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 G.
物理學家
蓋革
蓋革(1882-1945)德國實驗物理學家。
8 月 30 日出生于諾伊施塔特。1906 年起,他在曼徹斯特大學與盧瑟福共事。1912 年至
他曾在柏林物理技術學院工作,從1925年起成為基爾大學物理研究所的教授和所長。
1929年至1936年任圖賓根大學教授,1936年任柏林工業大學教授。
他一生致力于原子、原子核和宇宙射線的研究。他的主要成就有:1908年,他和盧瑟福
通過合作,發明了一種計數管,可以逐個記錄帶電粒子,這是檢測放射性最有用的儀器之一。
1928年他與W.穆勒(W. )合作對其進行了改進,稱為蓋革—穆勒計數器。
他與馬斯登合作開展了一系列關于α粒子穿過薄金屬膜后的偏轉乃至大角度偏轉的研究。
(散射)實驗對盧瑟福建立原子核模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JM Tarr(1890-1958)確定了放射性衰變常數(或放射性原子核的半衰期)
衰變能量(c粒子的能量等)之間的經驗定律(蓋革-諾塔爾定律)。
與W.Bothe(1891~1957)合作研究硬伽馬射線對電子的散射(康普頓效應)。
首次通過實驗證明,對于單次散射,能量和動量守恒定律成立。
加利克
格里克(1602-1686)是一位德國物理學家。
1617 年至 1623 年出生于馬格德堡。1617 年至 1623 年在萊比錫大學、黑爾姆施塔特大學和耶拿大學學習。
法律、數學、建筑工程等。1649年起長期擔任馬格德堡市長。
5月11日在漢堡去世。
大學期間,他對真空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并產生了獲得“真空”的想法。
這促使他在 1650 年發明了氣泵,并用它進行了一系列真空實驗,證明了
聲音無法在真空中傳播,蠟燭無法在真空中燃燒,魚和鳥在真空中會很快死亡,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1654年在雷根斯堡進行的“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后來,該實驗又在馬格德堡和柏林進行,實驗所揭示的巨大氣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還用實驗證明空氣有重量。
1657年,他安裝了第一個水柱氣壓計,用來測量水面的密度。
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大氣壓力導致水面發生變化。
變化發生后,他認為這種變化與氣候變化有關。基于此,他于1660年
他還發明了濕度計并制作了空氣溫度計。
據預測,彗星將會定期從宇宙返回。
1672年左右,他制造出了第一臺靜電發電機:一個安裝在軸上的硫球。
(大概是小磁頭大小),當球旋轉的時候,用手按一下球就可以給球充電,比傳統的摩擦充電要快很多
摩擦法要有效得多。他用這臺機器進行電學研究,發現了電排斥、感應充電和
電致發光(帶電硫球在黑暗中發光);他還發現電荷可以傳播到亞麻線的末端。
從而成為發現電排斥和電傳導的先驅。
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認為這些關于大氣壓力和電力的實驗只是一些偶然的心血來潮。
相反,他們認為這些實驗說明了世界的多樣性,并且與上帝的創造有關。
不。這在當時是一個勇敢的觀點。
他的重要研究成果被收錄在《虛空新實驗》(1672年)一書中。
蓋-呂薩克
蓋·呂薩克(-,1778~1850)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
1778 年 12 月 6 日出生于法國上維埃納省圣萊昂納爾。1800 年畢業于巴黎工藝美術學校
自1802年起,他在該校擔任實驗員,老師們對他敏捷的思維和高超的實驗技能給予了高度評價。
他把自己的實驗室給他使用,這對蓋·呂薩克有很大的幫助。
他早期的研究工作起了很大作用,1809年他被提升為學校的化學教授,1808年至1832年他擔任巴黎大學化學教授。
1832 年至 1850 年任巴黎大學物理學教授和巴黎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化學教授。
呂薩克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在物理學方面,蓋—呂薩克主要從事分子物理和熱學的研究,在氣體、蒸汽、
他在壓力、溫度和毛細現象等問題的研究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對氣體熱膨脹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貢獻。
1801年,他和J.道爾頓分別發現氣體的體積隨溫度而變化。
發現了溫度變化規律,當壓強一定時,一切氣體的熱膨脹系數都相同。
半個世紀后,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確定了它的熱力學意義,建立了熱膨脹理論。
蓋-呂薩克研究了以前研究人員測量的不同氣體的熱膨脹系數不一致的原因,并指出
實驗氣體必須完全干燥。他用各種不同的氣體進行了反復實驗,并精確計算出
后來氣體膨脹系數的數值被確定為0.00375或1/266.6,而現代理想值為1/273.15。
1802 年,蓋·呂薩克發表了一篇關于氣體熱膨脹的論文,他在文中寫道:“我的實驗
他們毫無疑問地證明了空氣、氧氣、氫氣、氮氣、
一氧化氮、蒸汽、氨、粗鹽酸、亞硫酸和碳酸氣體均在相同的溫度下上升。
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所有普通氣體在相同條件下,
相同的溫度下可以進行相同的膨脹……每種氣體在凝固點和沸點之間的升高
按照溫度計在100度時的大小,其體積等于原體積的100/26666。
當壓強一定時,體積隨溫度線性變化的定律稱為蓋-呂薩克定律。
葛蘭西還第一個測量了恒壓氣體比熱容cp與恒容氣體比熱容cv的比值y = cp/cv = 1.372。
同年他發現空氣膨脹時溫度下降,壓縮時溫度升高(沒有熱交換)。
蓋·呂薩克還對發現高空與地面的空氣成分和磁現象的差異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1804年8月23日,他和朋友比奧帶著實驗設備,乘坐熱氣球升至6500英尺的高空。
實驗從海拔 13000 英尺(約 4000 米)處開始,一直持續到到達海拔 13000 英尺(約 4000 米)。
同年,他乘氣球到7016米高空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6300米高空,
該位置的空氣成分與地球表面附近的空氣成分相同,地磁場強度幾乎沒有變化。
1805年3月,他與亞歷山大·馮·洪堡進行了一次歷史調查,精確確定了地球磁極的位置。
兩人還用各種方法計算出空氣中的氧氣比例。
薩克還對原子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808 年,他得出結論:在相同溫度和相同壓力下
相同體積的不同氣體具有相同數量原子的假設后來被阿伏伽德羅修改。
這一假說被進一步完善,成為阿伏伽德羅定律。
在化學方面,蓋·呂薩克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1808年,他發表了
當天氣體反應體積比定律蓋—呂薩克以他的名字命名,對后來的化學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此時他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他還發現了硼,并做出了許多其他貢獻。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愛國精神,他總是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祖國的榮譽聯系在一起。
1813年,兩位法國化學家在海藻灰中發現了一種新元素,但在分離之前物理學家原,沒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當蓋-呂薩克發現自己故意把原材料全部給了大衛后,十分激動:“不可原諒的錯誤!
這是一個多么嚴重的錯誤!他竟然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外國人。大衛會發現這一點,
并把研究成果公開。這樣,發現新元素的榮耀就屬于英國,而不是法國。
于是他和兩位化學家立即從頭開始,日夜操勞,最后和大衛一起
同時,還確認了新元素碘,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蓋·呂薩克于 1850 年 5 月 9 日在巴黎去世
高斯
卡爾·高斯(1777-1855)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
1777年4月30日出生于不倫瑞克。自幼聰明伶俐,10歲發現算術級數。
老師對這個公式感到驚訝。
1795 年至 1798 年,他在哥廷根大學學習。第一年(19 歲),他解決了一道幾何難題:用尺子
用圓規畫出正十七邊形。1799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所有一元有理函數都可以作為一元函數來求解”。
1807年他獲得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
他是天文學教授和天文臺臺長,直到去世。1838 年,他提出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磁勢都可以是
他將其表達為無窮級數并進行計算,并因此獲得了倫敦皇家學會頒發的科普利獎。
章節。1855 年 2 月 23 日在哥廷根去世。
高斯早年從事數學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皵祵W,科學之皇后;算術,數學
女王
1818年,他提出了代數學的一個基本定理;1818年,他提出了一個不同的
雖然里德的非歐幾里得幾何思想在他生前沒有發表出來,但他實際上是非歐幾里得幾何的創始人之一。
此外,他在超幾何級數、復函數、概率統計、微分幾何等方面也做出了許多貢獻。
由于他的貢獻,他被譽為“數學王子”。
他在物理學的研究工作中涉及很多方面。1832年,他提出使用三個機械量:長度
非機械量用長度、質量和時間來測量(長度以毫米為單位留學之路,質量以毫克為單位,時間以秒為單位),
絕對單位制,首次在磁學領域提出絕對測量原理。1833年,他發明了有線電報,
他與伯勒一起在哥廷根大學建造了一條電報線路,用于物理實驗室和天文臺之間的通信。
1839年,他在《量綱原理》中給出了磁場強度的量綱。
在《力和排斥力的一般理論》一書中,他闡述了勢理論的原理,并證明了一系列定理物理學家原,如高斯定理、
他還研究了它用于電磁現象的可能性,1840年他在《折射研究》一書中對此作了詳細的討論。
1845年,他提出電磁相互作用理論。
行動以有限的速度傳播的想法。
在地磁學研究中,他與韋伯建立了地磁觀測站,并與洪堡(A.von
1769-1859)并參與組織了德國磁學學會,他的一系列研究工作都是為了精確地研究磁場。
磁學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中,他計算了
皮亞齊(1746-1826)發現了谷神星的軌道;他還對地球的大小和形狀進行了理論研究。
關于研究。
在多年的研究中,他給自己定下了三條原則:“少而精”,
“沒有留下任何工作要做”,“要求非常嚴格”。盡管如此,他還是發表了
論文323篇、科技創新404項、重大發明4項。
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有一次,他的妻子病得很重,而他正在研究一道題目。
村里的人告訴他,他妻子的病越來越重了,他聽后就繼續干活。
有人告訴他:“我妻子病得很重,請你立刻回去?!彼卮穑骸拔胰??!?span style="display:none">YpN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他坐在那里繼續工作。有人又來家里說:“我老婆快死了!”他抬起頭,但
仍舊不離座位:“叫她稍等一下,我一定會去的?!?span style="display:none">YpN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為了紀念他在電磁學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電磁量的CGS單位制改為磁感應。
強度的單位是高斯。
哥白尼
哥白尼(1473-1543)是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始人。
近代天文學的創始人。
“哥白尼”這個名字的本義是“謙遜”,反映了他的性格。出生于1473年2月19日
出生于波蘭維斯瓦河畔的托倫。10歲時,父親死于瘟疫,他由叔叔瓦亨羅德主教撫養長大。
他在中學時期開始對天文學產生興趣,并幫助老師制作日晷并觀察星空。
里默對他說:“數學與觀察是天文學家的兩大法寶?!边@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也體現了當時的學術傳統,哥白尼18歲至33歲期間,在波蘭克拉科夫大學學習。
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和帕多瓦大學學習醫學、教會法、繪畫和天文學。
該學校是第一個受到文藝復興影響的學校,也是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和經院哲學的學生
斗爭非常激烈。在進步天文學教授布魯采夫斯基的影響下,哥白尼在天文學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
他對數學和觀察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研究得越多,他發現托勒密體系中的問題就越多。
在意大利期間,他參觀了手工業。24 歲時,他和諾法拉參加了 1497 年 3 月 9 日的
月亮遮蔽了一顆恒星(金牛座),這是托勒密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為了建立文學體系,哥白尼試圖吸收古希臘學者各類著作的精髓。
一方面,他在與同行的討論中探索新的真理。
哥白尼選擇的天文學課題,正是當時科學擺脫經院哲學統治的突破口。
天文學作為一門最古老的學科,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觀測數據,而且提出了各種理論。
模型,這些模型和人們的世界觀、哲學思維有直接的關系。
雖然米吉中心論體系是基于人們感官的證據,并且與圣經的古老教義相一致,但它
伯納德斯說:“人們總是習慣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這是一種偏見?!?512年,
他定居在弗龍堡,擔任教堂院長,用塔樓作為宿舍,用平臺作為瞭望臺。
1514年,教皇利奧十世邀請哥白尼和各國天文學家幫助他改進歷法。
哥白尼拒絕了,他說:“只有在完成了對月亮和太陽運動的研究之后,才有可能修改日歷。”
為了使他的新理論符合客觀現實,他制造了一個三弧儀(用來標記天體的距離)和一個
他利用天文儀(天文儀器)和象限儀(用來確定太陽的位置)等簡單儀器進行觀察,甚至在1519年至1520年的戰爭期間也是如此。
他在《天體運行論》中舉出的27個例子中,有25個是他自己的實際觀察結果。
例如,他測量出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是地球半徑的60.30倍(現代值為60.27倍)。
他用嚴謹的數學計算來驗證他的理論。1509 年和 1511 年的月食,以及
1518年火星的位置以及1520年木星和土星的位置都與他的計算相符。
為了應對各種批評和困難,他小心翼翼
該書歷經三次重大修訂(1512-1516年、1525年和1540年),直到1543年他去世后才見到它。
他說:“羅馬詩人霍斯蒂認為,他的作品應該擱置九年才可以出版?!?span style="display:none">YpN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但他的作品被擱置了近四個九年!這部杰作中提出的日心說,正如恩格斯
有人說這是“對神學的挑戰”和“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
人類世界觀的根本變化,揭開了近代自然科學革命的序幕。
葛廷歲
葛廷燧(1913~),1941年赴美留學,考入加州大學物理系。
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并在芝加哥大學光譜實驗室和輻射實驗室工作。
他最杰出的貢獻是對低頻內耗和晶體缺陷的研究。
回國后,曾任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副院長、固體物理研究所副院長。
科學研究所所長等。他在金屬物理學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