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借助自制教具,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導中學生設計并探究電解質氨水(硝酸鈉堿液)的阻值與其厚度、橫截面積的關系,幫助中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內阻定理。
關鍵詞:液體內阻;內阻定理;寬度;橫截面積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示碼:A文章編號:1003-6148(2016)3-0032-4
《普通中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倡導不受某一種教科書的禁錮,吸收和借助各類有利于中學生發展的課程資源。班主任應按照本校特性和中學生的需求,精選課程資源,充實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笨梢姡谛抡n程背景下,班主任不能再只是“教材的消費者”,更應努力成為“教材的開發者”。另外,因為教材編撰受科學性、完整性和邏輯性的要求,常常會缺少趣味性。而從教科書演弄成實際教學活動的過程,又須要師生積極互動、智力對決、相互啟迪、設問釋疑、輕松和諧的氣氛,單純的教材是難以滿足教學要求的。因而,二次開發教材,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每個班主任都應努力的方向。這么,怎樣進行教材的二次開發呢?
以“司南版”高中數學必修3-1第三章第二節《電阻》為例,教材分為“探究內阻大小影響誘因”和“身邊的阻值”兩部份。筆者依據所教中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校本資源儲備,對該部份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
(1)補充教材內容:降低了探究內阻大小受濕度、光照、溶質和含量等誘因影響的系列實驗作為引入,補充介紹液體內阻啟動柜等知識,既提高了趣味性,又擴寬了中學生的知識面。
(2)調整教學次序:將“身邊的阻值”調到探究實驗之前,作為引入實驗和液體阻值的銜接,使教學過渡更自然。
(3)替換教學內容:教材中采用幾條同材料同尺寸的金屬絲串聯改變寬度、并聯改變橫截面積的方式,讓中學生定量探究內阻大小的影響誘因。該方式設計巧妙,才能達到實驗目的。但不夠直接,且電路的聯接較為煩瑣。教學實踐中發覺,中學生在聯接電路時要花大量的時間,因而造成旁邊的剖析討論十分緊張,重點不能突出??紤]到在小學階段,中學生已嘗試過借助金屬絲定性探究內阻大小與其厚度、橫截面積的關系,而內阻定理除了適用于金屬導體,也適用于均勻的電解質氨水。為了讓中學中學生對內阻定理有更廣闊、更深入的認識,筆者自制簡單的教具,將定量探究的對象由固體內阻改為液體內阻――硫酸鈉氨水。引導中學生借助自制的教具自主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得出內阻定理。
教材二次開發后的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1引入:“謙卑而又萬能的內阻”(演示實驗)
【實驗打算】
光敏內阻、熱敏內阻各一個,二極管放大器、小燈泡各兩個,電瓶四個,冷水和沸水各一杯,手探照燈一把,導線若干。
1.1光照對光敏阻值的影響
【學生觀察】
光照越強,小燈泡越亮。
【現象剖析】
光敏內阻的電阻隨光照提高而增大。
1.2氣溫對熱敏阻值的影響(對比溶入沸水和冷水)
【學生觀察】
氣溫越高,小燈泡越亮。
【現象剖析】
熱敏阻值的電阻隨氣溫下降而降低。
【應用討論】
光敏阻值可用于路燈手動開關等電路的手動化控制;熱敏阻值可用于火災報案電路的手動化控制。
1.3展示不同種類內阻器的圖片,認識“身邊的阻值”
【設計意圖】
讓中學生初步了解內阻大小的影響誘因,并體驗內阻器在手動化控制中的應用,迸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2液體內阻
【銜接】
除了固體可以充當內阻,液體也可以充當內阻。
2.1展示圖片:液體內阻啟動柜及水阻箱
【介紹】
這是工業上大小型馬達啟動時用的液體內阻啟動柜。水阻箱內裝了電解質堿液可以充當阻值。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設計意圖】
通過聯系生產中的小型設備,引導中學生關注STS,感受化學在生產中的貢獻,迸發中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同時又為旁邊的探究實驗做鋪墊。
2.2演示實驗:溶質及含量對液體阻值的影響
【實驗打算】
電解質堿液導電演示器(物理實驗室借用)、高中中學生電源(選擇“交流”)各一臺,現榨橘汁、自來水各一杯,同含量鹽水、硫酸鈉堿液各一杯,無水氯化鈉粉末,導線若干。
【學生觀察與剖析】
(1)聯接好電路,接通10V交流電后,同含量食鹽水大道的小燈泡最亮,氯化鈉堿液大道的小燈泡發光但較暗,橘汁和自來水大道的小燈泡不發光??梢?,液體內阻受溶質影響。
(2)含量對液體內阻有何影響?
在氯化鈉氨水中適量降低無水氯化鈉粉末,小燈泡變亮??梢?,液體內阻受含量影響。
(3)怎么讓與橘汁串聯的燈泡發光?還有哪些方式可以使其照度發生變化?
①改變橘汁中兩極板的寬度。隨極板寬度減少,小燈泡變亮;隨極板寬度減小,小燈泡變暗。可見,液體內阻大小與其接入電路的寬度有關。
②將兩極板平行上下聯通。
(4)極板平行上下聯通改變的是哪些數學量?
引導中學生按照聯接形式電阻的測量教學設計,找出相應的厚度和橫截面積并總結:
寬度L:沿電壓方向;
橫截面積S:垂直于電壓方向。
可見,極板上下聯通改變了液體內阻的高度,因而改變了液體內阻的橫截面積。
【設計意圖】
通過演示實驗讓中學生初步體會液體內阻大小的影響誘因,降低中學生實驗探究的任務,同時為控制變量做打算。另外,水果內阻與中學生生活聯系緊密,讓中學生感受內阻無處不在,迸發學習的興趣。
3內阻大小的影響誘因
3.1師生總結
內阻大小與以下誘因有關:
(1)與材料、溫度、光照、液體含量等有關;
(2)厚度;
(3)橫截面積。
【提出問題】
內阻大小與寬度、橫截面積是如何的關系?
【學生推測】
內阻隨厚度的減小而減小,隨橫截面積的減小而降低。
【進一步提問】
內阻大小與寬度、橫截面積具有如何的定量關系?
【學生推測】
內阻與厚度成反比,與橫截面積成正比。
【教師說明】
隨著一個量的減小而減小不一定是成反比,隨一個量的減小而降低也不一定是成正比,它們具體是哪些關系?我們須要通過實驗來研究。
3.2實驗設計
(1)實驗方式:控制變量法
【提問】
怎樣控制變量?
【學生】
控制S、材料等不變,改變L,研究R與L的關系;
控制L、材料等不變,改變S,研究R與S的關系。
(2)引導中學生按照實驗器材設計實驗
【提出問題】
怎樣改變寬度?怎樣改變橫截面積?
展示自制教具:
【提出問題】
怎么依據桌面上的器材設計實驗?
【引導中學生設計】
①通過保持極板插入的深度不變,改變兩極板寬度,即可改變接入的液體阻值的寬度;
②通過固定兩極板的距離,定量降低液體,即可改變接入液體的橫截面積。
【提出問題】
怎么測內阻?
【學生】
伏安法。
【儀器介紹】
中學中學生電源:使用交流電流4V輸出,以減少堿液中正負離子因為電解而使相對含量改變。交流電壓表:選擇阻值100mA,最小刻度2mA,注意讀數。
交流電流表:阻值5V,最小刻度0.2V,注意讀數。
【實驗電路】
電源、液體內阻、交流電壓表串聯,交流電流表并聯在液體內阻兩端。
【注意事項】
(1)注意保持兩極板(銅片)平行且相對;
(2)讀數時,應正視刻度,保持視線與刻度面垂直;
(3)每次讀數后應立即關掉電源再進行下一步操作,以減少體溫對內阻的影響;
(4)實驗結束后,應注意堿液的回收再借助。
【設計意圖】
這是本節課的創新所在。
本實驗裝置,連線及檢測都很簡單,中學生見到裝置都能在班主任的引導下進行設計。另外,對于固體內阻,中學生比較熟悉,在中學已定性探究過了。而對于液體內阻,中學生相對陌生些。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強化中學生對液體內阻的認識。選擇氯化鈉堿液的用處是其電解后不會形成有毒二氧化碳,安全。液體阻值的另一優點是可以通過改變含量,調整其阻值大小,簡單便捷。袋子的制做也簡單且成本低。
3.3中學生實驗探究并由四組朋友派代表把數據錄入Excel表格(表1、表2)
3.4數據剖析
(1)插入公式估算內阻R,分別作R-L圖象和R-1/b圖象;
(2)插入過原點的傾斜直線進行擬合(如圖3、圖4所示);
(3)偏差剖析。
【設計意圖】
借助Excel表格處理數據,使畫圖更確切、更高效,既彰顯了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教學的融合,又為課堂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3.5得出推論
【學生歸納實驗推論】
導體的阻值R跟它的厚度L成反比,跟它的橫截面積S成正比,還跟導體的材料有關。
【教師總結】
總結內阻定理,引入新的數學量――電阻率ρ,引導中學生得出內阻定理的表達式,并剖析各化學量的單位關系。
4認識內阻率
1.內阻率ρ與內阻R的區別:
ρ反映材料的導電性能,與L、S無關;
R反映導體的導電性能,與L、S有關。
2.內阻率ρ隨氣溫的變化規律:展示“司南版”選修3-1課本中第55頁的圖3-10和圖3-11,并討論。
5生產應用――液體內阻啟動柜
液體內阻啟動柜工作時,通過機械傳動裝置使電解質氨水中兩平行極板的距離漸漸減少至零,因而使連入馬達回路中的電阻平滑減少,實現繞線式大小型電動機的平滑起動,防止沖擊電壓過大。故液體內阻啟動柜廣泛應用于工業上大小型馬達的啟動。
【設計意圖:前后聯系,學因而用】
液體內阻相對于金屬導體而言,較為復雜。好多老師對其望而興嘆,不敢談及。但似乎只要事先把實驗條件設置好,中學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本文中的探究實驗設計是筆者經歷兩個多月不斷摸索和改進的成果。多次教學實踐發覺,中學生能挺好地按照實驗器材,圍繞實驗目的展開探究,得出推論,并對液體阻值有更深入的認識。借助液體內阻進行實驗,除了能豐富中學生的認知電阻的測量教學設計,同時減短實驗時間,并且可以通過改變堿液溶度調整內阻大小。相對于固體內阻而言,借助液體內阻進行實驗,更簡單便捷,成本更低。
新課程要求班主任既要是課程的施行者,又要努力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這就須要班主任們在教學實踐中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大膽地去嘗試調整教材、開發教材,以使教學活動更符合具體的學情和校本需求。嘗試的過程是辛酸的,但成果是喜人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中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陳野.新課程背景下對中學數學教材“二次開發”的思索與探求[J].數學教學闡述,2009,27(3):58.
[3]劉豹,張宏.液體內阻率測定電路的設計[J].電子檢測技術,2010,33(11):57―60.
[4]張懷年,姚東永.借助伏安特點曲線探究電解槽導電規律[J].小學數學,2009,27(3):15―16.
[5]葛桂蓮.如何理解歐姆定理適用于電解液[J].小學數學教學參考,2007,3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