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考綱要求:
1.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Ⅱ)
(1)總結細胞膜的成份,強調決定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的物質
(2)描述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3)說出細胞膜的功能
(4)舉例說出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信息分子有什么?相應受體是否都在細胞膜上?
(5)總結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功能及相互聯系
光學顯微鏡下看見的細胞結構叫顯微結構。右圖是一個動物細胞的顯微結構。
不僅圖中結構外,在光學顯微鏡下就能看見哪種細胞器?為何圖中沒有看見呢?
線粒體,要用健那綠染色后就能觀察到。
【例1】(2016·海南卷,14)下述情況中,使用普通光學顯微鏡不能觀察到的是
A.人紅細胞在分餾水底容積減小、破裂的現象
B.大蒜鱗片葉表皮細胞膜的暗—亮—暗三層結構
C.分布在水綿受極細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真菌
D.大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的形態和分布
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見的細胞結構叫亞顯微結構。右圖是一個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
內容豐富多了,能看見更多的細胞器細胞膜流動性,除了能看見線粒體,能夠看出線粒體的單層膜結構和嵴。
一、細胞壁
按照上面幾講的內容,想想什么生物有細胞壁,各是由哪些組成構成?
原核生物,除原體外,都有由肽聚糖組成的細胞壁,此類壁能被溶菌酶和抗生素破壞。細菌有由幾丁質構成的細胞壁。青霉菌是一種細菌,分泌的抗生素能破壞真菌的細胞壁,而對自己的壁沒有影響。動物有由纖維素和鞣質(黃酮)構成的細胞壁。
Q:在進行植物體細胞雜交時,要消除動物細胞的細胞壁,又不破壞其他結構,應怎樣操作?
用酶解法(纖維素酶和鞣質酶),原理是酶有專情性。
細胞壁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的作用。
細胞壁是全透性的,不是動物細胞的邊界,細胞膜才是細胞這個系統的邊界。
二、細胞膜
下邊請跟我一起沿看歷史的足跡來探求細胞膜的組成成份和結構吧。
19世紀末,歐文頓通過上萬次的實驗,發覺脂胺類的物質更易通過細胞膜。
Q:提出哪些假說?
2.20世紀初,科學家第一次將細胞膜從喂奶植物的紅細胞中分離下來。
Q1:為何選喂奶植物的紅細胞?怎么分離?
無細胞核和諸多細胞器。吸水漲破,差速離心。
Q2:為何不選動物篩管細胞?
吸水漲不破。
3.物理剖析表明,細胞膜的主要成份是脂類和蛋白質,其中脂類主要是磷脂。
Q:怎么剖析?
磷脂酶和蛋白酶處理,觀察細胞膜結構是否被破壞。蛋白質還可用雙縮脲試劑測量。
4.1925年,兩位法國科學家用乙醇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類,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
Q:得出哪些推論?
5.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鏡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層結構,如右圖。
Q:提出了哪些模型?
三層結構靜態模型。如右圖所示。
6.科學家發覺膜蛋白并不是全部平鋪在脂類表面,有的鑲嵌在脂類雙分子層中。
7.人—鼠雜交實驗。
Q:得出哪些推論?
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這彰顯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且流動性受濕度影響。
8.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動鑲嵌模型。如右圖所示。
注意:
不同種類的細胞,細胞膜的成份及濃度不完全相同。細胞膜的組分并不是不可變的。如癌細胞的甲胎蛋白、癌胚抗體。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目越多。
糖蛋白只分布在細胞膜的兩側,具有辨識、潤滑和保護作用。
細胞膜具有以下功能:
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保障了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彰顯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具有選擇透過性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例2】(2016·全國課標卷Ⅲ,1)下述有關細胞膜的表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外側的離子含量差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的
B.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質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存在膜脂的流動現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血脂、脂肪酸和乙酸組成的
【例3】(2016·海南卷,2)科學家用兩種螢光顏料分別標記人和大鼠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分子,將這兩種標記細胞進行融合。細胞剛發生融合時,兩種螢光顏料在融合細胞表面對等分布(即各占半邊),最后在融合細胞表面均勻分布。這一實驗現象支持的推論是()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轉B.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C.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D.膜蛋白可以作為載體蛋白
【例4】(2014·課標Ⅱ,1)關于細胞的表述,錯誤的是()
A.動物細胞的胞間連絲具有物質運輸的作用
B.植物細胞間的粘著性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C.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用于細胞內的吸能反應
D.喂奶植物的細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例5】(2015·海南卷,1)細胞膜是細胞的重要結構。關于細胞膜的表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
B.苯酚通過細胞膜須要消耗ATP
C.多肽利用膜蛋白可通過細胞膜
D.蛋白質分子可以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
【例6】(2014·福建文綜,4)細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質運輸、信息傳遞、免疫辨識等重要生理功能。下述圖中,可正確示意不同細胞的膜蛋白及其相應功能的是()
幾種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
(1)訊號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經遞質)的受體蛋白—糖蛋白。
(2)膜載體蛋白:膜用于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載體蛋白。
(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真菌其細胞膜上可附著與有氧呼吸相關的酶,再者,細胞膜上還可存在ATP酯化酶(催化ATP酯化,用于主動運輸等)。
(4)辨識蛋白:用于細胞與細胞間互相辨識的糖蛋白(如精卵間的辨識、免疫細胞對抗體的特異性辨識等)。
【例7】(2014·全國課標Ⅰ,1)關于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表述,錯誤的是()
A.脂類和蛋白質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
B.當細胞衰老時,其細胞膜的私密性會發生改變
C.甘油是極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擴散的形式通過細胞膜
D.細胞形成的激素與靶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的結合可實現細胞間的信息傳遞
【例8】(2017·全國課標Ⅰ,1)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法有多種。在喂奶植物子宮細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房細胞的過程中,以及精液步入卵細胞的過程中細胞膜流動性,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實現分別依賴于
A.血液運輸,突觸傳遞B.淋巴運輸,突觸傳遞
C.淋巴運輸,胞間連絲傳遞D.血液運輸,細胞間直接接觸
【本講答案】1.B
2.C
3.B
4.D
5.B
6.D
7.C
8.D
在生物細胞學研究中,有時須要體外培養和剖析癌細胞。細胞要養好,就要用好的培養基,如干細胞完全培養基是在含微量胎牛血漿的基礎培養基中,通過添加一種人永生化干細胞系的條件培養基混和組成。使細胞更健康,顧客做實驗愈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