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官員在奧地利維也納出席國際自主武器會議,討論人工智能與軍事技術融合相關議題。美聯社評論稱,隨著人工智能驅動的致命自主武器系統(LAWS)投入實戰,繼火藥和核武器之后的“第三次軍事革命”或將發生。
奧地利外長沙倫貝格警告稱,“誰生誰死的決定權必須掌握在人類手中,而不是機器。但事實是物理學家殺人,技術發展迅速,政策卻落后。人類正面臨奧本海默時刻?!?span style="display:none">355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以色列軍隊在加沙測試人工智能作戰系統
4月29日至5月1日,國際自主武器大會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物理學家殺人,會議主題為“站在十字路口的人類”。
奧地利外交部長沙倫貝格:人類正處在十字路口,自主武器系統很快就會出現在世界戰場的各個角落。我們已經通過人工智能控制的無人機和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標篩查看到了這一點。
半島電視臺主播:調查顯示,以色列軍隊在加沙轟炸行動中使用了未經測試的人工智能工具。
4月3日,以色列媒體《+972》雜志率先爆料,以色列軍方正在加沙測試一種名為“薰衣草”的AI作戰系統,該系統可以快速確定獵殺目標的時間、地點和方法。
據半島電視臺報道,“薰衣草”系統已將多達3.7萬名巴勒斯坦人列為追捕目標。以軍內部人士透露,“薰衣草”系統目前正在實戰中快速學習和完善。以軍的理想目標是成功追捕一名哈馬斯高官,而襲擊中喪生的平民人數應控制在100人以內。
披露該事件的以色列調查記者尤瓦爾·亞伯拉罕對媒體表示,“薰衣草”系統在此輪針對巴勒斯坦人的轟炸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以色列調查記者尤瓦爾·亞伯拉罕:10月7日(2023年)之后,以色列軍方決定,現在可以轟炸這幾萬人的家。這意味著不僅他們會被殺死,而且大樓里的所有人,包括兒童和家庭成員(都將被殺死)。為了實現目標,以色列軍隊依靠這種名為“薰衣草”的人工智能機器,但對它的監督很少。內部人士曾承認,他是這臺機器所做決定的橡皮圖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去年12月報道稱,沖突爆發后的頭兩個月,以色列在加沙投下的彈藥中,近一半都是缺乏精確度的非制導炸彈。這些炸彈常常摧毀整棟建筑,給平民造成極大傷害。以色列調查記者亞伯拉罕稱,根據AI分析,哈馬斯的一些目標“不夠重要”,沒有必要為了節省成本而浪費昂貴的制導導彈來精確打擊目標所在的特定樓層。這導致戰爭初期大量無辜傷亡。
以色列調查記者 Yuval :我的意思是,根據國際法的規定,當你設計一個針對 37,000 人的系統,并且你確認其中 10% 的人實際上不是武裝分子,他們與哈馬斯沒有密切聯系或根本沒有任何關系時,你仍然授權該系統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發動(襲擊)數周。我的意思是,這難道不違反(國際法)原則嗎?我認為國際法現在正處于危機之中,而人工智能系統正在加劇這場危機。
在《巴勒斯坦試驗場》一書作者、《悉尼先驅晨報》記者安東尼看來,以色列對人工智能武器系統的大膽、非法和不道德的訓練,很可能得到了大量數據情報的支持。
《悉尼先驅晨報》記者安東尼:我懷疑情報來源可能是美國或澳大利亞。松峽是美國在澳大利亞中部的一個主要軍事基地,美國通過它向以色列提供情報。所有這些數據信息都被輸入()系統,該系統生成了大量目標。以色列目前正試圖將這些(AI)工具出售給外國實體和政府。這些政府不僅不質疑以色列在加沙的所作所為,而且還在默許它。
烏克蘭戰場成為美軍“AI武器實驗室”
在曾在烏克蘭戰場負責AI作戰測試的美國第18空降軍中將多納休眼中,烏克蘭戰場已經成為美軍的“AI武器實驗室”。
4月23日,五角大樓主導的“梅文計劃”最新進展被曝光。
據《紐約時報》報道,Maven智能系統正在烏克蘭戰場上快速訓練和改進。簡單來說,AI系統可以處理來自衛星、雷達、紅外設備甚至社交媒體的圖像,并將它們聚合在屏幕上,幫助連接到系統的人員快速識別目標。通過連接到戰斗機或無人機等武器系統,人類指揮官只需做出確認打擊的最終決定。
前英國陸軍軍官邁克·馬?。喝斯ぶ悄茉谖淦飨到y中的表現之一就是自主性。我們希望武器系統具有自主性,是因為我們希望它們(武器)能夠快速發動攻擊。在戰爭中,如果你能先發制人,你就擁有了巨大的優勢。情報分析是識別(目標)的有效方法,而識別目標正是人工智能系統非常擅長的。
比如只要讓AI系統瀏覽一輛坦克的照片,系統就會定位它的位置,無人機就可以攻擊這輛坦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任何時候,俄烏前線上空都有至少1萬架無人機飛行,這些無人機每架的成本不超過2000美元,但卻能摧毀一輛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主戰坦克。
去年 10 月,據《福布斯》報道,烏克蘭無人機公司 Sakr 聲稱已經部署了一架完全自主的無人機 Scout。該無人機由人工智能驅動,可以決定在戰場上殺死誰。Sakr 官員聲稱,該無人機已經進行了小規模的自主攻擊。
智能系統加速機器成為戰場決策者的步伐
據英國第四頻道新聞報道,“馬文智能系統”平臺由五角大樓承包商美國科技公司打造,該科技公司公開宣稱,其人工智能系統是烏克蘭武器的數字大腦,而烏軍的大多數目標都是借助這一平臺鎖定和攻擊的。
去年年底, 公布了其最新一代 AI 平臺的細節。該平臺專為軍方設計,引入了大型語言模型和尖端 AI 技術。 稱,該工具就像軍事領域的聊天機器人,可以通過簡單的語音命令輸入為指揮官提供實時戰略決策建議。原本可能需要數小時的關鍵軍事決策現在只需幾分鐘。
人類操作員:生成三個行動方案來瞄準敵方裝備;生成從小隊Ω到敵方裝備的路線;摧毀敵方裝備。
盡管稱他們的系統遵循道德和法律標準,運行時有人監督,不能獨立發動攻擊,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制造全自主武器的技術已經存在,速度是戰場上的決定性因素。像Maven系統這樣的平臺無疑加速了“讓機器成為戰場決策者”的步伐。
美國前軍官保羅·沙爾曾被《時代》雜志評選為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今年2月他在《外交》雜志上警告稱:“如果自主武器系統得不到嚴格控制,未來人類的角色將淪為打開機器、袖手旁觀,幾乎沒有能力控制甚至結束戰爭?!?span style="display:none">355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據彭博社報道,在2024年初美軍對中東地區實施空襲期間,默文智能系統幫助美軍鎖定了伊拉克、敘利亞、也門和紅海地區的至少85個目標。
美軍正在加速推進人工智能技術進步
據《時代》雜志報道,2024財年美國軍方對人工智能的投入快速增加。
根據美國政府2024財年預算,國防部、能源部、國土安全部等多個機構計劃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超過2511億美元。若算上外部政府融資和資本市場投入,預計2024年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將超過萬億美元。
2023年11月,美國國防部發布《人工智能實施戰略》,摘要指出,美國國防部正在加速實施先進人工智能技術,以確保美軍在未來幾年內保持在戰場上的決策優勢。
5月2日,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親身體驗了人工智能戰斗機,乘坐了由人工智能駕駛的X-62A VISTA戰斗機。
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計算機不會疲倦,也不會害怕。它遵循規則,盡可能接近完美,而人類的表現總是存在一些差異。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報道,4月20日,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公布了一段由人工智能駕駛的VISTA戰斗機與高級飛行員駕駛的F-16戰斗機進行模擬空戰的視頻,這也是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首次空戰。
在媒體面前,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拒絕透露此次空戰的具體情況。但他表示,未來將舉行更多比賽,讓人工智能戰斗機磨練技術。
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我們可以讓它成為先鋒,我們可以把它放在一些故意犧牲它來吸引火力或發現敵人所在位置的地方。我們的飛行員普遍認為,這將給他們帶來競爭優勢。我們正在奪取(AI)技術優勢。這是這場博弈的關鍵之一,意義重大。
帕爾默·盧基:硅谷的奧本海默
對此,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直言,戰爭正在為美國軍工行業創造巨大的“財富”。
隨著全球多地沖突對抗加劇,對人工智能武器的需求不斷增加。無論是洛克希德·馬丁、RTX(原雷神公司)還是通用動力,無論是行業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在加緊自主武器研發項目,希望從美國龐大的國防預算中分得一杯羹。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帕爾默·盧基 ( ):這就是 Fury。它是一款無人戰斗機,可以與有人戰斗機和其他有人駕駛飛機協同作戰,大大擴大可攻擊目標的范圍,而不會危及人員安全。這是自主武器系統最酷的地方之一。
31歲的帕爾默·盧基是美國國防技術和武器制造商安杜里爾工業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被美國媒體稱為“硅谷的奧本海默”。
4月24日,被美國空軍選中,為AI協同作戰飛機項目下一階段建造和測試無人機原型。《華爾街日報》指出,在美國五大軍火制造商幾乎壟斷該行業的背景下,是唯一一家從五角大樓贏得多個合同的國防初創公司。
2012年,20歲的盧基創辦了虛擬現實公司VR,兩年后以2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賣給了Meta。2017年,25歲的盧基創辦了,全身心投入AI自主武器的研發。幾個月后,他與特朗普政府簽署了一項重大國防合同,為墨西哥邊境提供AI監視塔。
如今其自主武器系統已被美軍多個部門采購,迄今已為加沙和烏克蘭戰場提供了數千架安杜里爾-600M攻擊無人機。去年底,該公司估值約84.8億美元,雖然僅為傳統美軍巨頭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華爾街日報》將安杜里爾成功的秘訣概括為成本低、操作簡便、產品開發效率高。
去年年底,安杜里爾推出了“土狼”高爆無人機攔截器,該機高僅1.5米,運輸靈活,但彈頭載重量卻是同類飛機的3倍。相比只能使用一次、售價15萬美元的AGM-114“地獄火”導彈和售價僅為幾萬美元的AIM-120導彈,“土狼”可以從發射平臺垂直起降,如果證實威脅不存在,它可以完好無損地返回指定地點。
更令人稱奇的是,與傳統軍事巨頭復雜的硬件平臺不同,的操作平臺就像一個總指揮中心,允許一名操作員控制和協調多臺AI自主武器,無論是無人機、潛艇還是移動監視塔。
平臺開發總監 :您會在底部看到這個團隊的所有資產,然后您會看到一個圖形顯示。它看起來與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軟件非常相似。背景中有一張地圖,您會看到軟件上的多個設備,并且可以看到每個設備所起的作用。工程師設計我們的軟件就像他們在手機或 iPad 上設計軟件一樣,因此它非常人性化。
帕爾默·盧基經常說,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比美國軍用車輛更好,計算能力也比美國國防部常用的系統更強。未來人工智能武器系統的操作應該像操作任何智能手機一樣簡單。按照盧基的理念,在戰場上,機器可以做得更好,何必還要勞力呢?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帕爾默·盧基 ( ):當你需要在競爭環境中同時操作數千或數萬個武器系統時,你不能依賴人類來完成所有工作。有些任務機器人更擅長。
《華爾街日報》直言,帕爾默·盧基的商業模式有望重塑美國國防工業。然而,盧基的想法與很多研究人員的想法背道而馳。
這讓我想起了2017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教授斯圖爾特·拉塞爾制作的“殺手機器人”視頻,該視頻被業界認為預測了AI武器的未來。
視頻顯示,在不遠的未來,配備面部識別系統的微型無人機配備炸藥,成為令人恐懼的“AI殺手”。無人機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它們先附著在建筑物上,在墻上炸出洞,以便其他無人機進入,追捕特定的學生。十幾所大學發生無人機襲擊事件,造成數千名大學生死亡。同樣的悲劇也發生在美國國會,被AI選出的參議員被殺害。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家拉塞爾:讓機器選擇性地殺死人類將對我們的安全和自由造成毀滅性打擊。我的數千名同事相信,我們有機會阻止你剛剛看到的未來,但采取行動的機會之窗正在迅速關閉。
5月1日,在國際自主武器會議上,美國著名信息物理學家阿吉雷警告稱,拉塞爾博士預言的“殺手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
現在,只要有一臺 3D 打印機和基本的編程知識,學生就能制造出能夠造成大規模傷亡的無人機。自主武器系統徹底改變了國際穩定的概念。人工智能系統遭到黑客攻擊、衛星和其他數據丟失,甚至人工智能本身引起的幻覺都可能是人工智能武器系統的潛在風險。
— 安東尼·阿吉雷( ),信息物理學家
奧地利外長沙倫貝格:實際上,從某些方面來看,它(AI自主武器)比奧本海默時刻更糟糕。這是自火藥發明以來戰場上最大的革命,而且這種技術更便宜,發展更快。
電影《奧本海默》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曾說過,許多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把當下這一刻視為自己的“奧本海默時刻”。這是一種不祥的預感,過去的經驗永遠無效,一場未知的災難即將來臨。在這一刻,人類和地球的命運仿佛被縮進了一個盲盒里。
本周,奧地利高級裁軍官員、自主武器會議策劃人亞歷山大·克門特( Kment)指出,人工智能武器監管問題短期內很難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因為這將是一項巨著條約。
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時代“奧本海默時刻”的到來,需要全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