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下化學9.3大氣浮力學案設計大氣浮力一、概述本節課為1課時,45分鐘。《大氣浮力》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九章《壓強》的第三節《大氣浮力》。中學生將在一章已有固體浮力和液體浮力的知識基礎上,自主探究二氧化碳浮力的相關知識。本節內容中關于大氣浮力的存在、與大氣壓有關的現象、及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經探究中學生便于接受和理解。但托里拆利實驗對大多數中學生來說是難點。二、教學目標剖析1.知識與能力(1)了解大氣浮力的存在。(2)了解檢測大氣浮力的方式,了解大氣浮力的大小和單位。(3)認識生活中借助大氣浮力的現象。2.過程與技巧(1)觀察跟大氣浮力有關的現象,感知大氣浮力是一種客觀存在。(2)觀察演示實驗現象,感知大氣浮力的大小和單位。(3)通過觀察感知人類是怎樣借助大氣浮力的。8/1人教版8下化學9.3大氣浮力學案設計3.情感心態與價值觀(1)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2)通過對大氣浮力應用的了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教學重點:大氣浮力的存在和大氣浮力的測定。教學難點: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三、學習者特點剖析中學生的認識感性少于理智,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大多來自她們的興趣;而化學教學又以實驗為基礎,實驗幾乎一直伴隨著整個教學過程,所以物理大氣壓強視頻講解,實際教學中物理大氣壓強視頻講解,在重視知識邏輯的同時,應注重中學生的個人經驗和心理特征,把中學生對生活中數學現象的認識與把握化學知識結合上去,強化中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身體驗。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本節內容可分為三大版塊:大氣浮力的存在、大氣浮力的檢測、大氣浮力的應用。教學過程少將分別以“馬德堡半球實驗”“托里拆利實驗”兩實驗為重點,課后科學世界“活塞式抽水機”將以中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其中托里拆利實驗所用水銀為有毒物質,故采用視頻播放和動漫結合的方式。教學過程中,仍然充分借助網路資源,聯系生活實際,將課本知識拓展開來,讓中學生從網路資源中獲取更多相關知識。8/2學案設計9.3大氣浮力人教版8下化學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如模擬馬德堡半球的兩個吸盤式掛鉤,平口玻璃·相關實驗器材,頂部鋪有石子的廣口瓶,字條,火柴,剝了皮的熟,杯,硬紙片豬肉,多媒體教學材料托里拆利實驗如:·專門為本課設計的多媒體講義,六、教學過程(一).設疑引入生活在水底的魚遭到水的浮力,假如把映照著地球的大氣層稱作廣袤的海洋,我們就生活在大氣海洋的頂部,大氣是否對我們也形成浮力?中學生推測:液體內部向各方向存在浮力是由于液體遭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動性,大氣像液體一樣遭到重力作用,而且具有流動性,可以推測大氣也會像液體一樣,存在浮力,并且向各個方向都有浮力。(二).新課學習1.大氣浮力(1)演示:吞蛋實驗把燃起的字條倒入裝有石子的廣口瓶中,并迅速將去皮的熟鴨蛋裝入瓶口。引導中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班主任:大家發覺了哪些?中學生回答。8/3學案設計下化學9.3大氣浮力8人教版班主任:為何豬肉擠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