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3篇】
連長說:我們通過聲音、面部表情、手勢向他人和外界傳達信息,那些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法。通訊技術研究將信息從一個地方發送到另一個地方。本篇開始,連長將與你們討論各種類型的調制,這是任何通訊技術的基礎。在我們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聊一聊為何須要調制。
調制的目的
調制可以定義為用訊號改變擴頻個別特點的過程,就是把訊號轉換成適宜在信道中傳輸方式的一種過程。可以分為基帶調制和擴頻調制(亦稱為帶通調制),正常我們所說的調制均指擴頻調制。
圖1調制過程
擴頻調制就是用調制訊號控制擴頻訊號參數的過程,常見的名詞有:
調制訊號:就是你想要傳遞的消息。來自信源的消息訊號。這些訊號如說話聲音、計算機比特流等,頻度很低,也稱作基帶訊號。擴頻訊號:一般使用的擴頻是正弦波,也可以是非正弦波,其在數學上與信息源無關。已調訊號:擴頻調制后稱為已調訊號;譯碼:也稱作解調,調制的逆過程,將已調訊號中的調制訊號恢復下來。
好多朋友在這兒有個誤區!總是覺得擴頻是調制訊號,之后去調制我們的輸入訊號。雖然恰恰相反,我們的擴頻是規則的、整齊的訊號,它才是被調制的對象哦!
好好的基帶訊號,為何要動它?
在無線通訊中,訊號以電磁波方式通過天線輻射出去,這兒存在一個理論:假如要獲得較高的幅射效率,天線的規格必須與發射訊號波長差不多,通常天線厚度應小于波長的1/4!這就麻煩了,正常的基帶訊號頻度是很低的,這么它的波長必然很長。
圖2不同頻度不同波長
想想看,假若一個基帶訊號2KHz,這么直接通過天線幅射傳輸,起碼須要17公里的天線,很顯著搞不定!
所以通過調制,把基帶訊號的頻譜搬動至較高的擴頻頻度上,天線規格就升高了。
例如說GSM的頻度,天線規格僅為8cm。
一旦調制搬動了,哈哈,這樣操作空間就大咯,把你遷往哪,我們說了算!所以我們可以同時傳輸多路基帶訊號,只要搬動到不同的頻段,我們就可以分辨出!
再有,調制到哪?直接影響這個訊號的抗干擾與沒落能力!
所以調制對通訊系統的有效性與可靠性有著很大的影響與作用,采用哪些樣的調制方法,直接影響通訊系統的性能。
圖3收音機上的調幅AM
調制可以分為多種:
調制訊號是模擬訊號,擴頻是連續波(一般是正弦波),稱作模擬連續波調制,模擬調制;調制訊號是數字訊號,擴頻是連續波(一般是正弦波),稱作數字連續波調制,數字調制;調制訊號是模擬訊號,擴頻是脈沖序列,稱作模擬脈沖調制;調制訊號是數字訊號,擴頻是脈沖序列,稱作數字脈沖調制;本篇先從幅度調制開始
考慮一個擴頻訊號
這兒Ac是擴頻的振幅,fc是擴頻頻度。我們的基帶訊號、調制訊號、消息訊號、信息承載訊號,都是一個意思啊,就是我們要傳輸的訊號,稱作m(t)。幅度調制-(AM),就是使擴頻c(t)的振幅隨著輸入訊號m(t)變化的過程,可以寫成:
s(t)是已調訊號,ka是一個常數,把它稱作調制器的調制系數,它決定了調制訊號s(t)。c(t)經過調制后,頻度、相位沒有改變,振幅變了,所以這是幅度調制。
參看右圖,考慮一個問題,假若Ac=1,|kam(t)|1,這么cos(2πfct)被抬升肯定超過2了,頂部也會跨過橫座標軸!
形成了混疊!這樣稱作相位反轉!
圖4調制、載波與已調訊號
通常情況下fc的頻度遠小于調制訊號m(t)最高頻率份量W,即fc>>W,W我們稱作為基帶訊號的帶寬。
我們的接收端,通過使用包絡檢查器實現AM波的譯碼調制解調,后續會討論包絡檢查的過程。
現今討論AM波基頻表示,依據前期學習內容,我們可以直接得出s(t)的頻譜,即傅里葉變換。
這個結果使用了三個公式,即歐拉公式、復指數訊號的傅里葉變換
以及傅里葉變換的頻譜搬動特點
相關文章:傅里葉變換:傅里葉級數到FT變換,離散到連續的演化
傅里葉變換:頻譜搬動,尺度變化很難理解?雖然就是FT的基本性質
我們畫出S(f)的示意圖
圖5AM調制訊號與已調訊號的頻譜
M(f)是m(t)的頻譜,最大頻度份量是W。這兒為何出現負頻度,諸位可以思索下,之前的文章也說過“負頻度”的事情。
相關文章:傅里葉級數:看似不相關的相像三角函數轉化為復指數方式
S(f)為AM訊號的頻譜,很顯著是關于fc左右對稱的,右邊的頻度區間我們稱作下面帶,左邊的頻度區間我們稱作上面帶。S(f)的帶寬為2倍的W,即2W。如今可以初步看下來,為何要fc>>W了吧,假如兩者差不多大小,很容易出現頻度混疊。
總結
通訊中,調制的主要目的是易于在通訊信道(比如無線信道)上傳輸信息承載訊號。在模擬調制系統中調制解調,這是通過改變余弦擴頻的振幅或角度來實現的。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將模擬調制分為兩大類:幅度調制和角度調制。
@通訊M連長
:to&,通訊原理,樊昌信,以及相關網路資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