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棟梁之材。
除此之外,楊振寧還為中國籌集了20多億美元的科研經費,直接或間接地建立了60多個世界一流的物理學研究實驗室,并以中國學者的身份發(fā)表了30多篇頂尖論文。
在楊先生的推動下,中國物理學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縮小了與西方的差距。晚年,由于楊先生在物理學界的特殊地位,中國成了物理學的圣殿,許多物理學學術會議和研究都在中國舉行,加速了中國物理學研究的步伐。
可以說,楊先生不僅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華人科學家,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聲譽為祖國的科學事業(yè)貢獻了寶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