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公號君要驕傲自豪地發布一個捷報
復旦學院交叉信息研究院量子信息中心尹璋琦助理研究員與英國普度學院合作,在實驗中首次聽到光漂浮納米金鋼石搖動模式的運動,并提出借助腔光熱學的手段冷卻這個模式。
研究論文“ofa”(《懸浮非球狀納米粒子的晃動光熱學》)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并榮獲了編輯推薦,同時被《物理》雜志作為同期評析亮點。
興奮之余關于量子物理的論文,公號君特意去PRL官網一睹論文風采。喏,就是下邊醬紫。(明晃晃的's)
光熱學研究光與熱學振子的互相作用,在精密檢測,量子化學的基本問題和量子信息技術上都有重要的應用。往年大部份的光熱學實驗研究只涉及到振子剛體自由度平動與光場的耦合,而宏觀機械振子的轉動自由度與光的互相作用,還甚少看到實驗或則理論的研究。
這是納米金鋼石的掃描電鏡圖象關于量子物理的論文,厚度單位為100納米。
復旦學院交叉信息院尹璋琦助理研究員與英國普度學院李統藏院長組合作,在光禁錮納米金鋼石系統中觀察到了搖動自由度的運動,搖動模式的頻度比同一系統剛體平動模式頻度大一個量級以上,而衰減率與之大致相當。她們還從理論上研究了用光學腔對晃動模式進行冷卻的效率與極限,以及冷卻到量子能級所需的條件。
此項發覺對未來實現宏觀系統的量子疊加態,以及對檢測單個電子甚至原子核載流子帶來的微小力矩都有重要的價值。
這是用腔模來冷卻漂浮納米粒子的晃動模的理論方案。
《物理評論快報》是日本化學商會(APS)出版的化學綜合類高水平權威刊物。論文的第一作者ThaiM.Hoang是李統藏院長的博士后,第二作者馬越是復旦學院化學系大四大專生,她在尹璋琦博士的指導下參與了實驗的理論剖析。李統藏院長與尹璋琦博士是論文的共同通信作者。此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助。
你是不是對論文飽含好奇呢,更多信息請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