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4日,俄羅斯國家民航航天局(NASA)在網站上宣布,其與坐落月球約200億公里的“旅行者2號”終于恢復了通訊。此前,因為地面控制人員發出錯誤指令,“旅行者2號”指向月球天線的方向偏離原先位置2度,致使其未能正常與月球進行通訊。
天線位置僅僅2度的誤差,為什么還會造成“旅行者2號”與月球失蹤?“旅行者2號”又是怎樣與月球恢復通訊的?什么技術可實現月球與深空偵測器間通訊?我國深空通訊技術取得了什么進展?帶著這種問題,記者專訪了相關專家。
天線誤差1.3度都會失蹤
要解釋這次“旅行者2號”失聯的緣由,首先要了解深空偵測器與月球的聯絡形式。“和其他所有的深空偵測器一樣,‘旅行者2號’是利用無線電擴頻上的調制信息與地面進行通訊的。”中國科大學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大學學院研究員平立水橋表示。
無線電擴頻是電磁波的一種。1865年,美國知名化學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從理論上證明了電場和磁場能互相轉換,且電場與磁場的互相作用能形成電磁波。在此基礎上,瑞士化學學家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用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并發覺電磁波傳播的速率與光速相同。在實驗中他還察覺到,只要有變化的電壓通過線圈,才能形成電磁波;而若是把這種帶有變化電壓的線圈對準一個方向量子傳輸實物,電磁波還會朝這個特定的方向發射出去。科學家們將這一現象背后的原理和無線電雷達技術相結合,發展出無線電通訊、深空測控和雷達偵測等一系列技術。
平立水橋介紹,“旅行者2號”所使用的通訊方法便屬于其中之一。它武器了一臺半徑達3.7米的拋物面高增益天線,這使它能在數百億公里外借助電磁波中的S波段和X波段與月球上的巨型拋物面天線進行通訊。這是一種定向通訊方法,盡管它須要的能量較少,但在傳遞信息時能量會排布在一條線上,因而天線只要偏離很小的角度,通訊都會遭到影響。
在200億公里這個距離上,3.7米半徑的高增益天線幅射電磁波的主瓣方向束半寬最大也只有不到1.3度。一旦超過這個角度,電磁波幅射功率都會大幅度增加,接收端便無法感知到訊號。此前,因為地面控制人員發出的錯誤指令,“旅行者2號”指向月球天線的方向偏離原先位置2度,這早已遠超1.3度的限制,造成了“旅行者2號”的失蹤。
通過大功率全向通訊重建聯系
但是,就在當地時間8月1日,NASA的國際天線網路——“深空網路”監測到了來自“旅行者2號”的微弱擴頻訊號,這是偵測器發出的“我仍在正常運行”的基礎通訊訊號。2023年8月4日,為確保衛星端可以查獲上行擴頻并解碼遙控指令,NASA使用“深空網路”中功率最高的發射器向“旅行者2號”發送了“星際呼喚”指令,要求它對地定向并反饋操作成功的遙測信息。經接收信息、解碼確認等環節,地面與失蹤近兩周的“旅行者2號”重新構建了聯系。
“這種‘星際呼喚’本質上是一種全向的通訊方法。”中國科大學北京天文臺副研究員簡念川介紹道,在全向通訊模式下,衛星和地面的關系就類似于手機和基站,通訊的能量會彌散到整個太陽系空間,因而無論衛星處于哪些狀態都能與地面進行通訊。但全向通訊模式須要的能量較多,所以平常地面科研人員極少采用這些模式和衛星進行聯系。
數據傳輸新技術不斷涌現
“旅行者2號”的失蹤,闡明出了無線電通訊技術的固有惡果。現在,無線電通訊技術正不斷升級,更穩定、更高效的數據傳輸方法不斷涌現。
簡念川介紹,在初期,大部份偵測器都和“旅行者2號”一樣,是借助S波段或X波段與月球進行通訊的;如今,技術的進步讓人們有了更多選擇。例如,目前科學家們正著手研究使用Ka波段與偵測器進行通訊。與X波段相比,這個波段的頻度更高、信號傳輸距離更遠、帶寬更寬,是無線電通訊技術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
不僅無線電通訊技術方面的突破,例如激光通訊和量子通訊等其他深空通訊技術也在不斷掉發中。
激光比電磁波的頻度更高,因而相比于電磁波通訊,激光通訊的帶寬更大,數據傳輸速率也更快。平立水橋告訴記者,目前,新加坡工程師早已利用地球偵測器,成功實現了地月之間的激光通訊。未來,這些技術有望運用在1個天文單位距離的通訊上。
據悉,激光通訊技術還可以與無線電技術進行一體化運用。2010年前后,日本“深空網路”的工程師們就開始了對該技術的設計、研發和初步測試。
不僅這種傳統的通訊方法,量子通訊是另一個較為特殊的發展方向。簡念川介紹,量子通訊的優勢在于保密性較強,第三方難以查獲和揭秘通訊內容。我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便是為了進行量子通訊方面的實驗。今年,我國科研人員借助“墨子號”實現了月球上相距1200公里兩個地面站之間的量子態遠程傳輸。
我國已構建自主網路
“墨子號”取得的成果,只是我國深空通訊技術進步的一個注腳。自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升空,我國深空通訊領域已走過了20年。在無數科研人員的努力下量子傳輸實物,該領域理論研究更加深入、技術手段不斷進步,現在,我國已在多個技術層面取得突破。
在無線電通訊層面,我國已將統一S波段測控通訊、統一X波段測控通訊等技術運用到與祝融號火星車、玉兔二號地球車、綜合性太陽偵測衛星“夸父一號”等偵測器的通訊中。與此同時,我國目前也早已實現了與“墨子號”等衛星的激光通訊。
“當前,我國早已自主建成深空通訊網路,它配備了小型無線電天線,可用于和遠距離飛行器構建通訊聯系。近些年來,我國早已舉辦了許多深空偵測方面的任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深空站的建立和深空通訊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深空偵測事業將會更上一層樓。”簡念川說。